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诗文

送湫

发布时间:2020-07-10 12:21:23

終南頻月晦峰巒,一雨民心萬事寬。救徹旱苗充歲望,洗開山色與人看。

半天橫示全秦壯,積雪高連太白寒。欲識衆多欣幸意,送湫歌舞滿長安。

作者簡介

韓琦(1008—1075年),字稚圭,自號贛叟,漢族,相州安陽(今屬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将,天聖進士。初授将作監丞,曆樞密直學士、陝西經略安撫副使、陝西四路經略安撫招讨使。與範仲淹共同防禦西夏,名重一時,時稱“韓範”。嘉祐元年(1056),任樞密使;三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國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甯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獻。《宋史》有傳。著有《安陽集》五十卷。《全宋詞》錄其詞四首。

终南频月晦峰峦,一雨民心万事宽。救彻旱苗充岁望,洗开山色与人看。

半天横示全秦壮,积雪高连太白寒。欲识众多欣幸意,送湫歌舞满长安。

作者简介

韩琦(1008—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汉族,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国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以...[全文阅读]

谢叔子阳丈惠诗

老子诗盟久废闲,喜君步骤少陵坛。句敲金玉声名远,韵险车斜心胆寒。倾出囊中和月露,皎如盘底走珠丸。苦莍难没诗家事,会看尘冠早一弹。作者简介张明中,号敬斋,生平不详...[全文阅读]

《观刈麦》

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全文阅读]

《长恨歌》

长恨歌-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全文阅读]

登二妃庙

朝云乱人目,帝女湘川宿。折菡巫山下,采荇洞庭腹。故以轻薄好,千里命舻舳。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作者简介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全文阅读]

《寻隐者不遇》

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注解】:1、云深:指山深云雾浓。【韵译】: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送湫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432498.html

上一篇:次韵吴心机

下一篇:挽左司江公 其一

古诗文相关文章
    • 滦京杂咏一百首 其六十六

      雍容环佩肃千官,空设番僧止雨坛。自是半晴天气好,螺声吹起宿云寒。

    • 鹧鸪天·六十自寿

      六十明朝过眼新。镜中吟鬓老于真。寄生槐国原无梦,避世桃源岂有津。

    • 浮生杂咏八十首 其六十三

      诚信未孚难组稿,山川间阻罕同声。幸有工场旧文侣,狐鸣篝火亦成军。

    • 悼亡百绝句 其六十五

      城外潮惊同梦醒,东来西去数曾经。今时若不分生死,依旧联床夜夜听。

    • 宫词 其六十

      瑶津亭榭俯池塘,芬馥氤氲杂众芳。永昼和风一披拂,近城分得禁园香。

    • 和吴诚中感兴六十韵

      十载婴离乱,三灵紊纪纲。长雄尊武断,氛祲晦文昌。赤子还思汉,皇天只眷商。未能书痛哭,谁合传循良。边鄙时犹耸,污莱岁亦荒。餐芝怜绮季,采药羡嵇康。寂寞山林路,纷纭

    • 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 其六十七

      太祖雄姿自圣神,一时睿断出天真。要将儒释同尊奉,宣谕黄金铸圣人。

    • 己亥杂诗 其六十七

      黄鹤高楼又挞碎,我来无壁可题诗。擎天铁柱终虚语,空累尚书两鬓丝。作者简介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

    • 星座宫神话 Pegasus 其六十六 飞马座

      心于碧血启征程,鹏翅垂天龙脊峥。长踏清秋拘不得,流星何必附吾名?

    • 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 其六十八

      漫讶飞霜暑路中,舳舻货殖倍三农。海东千亩饶甘蔗,何啻人间千户封。

更多古诗文文章
喜欢古诗文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