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名言名句

零泪向谁道,鸡鸣徒叹息。

发布时间:2021-12-03 18:04:49

出自南北朝沈約的《夜夜曲》

河漢縱且橫,北鬥橫複直。
星漢空如此,甯知心有憶?
孤燈暧不明,寒機曉猶織。
零淚向誰道,雞鳴徒歎息。

【譯文及注釋】

銀河縱橫穿流、星鬥橫豎移動;銀河與北鬥星都是在無知無情的空自流轉,又怎知我心中在想念一個人?空房之内,一盎孤燈半明不滅,不管天寒地凍,依然踏起織機,織起布來。淚流不止可又能向誰訴說呢?隻能聽着雞鳴聲發出一聲聲的歎息。

【賞析】

  《夜夜曲》,樂府雜曲歌辭的一種,它的創始人便是沈約。《樂府解題》雲:“《夜夜曲》,傷獨處也。”沈作有二首,皆寫同樣的主題。此爲第一首,寫空房獨處的凄涼況味尤爲具體而細緻。

  此詩共八句,可分前後兩段,段各四句。每段開頭二句均用對偶,結尾二句以白描手法抒寫思婦惆怅自憐的内心感情。從前段到後段,思婦的感情有發展,有變化,直至結尾,形成一個高潮。

  詩歌的開頭兩句借銀河和北鬥方位的變化來暗示時間的流逝。“河漢縱且橫,北鬥橫複直”,寫思婦長夜不眠,觀看天空景象。詩人在這兩句詩中交錯使用了“縱”、“橫”、“直”三個動詞,忽縱忽橫忽直,使人仿佛看到銀河縱橫穿流、星鬥橫豎移動的情景。詩中雖未直截寫人,而人物的神情自可令人想見。古詩中用星辰位置的變易反襯思婦感情的愁苦,例子甚多。如《古詩十九首》雲:“明月皎皎光,促織鳴東壁。玉衡指孟冬,衆星何曆曆!”又雲:“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劄劄弄機杼。”前人皆以爲本之于《詩經·小雅·大東》,如《文選》李善注“河漢女”雲:“《毛詩》曰:‘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毛苌曰:‘河漢,天河也。’”觀沈約此詩,當系近承《古詩十九首》,遠紹《詩經》之《大東》,當然在具體描寫上也有所不同。它開頭二句說銀河由縱到橫,北鬥由橫到直,通過寫景顯示了時間的遷延。用一句通俗的話說,便是鬥轉星移,時間已過了很長。在此漫漫長夜,思婦耿耿不寐,心中必有所想,于是詩人借她的口吻說道:“星漢空如此,甯知心有憶?”星漢本爲無知無情之客體,怨它何來?這種寫法便是古人所常說的“無理而妙”。仿佛在說:銀河啊,你空自流轉;北鬥星啊,你徒然橫斜,你們怎知我心中在想念一個人?接下去二句寫思婦因星漢移動、時光流逝而起的惆怅心情。“星漢”句總括上文又作一頓挫,着一“空”字,似乎把前面鋪排的兩句一下子推倒,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甯知”句把思婦胸中的一股怨氣,噴薄而出,着一“甯”字,與前面的“空”字緊相呼應,把人物的感情引向内心深處。二句全系脫口而出,聲情畢肖,确有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的效果。

  如果說前半段以天空之景烘托思婦孤栖之苦,那麽後半段則轉而以室内之景映襯人物獨處無聊的心态。詩人的筆鋒由夜空轉入閨房。空房之内,一盎孤燈,半明不滅,那暗淡的燈光,正象征着思婦的情懷。她孤獨難耐,于是不管天寒地凍,踏起織機,織起布來。在這裏,詩人沒有照搬《詩經》與古詩,光寫天上織女,而是将天上移到人間,寫思婦親理寒機。因此使人讀來,更富有現實感。從對偶方面講,這一聯比前一聯更爲精當。因爲前一聯并列兩件性質相近的事物,其弊如後人評價近體詩時所說的“合掌”。而這一聯則意不相重,且層層推進,前句說燈不明,是在深夜;後句說曉猶織,則已到天亮了。從深夜到天明,思婦由獨守孤燈到親理寒機,層次鮮明,動作清晰,恰到好處地表現了她的孤獨之感。

  結尾二句,承上文而來。思婦徹夜未眠,所憶之人缥缈無蹤,眼望孤燈,手理寒機,心中分外凄苦,于是她情不自禁地哭了。盡管淚流不已,也沒有人同情她,她不能向人訴說單身獨處的苦悶。她隻有哀哀自傷,徒然歎息。結句“雞鳴”二字,緊扣上句的“曉”字,而“徒”字又與前段的“空”字遙相照映。此刻女主人翁的孤獨之感已達到了頂點,天上的星漢也好,自己的憶念與歎息也好,一切的一切,都是空幻而徒然的。她隻有默默地流淚,獨自咀嚼着悲傷。聽到雞叫的聲音,她不由發出長長的歎息。

