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名言名句

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发布时间:2022-01-26 12:24:23

原文賞析: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闌風細得香遲。不道曉來開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應妒。飄到眉心住。平生個裏願杯深。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
拼音解讀
tiān yá yě yǒu jiāng nán xìn 。méi pò zhī chūn jìn 。yè lán fēng xì dé xiāng chí 。bú dào xiǎo lái kāi biàn 、xiàng nán zhī 。
yù tái nòng fěn huā yīng dù 。piāo dào méi xīn zhù 。píng shēng gè lǐ yuàn bēi shēn 。qù guó shí nián lǎo jìn 、shǎo nián xīn
※提示:拼音爲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确。

相關翻譯

譯文  在宜州看到梅花開放,知道春天即将來臨。夜盡時,遲遲聞不到梅花的香味,以爲梅花還沒有開放;早晨起來,才發現在面南的枝條上已開滿了梅花,真是沒有想到。女子在鏡台前化妝,引起了梅花的羨妒,就飄落在她的眉心上。要在平常見到這種景象,便希望暢懷酣飲;現在就不同了,自從被貶離開汴京,十年來,那種青年人的情懷、興緻已經不存在了。

注釋①宜州:今廣西宜山縣一帶。②梅破知春近:梅花綻破花蕾開放,預示着春天的來臨。③開遍向陽枝:南枝由于向着太陽,故先開放。④“玉台”二句:玉台,傳說中天神的居處,也指朝廷的宮室。⑤弄粉:把梅花的開放比作天宮“弄粉”。⑥飄到眉心住: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下。梅花落于公主額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詞中意謂由于群花的妒忌,梅花無地可立,隻好移到美人的眉心停住,古代婦女化妝時常在眉心點梅花砂痣。⑦“平生個裏願杯深”兩句:年輕時遇到良辰美景,總是盡興喝酒,可是經十年貶谪之後,再也沒有這種興緻了。個裏,個中、此中。去國,離開朝廷。

相關賞析

  此詞爲山谷因寫《承天院塔記》被朝廷指爲“幸災謗國”而貶谪地處西南的邊地宜州後所作。全詞以詠梅爲中心,把天涯與江南、垂老與少年、去國十年與平生作了一個對比性總結,既表現出天涯見梅的喜悅,朝花夕拾的欣慰,又抒寫不勝今昔之慨,表現出作者心中郁結的不平與憤懑。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宜州地近海南,去京國數千裏,說是“天涯”不算誇張。到貶所居然能看到江南常見的梅花,作者很詫異。“梅破知春”,這不僅是以江南梅花多冬末春初開放,意謂春天來臨;而且是側重于地域的聯想,意味着“天涯”也無法隔斷“江南”與我的聯系(作者爲江西修水人,地即屬江南)。“也有”,是始料未及、喜出望外的口吻,顯見環境比預料的好。

  緊接二句則由“梅破”,寫到梅開。梅花開得那樣早,那樣突然,夜深時嗅到一陣暗香,沒能想到什麽緣故,及至“曉來”才發現向陽的枝頭已開繁了。

  雖則“開遍”,卻僅限于“向南枝”,不失爲早梅,令人感到新鮮,喜悅。“夜闌(其時聲息俱絕,暗香易聞)風細(恰好傳遞清香)”時候才“得香”,故雲“遲”。此處用筆細緻。“也有”表現出第一次驚喜,“不道”則表現出又一次意外,作者驚喜不叠之情,溢于言表。

  至此,作者已滿懷江南之春心。一個關于梅花的浪漫故事,遂見于作者筆端。《太平禦覽。時序部》引《雜五行書》:“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一句“玉台弄粉花應妒,飄到眉心住”不但将舊典翻出新意,而且還表現出一個被貶的老人觀梅以緻忘懷得失的心情,暗伏下文“少年心”三字。

  想到往日賞梅,對着如此美景(“個裏”,此中,這樣的情景中),總想把酒喝個夠;但現不同了,經過十年的貶谪,宦海沉淪之後,不複有少年的興緻了。結尾詞情上是一大兜轉,“老”加上“盡”的程度副詞,更使拗折而出的郁憤之情得到充分表現。用“願杯深”來代言興緻好,亦形象有味。

