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名言名句

昔叹当年无李牧,今知江左有夷吾

发布时间:2022-02-08 16:20:17

原文賞析:
九重寤寐憶忠誠,故向長沙起賈生。
魏阙絲綸新借寵,秦淮草木舊知名。
已聞塞下銷鋒镝,正自胸中有甲兵。
萬幕從茲無減竈,笑看卧鼓舊邊城。
诏頒英簜促鋒車,暫借長才按轉輸。
昔歎當年無李牧,今知江左有夷吾
休論足食爲先策,自是平戎在用儒。
來歲春風三月暮,沙堤隠隠接雲衢。
拼音解讀
jiǔ zhòng wù mèi yì zhōng chéng ,gù xiàng zhǎng shā qǐ jiǎ shēng 。
wèi què sī lún xīn jiè chǒng ,qín huái cǎo mù jiù zhī míng 。
yǐ wén sāi xià xiāo fēng dí ,zhèng zì xiōng zhōng yǒu jiǎ bīng 。
wàn mù cóng zī wú jiǎn zào ,xiào kàn wò gǔ jiù biān chéng 。
zhào bān yīng dàng cù fēng chē ,zàn jiè zhǎng cái àn zhuǎn shū 。
xī tàn dāng nián wú lǐ mù ,jīn zhī jiāng zuǒ yǒu yí wú
xiū lùn zú shí wéi xiān cè ,zì shì píng róng zài yòng rú 。
lái suì chūn fēng sān yuè mù ,shā dī yǐn yǐn jiē yún qú 。
※提示:拼音爲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确。

相關翻譯

①賈生:指漢賈誼。②魏阙:古代宮門外兩邊高聳的樓觀。樓觀下常爲懸布法令之所。亦借指朝廷。③鋒镝:刀刃和箭頭,泛指兵器,也比喻戰争。④卧鼓:息鼓。常示無戰争﹐或戰事已息止。⑤英簜:古代竹制的符節,持之以作憑證,猶漢代的竹使符。後亦泛指外任官員的印信和證件。⑥鋒車:即追鋒車。常指朝廷用以征召的疾馳之車。⑦李牧:戰國時期趙國人,戰國時期趙國傑出的軍事家、統帥。官至趙國相,大将軍銜,受封趙國武安君。⑧夷吾:管仲,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颍上(今安徽颍上)人。⑨平戎:原謂與戎人媾和。後指對外族采取和解政策,或平定外族。

相關賞析

昔歎當年無李牧,今知江左有夷吾陳亮(1143─1194)字同甫,號龍川。初名汝能,二十六歲時改名亮。婺州永康(今屬浙江)人。才氣超邁,喜談兵。乾道五年(1169)試吏部,被黜。上《中興五論》,奏入不報。退而杜門力學近十年。淳熙五年(1178)改名同,詣阙上書,十日内凡三上,言恢複之大計,不爲當政所用,憤恨而歸。爾後遭人嫉恨,二度被誣入獄,備受折磨。淳熙十五年(1188),親赴金陵、京口觀察山川形勢,賦《念奴嬌》二詞言志。至臨安複有《戊申再上孝宗皇帝書》,朝廷交怒,以爲狂怪。是年冬,赴上饒與辛棄疾會于鵝湖,極論世事。别後有《賀新郎》三詞與稼軒往複唱酬。紹熙初,被誣第三次入獄,經力救得免。紹熙四年(1193),策進士第一,授簽書建康府判官公事,未之官,逾年而卒,年五十二。端平初,追谥文毅。葉适爲其撰墓志銘(《水心文集》卷二四)。《宋史》有傳。陳亮也是當時名學者,與朱熹友善,然論學各不相下,蓋學派判然不同。亮與葉适共創經世濟用之「事功之學」,爲「永康學派」創始人,學者稱龍川先生。嘗自贊雲:「人中之龍,文中之虎。」辛棄疾《祭陳同父》盛稱其「智略橫生,議論風凜」。有《龍川文集》三十卷,《龍川詞》一卷。葉适《書龍川集後》謂陳亮本「有長短句四卷,每一章就,辄自歎曰:『平生經濟之懷,略已陳矣。』」劉師培《論文雜記》雲:「龍川之詞,感憤淋漓,眷懷君國。稼軒之詞,才思橫溢,悲壯蒼涼。例之古詩,遠法太沖,近師李白,此縱橫家之詞也。」他對寫作的意見是:大凡論不必作好言語,意與理勝,則文字自然超衆。故大手之文,不爲詭異之體,而自然宏富;不爲險怪之磁,而自然典麗。奇,寓于純粹之中,巧,藏于和易之内,不善學文者,不求高于理與意。其哲學著作氣勢恢宏,說理精辟透徹,具有樸素唯物主義思想。與辛棄疾交往甚密,是著名的辛派詞人,詞集名《龍川詞》,全宋詞收詞74首。突出的特點是直抒胸臆,把詞作爲表達經世濟民的政治抱負、抒發抗戰愛國激情的工具。《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是著名的激越高亢的愛國主義篇章,千百年來爲人們廣爲傳誦,被評爲《龍川詞》的壓卷之作。《龍川詞》多數篇章語出肺腑,極少矯飾,但也不是淺直表露,自有其抑揚沉痛之處。劉熙載《藝概》卷四說:「同甫與稼軒爲友,其人才相若,詞亦相似。」

