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依前过了旧约,甚当初赚我,偷翦云鬟。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24 05:10:51

出自宋代柳永的《錦堂春·墜髻慵梳》

墜髻慵梳,愁蛾懶畫,心緒是事闌珊。覺新來憔悴,金縷衣寬。認得這疏狂意下,向人诮譬如閑。把芳容整頓,恁地輕孤,争忍心安。依前過了舊約,甚當初賺我,偷翦雲鬟。幾時得歸來,香閣深關。待伊要、尤雲殢雨,纏繡衾、不與同歡。侭更深、款款問伊,今後敢更無端。譯文及注釋

譯文墜亂的頭發無心梳理,緊鎖的愁眉懶得描畫,心緒淩亂,事事不順。近來覺得無比憔悴消瘦,身上的金縷衣也顯得寬松了許多。知道如今你這個風流的浪子,心裏對我已直是視若等閑。我應該整理好美麗的容顔,這樣地輕易辜負青春年華,怎能安心?你又和從前一樣過了相約的歸期,既然這樣,爲何當初要騙我剪下一绺秀發相贈?等到什麽時候你回來,我要把你緊緊關在家門外;等到你想要和我歡愛時,我要緊纏鴛鴦繡被,不與你同床共枕;等到更鼓已深,我才慢慢地問你,今後還敢這樣無賴失約嗎?

注釋錦堂春:詞牌名,《樂章集》注“林鍾商”。雙調一百字,上下片各十句、四平韻。墜髻(jì):下垂的發髻。慵:懶。愁娥:愁眉。是事:事事,凡事。韓愈《戲題牡丹》:“長年是事皆抛盡,今日欄邊暫眼明。”闌珊:衰減;消沉。此指心情低落。新來:近來。李清照《鳳凰台上憶吹箫·

·香冷金猊》:“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金縷衣寬:意謂身體消瘦了。金縷衣,綴以金絲的衣服。此泛指漂亮的衣妝。認得:知道。疏狂:狂放不羁的樣子。此指狂放的人。劉禹錫《題窦員外新居》:“莫言堆案無餘地,認得詩人在此間。”意下:心中。“向人”句:意謂若無其事的和别人說笑閑聊。诮(qiào):責怪。譬(pì)如閑:若無其事。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夫人可來積世,瞧破張生深意,使些兒譬似閑腌見識,着衫子袖兒淹淚。”整頓:整理。白居易《琵琶行》:“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孤:辜負。孤爲辜的本字。争忍:怎忍。白居易《華陽觀桃花時》:“争忍開時不同醉?明朝後日即空枝!”甚:爲什麽。賺:騙。剪雲鬟(huán):古代情人離别,女方常剪發相贈。雲鬟,女子如雲的發鬟。尤雲殢(tì)雨:比喻纏綿于男女歡愛。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一:“三停來是閨怨相思,折半來是尤雲殢雨。”繡衾:繡花被子。更深:夜深。舊時把一夜分作五更,每更約兩小時。款款:緩緩,慢慢。杜甫《曲江》:“穿花蛱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更:再。無端:無賴。孟漢卿《魔合羅》第三折:“你這箇無端的賊吏奸猾,将老夫一謎裏欺壓。”

賞析

  這是一首閨

怨詞,主人公是一位對情人愛極又恨極的歌妓。詞一開篇,“墜髻慵梳,愁蛾懶畫”一組四字對偶句,直接表現這位婦女的精神狀态,發髻已松散了,而她卻“慵梳”;娥眉已經含愁不展了,而又“懶畫”。司馬遷在《 報任安書 》中說“士爲知己者死,女爲悅己者容”,女主人公沒有心情梳妝打扮,似乎是與“悅己者”有關。“心緒是事闌珊”是對前面的一個總結,描述她心緒不佳,消沉倦怠,任何事情都無心去做了。這三句由外到内,女主人公的行爲源于心緒不佳,從而揭示了女主人公的心理狀态。凡事都打不起精神來做,不隻梳妝打扮是如此。内裏意興闌珊,外則面容憔悴了,身體消瘦了。“金縷衣寬”,衣裳變得寬大了,便是身體瘦下去了的證據。古人每以衣帶寬松表示身體消瘦,柳永《蝶戀花·伫倚危樓風細細》詞也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之句。

  以上幾句塑造了一個神情憔悴、心緒煩亂的女性形象,在寫法上沿襲了唐五代以來對懶美人的類型化描寫,與溫庭筠筆下的“懶起畫娥眉,弄妝梳洗遲”(《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很相似。但接下來的兩句,就沖出了類型化的窠臼,成爲“這一個”女子所獨有的自白。“認得這疏狂意下,向人诮譬如閑。”想來那輕狂的浪子一定又在外面若