  這首詞寫得極爲深摯,是山谷孤清抑郁的人格風貌的寫照。全詞由景入手,婉曲細膩;以情收結,直抒胸臆。整首詞風格疏宕,頗具韻味。

  作者先寫在邊地宜州看到梅含苞欲放,接着寫夜晚微風中傳來梅花幽香,最後寫早晨梅花開滿枝頭。由“梅破”到“得香”再到“開遍”,作者很有層次地描寫了梅花。

作者介紹

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涪翁,又號山谷道人。原籍金華(今屬浙江),祖上遷家分甯(今江西修水),遂爲分甯人。治平四年(1067)進士,授葉縣尉。熙甯五年(1072)爲北京(今河北大名)國子監教授。元豐三年(1080)知吉州太和縣(今江西泰和)。哲宗立,召爲秘書郎。元祐元年(1086)爲《神宗實錄》檢讨官,編修《神宗實錄》,遷著作佐郎,加集賢校理。時張耒、秦觀、晁補之俱在京師,與庭堅同遊蘇轼之門,有「蘇門四學士」之稱。《神宗實錄》成,擢爲起居舍人。哲宗親政,以修實錄不實的罪名,被貶涪州(今四川涪陵)别駕、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紹聖四年(1097)移戎州(今四川宜賓)。崇甯元年(1102),内遷知太平州(今安徽當塗),到任九天,即被罷免,主管洪州玉隆觀。次年複被除名編管宜州(今廣西宜山)。四年,卒于貶所,年六十一,私谥文節先生。《宋史》有傳。尤長于詩,世號「蘇黃」。其詩多寫個人日常生活,在藝術上講究修辭造句,追求新奇。工書法,與蘇轼、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著有《豫章先生文集》三十卷、《山谷琴趣外編》三卷。《全宋詞》收錄其詞一百九十馀首。《全宋詞補輯》又從《詩淵》輯得二首。黃庭堅詩歌創作影響很大,與蘇轼并稱「蘇黃」,是「江西詩派」的創始人。其詩宗法杜甫,并有「奪胎換骨」「點石成金」「無一字無來處」之論。作詩力求新奇,詩風瘦硬峭拔,也有清新流暢之作,另有詩反映了人民的疾苦。由于他學識淵博,功力深厚,創作态度嚴謹,詩中往往表現出超邁的見識和曠達的襟懷,在宋代詩歌發展史上獨樹一幟。但過多地在字句、技巧上下功夫,不免有晦澀生硬之弊。詞與秦觀齊名,少年時多做豔詞,有的詞寫得疏宕灑脫,清雅明暢。晚年詞風接近蘇轼。今存詞180多首。有《山谷集》,自選其詩文名《山谷精華錄》,詞集名《山谷琴趣外篇》(即《山谷詞》)。工書法,兼擅行、草,自成風格。書迹有《華嚴疏》《松風閣詩》及《廉頗蔺相如傳》等。

以上就是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原文赏析: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拼音解读
tiān yá yě yǒu jiāng nán xìn 。méi pò zhī chūn jìn 。yè lán fēng xì dé xiāng chí 。bú dào xiǎo lái kāi biàn 、xiàng nán zhī 。
yù tái nòng fěn huā yīng dù 。piāo dào méi xīn zhù 。píng shēng gè lǐ yuàn bēi shēn 。qù guó shí nián lǎo jìn 、shǎo nián xī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译文  在宜州看到梅花开放,知道春天即将来临。夜尽时,迟迟闻不到梅花的香味,以为梅花还没有开放;早晨起来,才发现在面南的枝条上已开满了梅花,真是没有想到。女子在镜台前化妆,引起了梅花的羡妒,就飘落在她的眉心上。要在平常见到这种景象,便希望畅怀酣饮;现在就不同了,自从被贬离开汴京,十年来,那种青年人的情怀、兴致已经不存在了。

注释①宜州:今广西宜山县一带。②梅破知春近:梅花绽破花蕾开放,预示着春天的来临。③开遍向阳枝:南枝由于向着太阳,故先开放。④“玉台”二句:玉台,传说中天神的居处,也指朝廷的宫室。⑤弄粉:把梅花的开放比作天宫“弄粉”。⑥飘到眉心住: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下。梅花落于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词中意谓由于群花的妒忌,梅花无地可立,只好移到美人的眉心停住,古代妇女化妆时常在眉心点梅花砂痣。⑦“平生个里愿杯深”两句:年轻时遇到良辰美景,总是尽兴喝酒,可是经十年贬谪之后,再也没有这种兴致了。个里,个中、此中。去国,离开朝廷。