陳亮相關資料

陳亮生平

陳亮出生于一個沒落的地主家庭。在他的身叙中說:“陳氏以财豪于鄉,舊矣,首五世而子孫散落,往往失其所庇依。”(《陳亮集》卷15《送岩起叔之官序》),陳氏…詳情

陳亮文學創作

陳亮力主抗金,曾多次上書孝宗,反對“偏安定命”,痛斥秦桧奸邪,倡言恢複,完成祖國統一大業。他的政論文、史論,如《上孝宗皇帝書》、《中興五論》、《酌…詳情

作者介紹

昔歎當年無李牧,今知江左有夷吾陳亮(1143─1194)字同甫,號龍川。初名汝能,二十六歲時改名亮。婺州永康(今屬浙江)人。才氣超邁,喜談兵。乾道五年(1169)試吏部,被黜。上《中興五論》,奏入不報。退而杜門力學近十年。淳熙五年(1178)改名同,詣阙上書,十日内凡三上,言恢複之大計,不爲當政所用,憤恨而歸。爾後遭人嫉恨,二度被誣入獄,備受折磨。淳熙十五年(1188),親赴金陵、京口觀察山川形勢,賦《念奴嬌》二詞言志。至臨安複有《戊申再上孝宗皇帝書》,朝廷交怒,以爲狂怪。是年冬,赴上饒與辛棄疾會于鵝湖,極論世事。别後有《賀新郎》三詞與稼軒往複唱酬。紹熙初,被誣第三次入獄,經力救得免。紹熙四年(1193),策進士第一,授簽書建康府判官公事,未之官,逾年而卒,年五十二。端平初,追谥文毅。葉适爲其撰墓志銘(《水心文集》卷二四)。《宋史》有傳。陳亮也是當時名學者,與朱熹友善,然論學各不相下,蓋學派判然不同。亮與葉适共創經世濟用之「事功之學」,爲「永康學派」創始人,學者稱龍川先生。嘗自贊雲:「人中之龍,文中之虎。」辛棄疾《祭陳同父》盛稱其「智略橫生,議論風凜」。有《龍川文集》三十卷,《龍川詞》一卷。葉适《書龍川集後》謂陳亮本「有長短句四卷,每一章就,辄自歎曰:『平生經濟之懷,略已陳矣。』」劉師培《論文雜記》雲:「龍川之詞,感憤淋漓,眷懷君國。稼軒之詞,才思橫溢,悲壯蒼涼。例之古詩,遠法太沖,近師李白,此縱橫家之詞也。」他對寫作的意見是:大凡論不必作好言語,意與理勝,則文字自然超衆。故大手之文,不爲詭異之體,而自然宏富;不爲險怪之磁,而自然典麗。奇,寓于純粹之中,巧,藏于和易之内,不善學文者,不求高于理與意。其哲學著作氣勢恢宏,說理精辟透徹,具有樸素唯物主義思想。與辛棄疾交往甚密,是著名的辛派詞人,詞集名《龍川詞》,全宋詞收詞74首。突出的特點是直抒胸臆,把詞作爲表達經世濟民的政治抱負、抒發抗戰愛國激情的工具。《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是著名的激越高亢的愛國主義篇章,千百年來爲人們廣爲傳誦,被評爲《龍川詞》的壓卷之作。《龍川詞》多數篇章語出肺腑,極少矯飾,但也不是淺直表露,自有其抑揚沉痛之處。劉熙載《藝概》卷四說:「同甫與稼軒爲友,其人才相若,詞亦相似。」
原文赏析:
九重寤寐忆忠诚,故向长沙起贾生。
魏阙丝纶新借宠,秦淮草木旧知名。
已闻塞下销锋镝,正自胸中有甲兵。
万幕从兹无减灶,笑看卧鼓旧边城。
诏颁英簜促锋车,暂借长才按转输。
昔叹当年无李牧,今知江左有夷吾
休论足食为先策,自是平戎在用儒。
来岁春风三月暮,沙堤隠隠接云衢。
拼音解读
jiǔ zhòng wù mèi yì zhōng chéng ,gù xiàng zhǎng shā qǐ jiǎ shēng 。
wèi què sī lún xīn jiè chǒng ,qín huái cǎo mù jiù zhī míng 。
yǐ wén sāi xià xiāo fēng dí ,zhèng zì xiōng zhōng yǒu jiǎ bīng 。
wàn mù cóng zī wú jiǎn zào ,xiào kàn wò gǔ jiù biān chéng 。
zhào bān yīng dàng cù fēng chē ,zàn jiè zhǎng cái àn zhuǎn shū 。
xī tàn dāng nián wú lǐ mù ,jīn zhī jiāng zuǒ yǒu yí wú
xiū lùn zú shí wéi xiān cè ,zì shì píng róng zài yòng rú 。
lái suì chūn fēng sān yuè mù ,shā dī yǐn yǐn jiē yún qú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①贾生:指汉贾谊。②魏阙:古代宫门外两边高耸的楼观。楼观下常为悬布法令之所。亦借指朝廷。③锋镝:刀刃和箭头,泛指兵器,也比喻战争。④卧鼓:息鼓。常示无战争﹐或战事已息止。⑤英簜:古代竹制的符节,持之以作凭证,犹汉代的竹使符。后亦泛指外任官员的印信和证件。⑥锋车:即追锋车。常指朝廷用以征召的疾驰之车。⑦李牧:战国时期赵国人,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统帅。官至赵国相,大将军衔,受封赵国武安君。⑧夷吾:管仲,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颍上(今安徽颍上)人。⑨平戎:原谓与戎人媾和。后指对外族采取和解政策,或平定外族。