無其事地同别人調笑取樂,早把我丢在腦後了。女主人公之所以無心梳妝,消瘦憔悴,都是因爲“疏狂”的他。“認得”表明她非常了解這個負心人風流輕狂的性情,也暗示了他如此這般也不是第一次了。用“這”字領出,有表意的功能,甚至起着強化的作用。這個“人”字是女子自呼口吻,用來表達女子怨恨的心情。至此,作者将抒情主人公思念怨恨的對象點明了,對方對自己的态度也已明了。

  市民婦女比較注重現實的個人利益,不願聽人擺布自己的命運。所以,詞中的女子并不因這個“疏狂”的年青人,而長久地沉溺憂傷之中。她要進行抗争,甚至可以采取各種報複行動。“把芳容整頓”,這是她不甘向命運屈服的第一步。這句與開篇二句照應。由“芳容”一詞可知,女主人公對自己的容貌還是很有自信的。“恁地輕孤,争忍心安”,這是上片詞意的小結,預示着她将要發洩一腔不平的怨恨。至此,上片在女主人公決心振作起來的時候結束了,這也暗示了下片詞意發展的線索。

  過片補叙浪子違約不歸,騙取了她的忠貞,把怨憤之情推向了頂點。“依前過了舊約”,他又像從前一樣背盟失約,逾期不歸。“依前”說明他已不是第一次不信守諾言了。“甚當初賺我,偷剪雲鬟”,古代男女相别之時,有訂立盟

約,女子剪發以贈的習俗。贈發的意義是爲了讓男子見發如見人,另外還有以發纏住男子之心的神秘寓意。惱恨之下,她盤算着他有一天歸來,要設法收拾教訓他。

  她的懲罰辦法有三個步驟:第一步:“幾時得歸來,香閣深關”,等到他回來的時候,将閨房的門緊緊關住,不讓他進來。第二步:“待伊要、尤雲殢雨,纏繡衾、不與同歡”,不讓他進被窩,對他的要求不理不睬,以此逼使和要挾對方反省和屈服。第三步:“盡更深、款款問伊,今後敢更無端。”她聽任時間僵持中過去,等待到更鼓已深,也就是半夜的時候,才嚴肅地從頭到尾、有條有理慢慢數落他的疏狂,要他悔過認錯,還要保證此後不能再無賴爽約。這些都是女主人公愛恨交錯、充滿希望和快樂的想象,貼切人物心理性格,其描寫的情景如同上演了一出夫妻之間鬥氣的輕喜劇。至此,全詞嘎然而止,至于這女子是否會或怎麽樣實施她心中計劃,詞中不再多言。

  這首詞用代言體,摹寫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動,細節刻畫一氣呵成,将她因愛深而恨極的情狀寫得淋漓盡緻,聲口畢肖。在這首詞中,柳永塑造了一位與傳統文人詩詞中的女性迥異其趣的市井女子形象,她潑辣、自強、有手段、敢抗争。詞的格調雖說不上有多高,但情真味濃,絲毫不涉俗套

。由此詞亦可看出柳永對風塵女子的了解和賞愛。柳永在這裏刻意用俗語寫俗事,目的就是爲了給“俗人”看。語言上,他主要用淺近的白話,甚至市井俗語,如“是事”,“認得”、“诮”、“恁地”、“争”、“賺”、“無端”等表現力很強的通俗文學語言。結構上,他主要采用市民所喜聞樂見的淺型結構方式,有細節、有情節,能夠緊緊抓住讀者。

創作背景

  柳永是一位帶有濃厚市民意識的詞人,他的許多歌妓情詞,都以世俗的心理、趣味來描寫愛情故事。這首《錦堂春》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詞作之一。詞的具體創作年份暫不可考,因爲此詞内容涉及歌妓,故此詞應該是作于柳永未出仕之前。

作者簡介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羁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叙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

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出自宋代柳永的《锦堂春·坠髻慵梳》

坠髻慵梳,愁蛾懒画,心绪是事阑珊。觉新来憔悴,金缕衣宽。认得这疏狂意下,向人诮譬如闲。把芳容整顿,恁地轻孤,争忍心安。依前过了旧约,甚当初赚我,偷翦云鬟。几时得归来,香阁深关。待伊要、尤云殢雨,缠绣衾、不与同欢。侭更深、款款问伊,今后敢更无端。译文及注释

译文坠乱的头发无心梳理,紧锁的愁眉懒得描画,心绪凌乱,事事不顺。近来觉得无比憔悴消瘦,身上的金缕衣也显得宽松了许多。知道如今你这个风流的浪子,心里对我已直是视若等闲。我应该整理好美丽的容颜,这样地轻易辜负青春年华,怎能安心?你又和从前一样过了相约的归期,既然这样,为何当初要骗我剪下一绺秀发相赠?等到什么时候回来,我要把你紧紧关在家门外;等到你想要和我欢爱时,我要紧缠鸳鸯绣被,不与你同床共枕;等到更鼓已深,我才慢慢地问你,今后还敢这样无赖失约吗?