相关赏析

  此词为山谷因写《承天院塔记》被朝廷指为“幸灾谤国”而贬谪地处西南的边地宜州后所作。全词以咏梅为中心,把天涯与江南、垂老与少年、去国十年与平生作了一个对比总结,既表现出天涯见梅的喜悦,朝花夕拾的欣慰,又抒写不胜今昔之慨,表现出作者心中郁结的不平与愤懑。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宜州地近海南,去京国数千里,说是“天涯”不算夸张。到贬所居然能看到江南常见的梅花,作者很诧异。“梅破知春”,这不仅是以江南梅花多冬末春初开放,意谓春天来临;而且是侧重于地域的联想,意味着“天涯”也无法隔断“江南”与我的联系(作者为江西修水人,地即属江南)。“也有”,是始料未及、喜出望外的口吻,显见环境比预料的好。

  紧接二句则由“梅破”,写到梅开。梅花开得那样早,那样突然,夜深时嗅到一阵暗香,没能想到什么缘故,及至“晓来”才发现向阳的枝头已开繁了。

  虽则“开遍”,却仅限于“向南枝”,不失为早梅,令人感到新鲜,喜悦。“夜阑(其时声息俱绝,暗香易闻)风细(恰好传递清香)”时候才“得香”,故云“迟”。此处用笔细致。“也有”表现出第一次惊喜,“不道”则表现出又一次意外,作者惊喜不迭之情,溢于言表。

  至此,作者已满怀江南之春心。一个关于梅花的浪漫故事,遂见于作者笔端。《太平御览。时序部》引《杂五行书》:“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一句“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不但将旧典翻出新意,而且还表现出一个被贬的老人观梅以致忘怀得失的心情,暗伏下文“少年心”三字。

  想到往日赏梅,对着如此美景(“个里”,此中,这样的情景中),总想把酒喝个够;但现不同了,经过十年的贬谪,宦海沉沦之后,不复有少年的兴致了。结尾词情上是一大兜转,“老”加上“尽”的程度副词,更使拗折而出的郁愤之情得到充分表现。用“愿杯深”来代言兴致好,亦形象有味。

  这首词写得极为深挚,是山谷孤清抑郁的人格风貌的写照。全词由景入手,婉曲细腻;以情收结,直抒胸臆。整首词风格疏宕,颇具韵味。

  作者先写在边地宜州看到梅含苞欲放,接着写夜晚微风中传来梅花幽香,最后写早晨梅花开满枝头。由“梅破”到“得香”再到“开遍”,作者很有层次地描写了梅花。

作者介绍

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原籍金华(今属浙江),祖上迁家分宁(今江西修水),遂为分宁人。治平四年(1067)进士,授叶县尉。熙宁五年(1072)为北京(今河北大名)国子监教授。元丰三年(1080)知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哲宗立,召为秘书郎。元祐元年(1086)为《神宗实录》检讨官,编修《神宗实录》,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时张耒、秦观、晁补之俱在京师,与庭坚同游苏轼之门,有「苏门四学士」之称。《神宗实录》成,擢为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被贬涪州(今四川涪陵)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绍圣四年(1097)移戎州(今四川宜宾)。崇宁元年(1102),内迁知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到任九天,即被罢免,主管洪州玉隆观。次年复被除名编管宜州(今广西宜山)。四年,卒于贬所,年六十一,私谥文节先生。《宋史》有传。尤长于诗,世号「苏黄」。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在艺术上讲究修辞造句,追求新奇。工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著有《豫章先生文集》三十卷、《山谷琴趣外编》三卷。《全宋词》收录其词一百九十馀首。《全宋词补辑》又从《诗渊》辑得二首。黄庭坚诗歌创作影响很大,与苏轼并称「苏黄」,是「江西诗派」的创始人。其诗宗法杜甫,并有「夺胎换骨」「点石成金」「无一字无来处」之论。作诗力求新奇,诗风瘦硬峭拔,也有清新流畅之作,另有诗反映了人民的疾苦。由于他学识渊博,功力深厚,创作态度严谨,诗中往往表现出超迈的见识和旷达的襟怀,在宋代诗歌发展史上独树一帜。但过多地在字句、技巧上下功夫,不免有晦涩生硬之弊。词与秦观齐名,少年时多做艳词,有的词写得疏宕洒脱,清雅明畅。晚年词风接近苏轼。今存词180多首。有《山谷集》,自选其诗文名《山谷精华录》,词集名《山谷琴趣外篇》(即《山谷词》)。工书法,兼擅行、草,自成风格。书迹有《华严疏》《松风阁诗》及《廉颇蔺相如传》等。

以上就是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的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全文阅读]

日往菲薇,月来扶疏。

出自魏晋左思的《三都赋》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465468.html

上一篇:诗词文化:欲知方寸

下一篇: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

名言名句相关文章
更多名言名句文章
喜欢名言名句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