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诗文

女冠子·元夕

发布时间:2019-02-17 13:53:56

蕙花香也。雪晴池館如畫。春風飛到,寶钗樓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而今燈漫挂。不是暗塵明月,那時元夜。況年來、心懶意怯,羞與蛾兒争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問繁華誰解,再向天公借。剔殘紅灺。但夢裏隐隐,钿車羅帕。吳箋銀粉砑。待把舊家風景,寫成閑話。笑綠鬟鄰女,倚窗猶唱,夕陽西下。作者簡介

蔣捷(生卒年不詳),字勝欲,號竹山,宋末元初陽羨(今江蘇宜興)人。先世爲宜興巨族,鹹淳十年(1274)進士。南宋亡,深懷亡國之痛,隐居不仕,人稱“竹山先生”、“櫻桃進士”,其氣節爲時人所重。長于詞,與周密、王沂孫、張炎并稱“宋末四大家”。其詞多抒發故國之思、山河之恸 、風格多樣,而以悲涼清俊、蕭寥疏爽爲主。尤以造語奇巧之作,在宋季詞壇上獨标一格,有《竹山詞》1卷,收入毛晉《宋六十名家詞》本、《疆村叢書》本;又《竹山詞》2卷,收入涉園景宋元明詞續刊本。

譯文及注釋

譯文蕙蘭花散花出陣陣幽香,雪後的晴空,輝映着池沼館閣猶如畫景風光。春風吹到精美的歌樓舞榭,到處是笙箫管樂齊鳴。琉璃燈彩光四射,滿城都是笑語歡聲。而今随随便便挂上幾盞小燈,再不如昔日士女雜沓,彩燈映紅了塵埃迷天漫地,車水馬龍,萬衆歡騰。何況近年來我已心灰意冷,再也沒有心思

思去尋歡逛燈。江城冷落人聲寂靜,聽鼓點知道才到初更,卻已是如此的冷清。請問誰能向天公,再度讨回以前的繁榮升平?我剔除紅燭的殘燼,隻能在夢境中隐隐約約重見往年的情景。人來人往,車聲隆隆,手持羅帕的美女如雲。我正想用吳地的銀粉紙,閑記故國元夕的風景,以便他日吊憑。我笑歎那鄰家梳着黑發的姑娘,憑倚窗欄還在唱着“夕陽西下”!

注釋女冠子:唐教坊曲名,後用爲詞牌。唐詞内容多詠女道士。今存詞中,小令始于溫庭筠,雙調四十一字,上阕平仄韻換協,下阕平韻。長調始于柳永,雙調一百十一字,仄韻。蕙:香草名。雪晴:雪止天晴。池館:池苑館舍。寶钗樓:唐宋時鹹陽酒樓名。此處泛指精美的樓閣。笙箫:笙和箫。泛指管樂器。琉璃:指燈。宋時元宵節極繁華,有五色琉璃燈,大者直徑三四尺。暗塵明月:指元宵節燈光暗淡。元夜:元宵。蛾兒:鬧蛾兒,用彩紙剪成的飾物。初更:舊時每夜分爲五個更次。晚七時至九時爲“初更”。灺(xiè):沒點完的蠟燭;也泛指燈燭。钿車:用金寶嵌飾的車子。羅帕:絲織方巾。舊時女子既作随身用品,又作佩帶飾物。吳箋:吳地所産之箋紙。常借指書信。銀粉砑(yà):碾壓上銀粉的紙。

創作背景

  南宋亡國後, 蔣捷許多詞作,都表現出作

者懷念故國的心情,抒發了喪失山河之恸。這首詞作者通過今昔元宵的對比和内心感情活動的抒發,表達了他對故國的深切緬懷。

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剔残红灺。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吴笺银粉砑。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作者简介

蒋捷(生卒年不详),字胜欲,号竹山,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巨族,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疆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译文及注释

译文蕙兰花散花出阵阵幽香,雪后的晴空,辉映着池沼馆阁犹如画景风光。春风吹到精美的歌楼舞榭,到处是笙箫管乐齐鸣。琉璃灯彩光四射,满城都是笑语欢声。而今随随便便挂上几盏小灯,再不如昔日士女杂沓,彩灯映红了尘埃迷天漫地,车水马龙,万众欢腾。何况近年来我已心灰意冷,再也没有心思

思去寻欢逛灯。江城冷落人声寂静,听鼓点知道才到初更,却已是如此的冷清。请问谁能向天公,再度讨回以前的繁荣升平?我剔除红烛的残烬,只能在梦境中隐隐约约重见往年的情景。人来人往,车声隆隆,手持罗帕的美女如云。我正想用吴地的银粉纸,闲记故国元夕的风景,以便他日吊凭。我笑叹那邻家梳着黑发的姑娘,凭倚窗栏还在唱着“夕阳西下”!

注释女冠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唐词内容多咏女道士。今存词中,小令始于温庭筠,双调四十一字,上阕平仄韵换协,下阕平韵。长调始于柳永,双调一百十一字,仄韵。蕙:香草名。雪晴:雪止天晴。池馆:池苑馆舍。宝钗楼:唐宋时咸阳酒楼名。此处泛指精美的楼阁。笙箫:笙和箫。泛指管乐器。琉璃:指灯。宋时元宵节极繁华,有五色琉璃灯,大者直径三四尺。暗尘明月:指元宵节灯光暗淡。元夜:元宵。蛾儿:闹蛾儿,用彩纸剪成的饰物。初更:旧时每夜分为五个更次。晚七时至九时为“初更”。灺(xiè):没点完的蜡烛;也泛指灯烛。钿车:用金宝嵌饰的车子。罗帕:丝织方巾。旧时女子既作随身用品,又作佩带饰物。吴笺:吴地所产之笺纸。常借指书信。银粉砑(yà):碾压上银粉的纸。

创作背景

  南宋亡国后, 蒋捷许多词作,都表现出作

者怀念故国的心情,抒发了丧失山河之恸。这首词作者通过今昔元宵的对比和内心感情活动的抒发,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深切缅怀。

国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以...[全文阅读]

谢叔子阳丈惠诗

老子诗盟久废闲,喜君步骤少陵坛。句敲金玉声名远,韵险车斜心胆寒。倾出囊中和月露,皎如盘底走珠丸。苦莍难没诗家事,会看尘冠早一弹。作者简介张明中,号敬斋,生平不详...[全文阅读]

《观刈麦》

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全文阅读]

《长恨歌》

长恨歌-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全文阅读]

登二妃庙

朝云乱人目,帝女湘川宿。折菡巫山下,采荇洞庭腹。故以轻薄好,千里命舻舳。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作者简介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全文阅读]

《寻隐者不遇》

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注解】:1、云深:指山深云雾浓。【韵译】: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女冠子·元夕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339851.html

上一篇:寄赠龙君御校文南都便道入楚省觐

下一篇:录别 其三

古诗文相关文章
更多古诗文文章
喜欢古诗文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