注释锦堂春:词牌名,《乐章集》注“林钟商”。双调一百字,上下片各十句、四平韵。坠髻(jì):下垂的发髻。慵:懒。愁娥:愁眉。是事:事事,凡事。韩愈《戏题牡丹》:“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阑珊:衰减;消沉。此指心情低落。新来:近来。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金缕衣宽:意谓身体消瘦了。金缕衣,缀以金丝的衣服。此泛指漂亮的衣妆。认得:知道。疏狂:狂放不羁的样子。此指狂放的人。刘禹锡《题窦员外新居》:“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意下:心中。“向人”句:意谓若无其事的和别人说闲聊。诮(qiào):责怪。譬(pì)如闲:若无其事。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夫人可来积世,瞧破张生深意,使些儿譬似闲腌见识,着衫子袖儿淹泪。”整顿:整理。白居易《琵琶行》:“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孤:辜负。孤为辜的本字。争忍:怎忍。白居易《华阳观桃花时》:“争忍开时不同醉?明朝后日即空枝!”甚:为什么。赚:骗。剪云鬟(huán):古代情人离别,女方剪发相赠。云鬟,女子如云的发鬟。尤云殢(tì)雨:比喻缠绵于男女欢爱。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三停来是闺怨相思,折半来是尤云殢雨。”绣衾:绣花被子。更深:夜深。旧时把一夜分作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款款:缓缓,慢慢。杜甫《曲江》:“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更:再。无端:无赖。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你这箇无端的贼吏奸猾,将老夫一谜里欺压。”

赏析

  这是一首闺

怨词,主人公是一位对情人爱极又恨极的歌妓。词一开篇,“坠髻慵梳,愁蛾懒画”一组四字对偶句,直接表现这位妇女的精神状态,发髻已松散了,而她却“慵梳”;娥眉已经含愁不展了,而又“懒画”。司马迁在《 报任安书 》中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女主人公没有心情梳妆打扮似乎是与“悦己者”有关。“心绪是事阑珊”是对前面的一个总结,描述她心绪不佳,消沉倦怠,任何事情都无心去做了。这三句由外到内,女主人公的行为源于心绪不佳,从而揭示了女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凡事都打不起精神来做,不只梳妆打扮是如此。内里意兴阑珊,外则面容憔悴了,身体消瘦了。“金缕衣宽”,衣裳变得宽大了,便是身体瘦下去了的证据。古人每以衣带宽松表示身体消瘦,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词也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句。

  以上几句塑造了一个神情憔悴、心绪烦乱的女性形象,在写法上沿袭了唐五代以来对懒美人的类型化描写,与温庭筠笔下的“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很相似。但接下来的两句,就冲出了类型化的窠臼,成为“这一个”女子所独有的自白。“认得这疏狂意下,向人诮譬如闲。”想来那轻狂的浪子一定又在外面若

无其事地同别人调笑取乐,早把我丢在脑后了。女主人公之所以无心梳妆,消瘦憔悴,都是因为“疏狂”的他。“认得”表明她非常了解这个负心人风流轻狂的性情,也暗示了他如此这般也不是第一次了。用“这”字领出,有表意的功能,甚至起着强化的作用。这个“人”字是女子自呼口吻,用来表达女子怨恨的心情。至此,作者将抒情主人公思念怨恨的对象点明了,对方对自己的态度也已明了。

  市民妇女比较注重现实的个人利益,不愿听人摆布自己的命运。所以,词中的女子并不因这个“疏狂”的年青人,而长久地沉溺忧伤之中。她要进行抗争,甚至可以采取各种报复行动。“把芳容整顿”,这是她不甘向命运屈服的第一步。这句与开篇二句照应。由“芳容”一词可知,女主人公对自己的容貌还是很有自信的。“恁地轻孤,争忍心安”,这是上片词意的小结,预示着她将要发泄一腔不平的怨恨。至此,上片在女主人公决心振作起来的时候结束了,这也暗示了下片词意发展的线索。