相关赏析

昔叹当年无李牧,今知江左有夷吾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初名汝能,二十六岁时改名亮。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才气超迈,喜谈兵。乾道五年(1169)试吏部,被黜。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退而杜门力学近十年。淳熙五年(1178)改名同,诣阙上书,十日内凡三上,言恢复之大计,不为当政所用,愤恨而归。尔后遭人嫉恨,二度被诬入狱,备受折磨。淳熙十五年(1188),亲赴金陵、京口观察山川形势,赋《念奴娇》二词言志。至临安复有《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朝廷交怒,以为狂怪。是年冬,赴上饶与辛弃疾会于鹅湖,极论世事。别后有《贺新郎》三词与稼轩往复唱酬。绍熙初,被诬第三次入狱,经力救得免。绍熙四年(1193),策进士第一,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未之官,逾年而卒,年五十二。端平初,追谥文毅。叶适为其撰墓志铭(《水心文集》卷二四)。《宋史》有传。陈亮也是当时名学者,与朱熹友善,然论学各不相下,盖学派判然不同。亮与叶适共创经世济用之「事功之学」,为「永康学派」创始人,学者称龙川先生。尝自赞云:「人中之龙,文中之虎。」辛弃疾《祭陈同父》盛称其「智略横生,议论风凛」。有《龙川文集》三十卷,《龙川词》一卷。叶适《书龙川集后》谓陈亮本「有长短句四卷,每一章就,辄自叹曰:『平生经济之怀,略已陈矣。』」刘师培《论文杂记》云:「龙川之词,感愤淋漓,眷怀君国。稼轩之词,才思横溢,悲壮苍凉。例之古诗,远法太冲,近师李白,此纵横家之词也。」他对写作的意见是:大凡论不必作好言语,意与理胜,则文字自然超众。故大手之文,不为诡异之体,而自然宏富;不为险怪之磁,而自然典丽。奇,寓于纯粹之中,巧,藏于和易之内,不善学文者,不求高于理与意。其哲学著作气势恢宏,说理精辟透彻,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与辛弃疾交往甚密,是著名的辛派词人,词集名《龙川词》,全宋词收词74首。突出的特点是直抒胸臆,把词作为表达经世济民的政治抱负、抒发抗战爱国激情工具。《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是著名的激越高亢的爱国主义篇章,千百年来为人们广为传诵,被评为《龙川词》的压卷之作。《龙川词》多数篇章语出肺腑,极少矫饰,但也不是浅直表露,自有其抑扬沉痛之处。刘熙载《艺概》卷四说:「同甫与稼轩为友,其人才相若,词亦相似。」