  • 零淚向誰道,雞鳴徒歎息。 相關内容:
  • 婿爲燕國王,身被诏獄加。
  • 聞道皇華使,方随皂蓋臣。
  • 四牡何時入,吾君憶履聲。
  • 相州晝錦堂廚醞,衛國淇川岸竹萌。
  • 紛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風。
  • 問元戎早晚,鳴鞭徑去,解天山箭。
  • 天與三台座,人當萬裏城。
  • 野臣潛随擊壤老,日下鼓腹歌可封。
  • 詩詞名句

以上就是零淚向誰道,雞鳴徒歎息。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出自南北朝沈约的《夜夜曲》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
星汉空如此,宁知心有忆?
孤灯暧不明,寒机晓犹织。
零泪向谁道,鸡鸣徒叹息。

译文及注释】

银河纵横穿流、星斗横竖移动;银河与北斗星都是在无知无情的空自流转,又怎知我心中在想念一个人?空房之内,一盎孤灯半明不灭,不管天寒地冻,依然踏起织机,织起布来。泪流不止可又能向谁诉说呢?只能听着鸡鸣声发出一声声的叹息。

【赏析】

  《夜夜曲》,乐府杂曲歌辞的一种,它的创始人便是沈约。《乐府解题》云:“《夜夜曲》,伤独处也。”沈作有二首,皆写同样的主题。此为第一首,写空房独处的凄凉况味尤为具体而细致。

  此诗共八句,可分前后两段,段各四句。每段开头二句均用对偶,结尾二句以白描手法抒写思妇惆怅自怜的内心感情。从前段到后段,思妇的感情有发展,有变化,直至结尾,形成一个高潮

  诗歌的开头两句借银河和北斗方位的变化来暗示时间的流逝。“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写思妇长夜不眠,观看天空景象。诗人在这两句诗中交错使用了“纵”、“横”、“直”三个动词,忽纵忽横忽直,使人仿佛看到银河纵横穿流、星斗横竖移动的情景。诗中虽未直截写人,而人物的神情自可令人想见。古诗中用星辰位置的变易反衬思妇感情的愁苦,例子甚多。如《古诗十九首》云:“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又云:“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前人皆以为本之于《诗经·小雅·大东》,如《文选》李善注“河汉女”云:“《毛诗》曰:‘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毛苌曰:‘河汉,天河也。’”观沈约此诗,当系近承《古诗十九首》,远绍《诗经》之《大东》,当然在具体描写上也有所不同。它开头二句说银河由纵到横,北斗由横到直,通过写景显示了时间的迁延。用一句通俗的话说,便是斗转星移,时间已过了很长。在此漫漫长夜,思妇耿耿不寐,心中必有所想,于是诗人借她的口吻说道:“星汉空如此,宁知心有忆?”星汉本为无知无情之客体,怨它何来?这种写法便是古人所常说的“无理而妙”。仿佛在说:银河啊,你空自流转;北斗星啊,你徒然横斜,你们怎知我心中在想念一个人?接下去二句写思妇因星汉移动、时光流逝而起的惆怅心情。“星汉”句总括上文又作一顿挫,着一“空”字,似乎把前面铺排的两句一下子推倒,令人感到不可思议。“宁知”句把思妇胸中的一股怨气,喷薄而出,着一“宁”字,与前面的“空”字紧相呼应,把人物的感情引向内心深处。二句全系脱口而出,声情毕肖,确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

  如果说前半段以天空之景烘托思妇孤栖之苦,那么后半段则转而以室内之景映衬人物独处无聊的心态。诗人的笔锋由夜空转入闺房。空房之内,一盎孤灯,半明不灭,那暗淡的灯光,正象征着思妇的情怀。她孤独难耐,于是不管天寒地冻,踏起织机,织起布来。在这里,诗人没有照搬《诗经》与古诗,光写天上织女,而是将天上移到人间,写思妇亲理寒机。因此使人读来,更富有现实感。从对偶方面讲,这一联比前一联更为精当。因为前一联并列两件性质相近的事物,其弊如后人评价近体诗时所说的“合掌”。而这一联则意不相重,且层层推进,前句说灯不明,是在深夜;后句说晓犹织,则已到天亮了。从深夜到天明,思妇由独守孤灯到亲理寒机,层次鲜明,动作清晰,恰到好处表现了她的孤独之感。

  结尾二句,承上文而来。思妇彻夜未眠,所忆之人缥缈无踪,眼望孤灯,手理寒机,心中分外凄苦,于是她情不自禁地哭了。尽管泪流不已,也没有人同情她,她不能向人诉说单身独处的苦闷。她只有哀哀自伤,徒然叹息。结句“鸡鸣”二字,紧扣上句的“晓”字,而“徒”字又与前段的“空”字遥相照映。此刻女主人翁的孤独之感已达到了顶点,天上的星汉也好,自己的忆念与叹息也好,一切的一切,都是空幻而徒然的。她只有默默地流泪,独自咀嚼着悲伤。听到鸡叫的声音,她不由发出长长的叹息。

以上就是零泪向谁道,鸡鸣徒叹息。的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全文阅读]

日往菲薇,月来扶疏。

出自魏晋左思的《三都赋》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零泪向谁道,鸡鸣徒叹息。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447438.html

上一篇: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下一篇: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蛩四壁。

名言名句相关文章
更多名言名句文章
喜欢名言名句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