  过片补叙浪子违约不归,骗取了她的忠贞,把怨愤之情推向了顶点。“依前过了旧约”,他又像从前一样背盟失约,逾期不归。“依前”说明他已不是第一次不信守诺言了。“甚当初赚我,偷剪云鬟”,古代男女相别之时,有订立盟

约,女子剪发以赠的习俗。赠发的意义是为了让男子见发如见人,另外还有以发缠住男子之心神秘寓意。恼恨之下,她盘算着他有一天归来,要设法收拾教训他。

  她的惩罚办法有三个步骤:第一步:“几时得归来,香阁深关”,等到他回来的时候,将闺房的门紧紧关住,不让他进来。第二步:“待伊要、尤云殢雨,缠绣衾、不与同欢”,不让他进被窝,对他的要求不理不睬,以此逼使和要挟对方反省和屈服。第三步:“尽更深、款款问伊,今后敢更无端。”她听任时间僵持中过去,等待到更鼓已深,也就是半夜的时候,才严肃地从头到尾、有条有理慢慢数落他的疏狂,要他悔过认错,还要保证此后不能再无赖爽约。这些都是女主人公爱恨交错、充满希望和快乐的想象,贴切人物心理性格,其描写的情景如同上演了一出夫妻之间斗气的轻喜剧。至此,全词嘎然而止,至于这女子是否会或怎么样实施她心中计划,词中不再多言。

  这首词用代言体,摹写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细节刻画一气呵成,将她因爱深而恨极的情状写得淋漓尽致,声口毕肖。在这首词中,柳永塑造了一位与传统文人诗词中的女性迥异其趣的市井女子形象,她泼辣、自强、有手段、敢抗争。词的格调虽说不上有多高,但情真味浓,丝毫不涉俗套

。由此词亦可看出柳永对风尘女子的了解和赏爱。柳永在这里刻意用俗语写俗事,目的就是为了给“俗人”看。语言上,他主要用浅近的白话,甚至市井俗语,如“是事”,“认得”、“诮”、“恁地”、“争”、“赚”、“无端”等表现力很强的通俗文学语言。结构上,他主要采用市民所喜闻乐见的浅型结构方式,有细节、有情节,能够紧紧抓住读者。

创作背景

  柳永是一位带有浓厚市民意识的词人,他的许多歌妓情词,都以世俗的心理、趣味来描写爱情故事。这首《锦堂春》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词作之一。词的具体创作年份暂不可考,因为此词内容涉及歌妓,故此词应该是作于柳永未出仕之前。

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

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依前过了旧约,甚当初赚我,偷翦云鬟。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119599.html

上一篇:长空去鸟没,落日孤云还。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那堪玉漏长如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唐代李白的《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

    • 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忆

    • 帘中女儿惜春莫,愁绪满怀无处诉。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清代曹雪芹的《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

    • 西风月落城乌起。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天仙子·渌水亭秋夜》水浴凉蟾风入袂,鱼鳞蹙损金波碎。好天良夜酒盈尊,心自醉,愁难睡。西风月落城乌起。译文及注释译文池塘水波清澈,金色月亮倒映

    • 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镞。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唐代李贺的《黄家洞》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镞。黑幡三点铜鼓鸣,高作猿啼摇箭箙。彩巾缠踍幅半斜,溪头簇队映葛花。山潭晚雾吟白鼍,竹蛇飞蠹射金沙。闲驱竹马

    • 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唐代李白的《秋夕旅怀》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含悲想旧国,泣

    • 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菩萨蛮·晶帘一片伤心白》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创作背景  

    • 尺幅重披,玉颜千载,依然无主。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水龙吟·题文姬图》须知名士倾城,一般易到伤心处。柯亭响绝,四弦才断,恶风吹去。万里他乡,非生非死,此身良苦。对黄沙白草,呜呜卷叶,平生恨、从

    • 怕临风、□欺瘦骨,护冷素衣叠。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吴文英的《凄凉犯·重台水仙》空江浪阔。清尘凝、层层刻碎冰叶。水边照影,华裾曳翠,露搔泪湿。湘烟暮合。□尘袜、凌波半涉。怕临风、□欺瘦骨,护冷素衣叠。樊姊

    • 一派黄流已电奔。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苏轼的《减字木兰花·以大琉璃杯劝王仲翁》海南奇宝。铸出团团如栲栳。曾到昆仑。乞得山头玉女盆。绛州王老。百岁痴顽推不倒。海口如门。一派黄流已电奔。创作背景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