陈亮相关资料

陈亮生平

陈亮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在他的身叙中说:“陈氏以财豪于乡,旧矣,首五世而子孙散落,往往失其所庇依。”(《陈亮集》卷15《送岩起叔之官序》),陈氏…详情

陈亮文学创作

陈亮力主抗金,曾多次上书孝宗,反对“偏安定命”,痛斥秦桧奸邪,倡言恢复,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他的政论文、史论,如《上孝宗皇帝书》、《中兴五论》、《酌…详情

作者介绍

昔叹当年无李牧,今知江左有夷吾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初名汝能,二十六岁时改名亮。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才气超迈,喜谈兵。乾道五年(1169)试吏部,被黜。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退而杜门力学近十年。淳熙五年(1178)改名同,诣阙上书,十日内凡三上,言恢复之大计,不为当政所用,愤恨而归。尔后遭人嫉恨,二度被诬入狱,备受折磨。淳熙十五年(1188),亲赴金陵、京口观察山川形势,赋《念奴娇》二词言志。至临安复有《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朝廷交怒,以为狂怪。是年冬,赴上饶与辛弃疾会于鹅湖,极论世事。别后有《贺新郎》三词与稼轩往复唱酬。绍熙初,被诬第三次入狱,经力救得免。绍熙四年(1193),策进士第一,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未之官,逾年而卒,年五十二。端平初,追谥文毅。叶适为其撰墓志铭(《水心文集》卷二四)。《宋史》有传。陈亮也是当时名学者,与朱熹友善,然论学各不相下,盖学派判然不同。亮与叶适共创经世济用之「事功之学」,为「永康学派」创始人,学者称龙川先生。尝自赞云:「人中之龙,文中之虎。」辛弃疾《祭陈同父》盛称其「智略横生,议论风凛」。有《龙川文集》三十卷,《龙川词》一卷。叶适《书龙川集后》谓陈亮本「有长短句四卷,每一章就,辄自叹曰:『平生经济之怀,略已陈矣。』」刘师培《论文杂记》云:「龙川之词,感愤淋漓,眷怀君国。稼轩之词,才思横溢,悲壮苍凉。例之古诗,远法太冲,近师李白,此纵横家之词也。」他对写作的意见是:大凡论不必作好言语,意与理胜,则文字自然超众。故大手之文,不为诡异之体,而自然宏富;不为险怪之磁,而自然典丽。奇,寓于纯粹之中,巧,藏于和易之内,不善学文者,不求高于理与意。其哲学著作气势恢宏,说理精辟透彻,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与辛弃疾交往甚密,是著名的辛派词人,词集名《龙川词》,全宋词收词74首。突出的特点是直抒胸臆,把词作为表达经世济民的政治抱负、抒发抗战爱国激情的工具。《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是著名的激越高亢的爱国主义篇章,千百年来为人们广为传诵,被评为《龙川词》的压卷之作。《龙川词》多数篇章语出肺腑,极少矫饰,但也不是浅直表露,自有其抑扬沉痛之处。刘熙载《艺概》卷四说:「同甫与稼轩为友,其人才相若,词亦相似。」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全文阅读]

日往菲薇,月来扶疏。

出自魏晋左思的《三都赋》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昔叹当年无李牧,今知江左有夷吾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466020.html

上一篇: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无情对面是山河

下一篇: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

名言名句相关文章
更多名言名句文章
喜欢名言名句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