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曲四首储光羲 江南曲四首其三储光羲
发布时间:2023-08-22 18:09:28
江南曲四首 - 儲光羲
綠江深見底,高浪直翻空。
慣是湖邊住,舟輕不畏風。
逐流牽荇葉,緣岸摘蘆苗。
爲惜鴛鴦鳥,輕輕動畫桡。
日暮長江裏,相邀歸渡頭。
落花如有意,來去逐船流。
隔江看樹色,沿月聽歌聲。
不是長幹住,那從此路行。日暮長江裏, 相邀歸渡頭。
落花如有意, 來去逐輕舟。
《江南曲》爲樂府舊題。郭茂倩《樂府詩集》把它和《采蓮曲》、《采菱曲》等編入《清商曲辭》。唐代詩人學習樂府民歌,采用這些樂府舊題,創作了不少明麗、清新的詩歌。儲光羲的《江南曲》,就屬于這一類。
頭兩句“日暮長江裏,相邀歸渡頭”,點明時間地點和情由。“渡頭”就是渡口,這裏的“歸渡頭”也就是劃船回家的意思,“相邀”二字,渲染出熱情歡悅的氣氛。這是個江風習習、夕陽西下的時刻,那江面上該是“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一隻隻晚歸的小船飄蕩在這迷人的景色之中,船上的青年男女相呼相喚,那江面上的槳聲、水聲、呼喚聲、嘻笑聲……此起彼伏,交織成一首歡快的晚歸曲。
後兩句“落花如有意,來去逐輕舟”,創造了一個很美的意境。在那些“既覓同心侶,複采同心蓮”的尋求伴侶的青年男女之間,表現出各種微妙的、欲藏欲露、難以捉摸的感情,矜持和羞怯的心理又不允許坦露自己的心事,這兩句詩就是要表現這種複雜的心理和美好的願望。詩人抓住了“歸棹落花前”這個富有特色的景物,賦予景物以恰當的感情,從而創造出另一番意境。“落花”随着流水,所以盡管槳兒向後劃,落花來去飄動,但還是緊随着船兒朝前流。詩人隻加了“如有意”三個字,便使這“來去逐輕舟”的自然現象,感情化了,詩化了。然而,這畢竟是主觀的感受和想象,所以那個“如”字,看似平常,卻頗有講究。“如”者,似也,象也。它既表現了那種揣測不定、留有餘地的心理,也反映了那藏在心中的期望和追求。下語平易,而用意精深,恰如其分地表現出這首詩所要表現的感情分寸和心理狀态。“藝術的天才就是分寸感”,這話倒是頗有深意的。
最後,順便說一下這首詩的第四句,有的本子作“來去逐船流”,如果不是從考證的觀點出發去判斷正誤,而是從詩意的角度來看,應該說“來去逐輕舟”更好些。因爲,第一,“逐”字在這裏就含有“流”的意思,不必再用“流”字;第二,因爲上句說了“如有意”,所以,那雖是滿載一天勞動果實的船,此刻亦成爲“輕舟”,這樣感情的色彩就更鮮明了。“輕舟”快行,“落花”追逐,這種緊相随、不分離的情景,也正是構成“如有意”這個聯想的基礎。所以,後一句也可以說是補充前一句的,兩句宜于一氣讀下。
(趙其鈞)【作品評述】江南曲四首
綠江深見底,高浪直翻空。
慣是湖邊住,舟輕不畏風。
逐流牽荇葉,緣岸摘蘆苗。
爲惜鴛鴦鳥,輕輕動畫桡。
日暮長江裏,相邀歸渡頭。
落花如有意,來去逐船流。
隔江看樹色,沿月聽歌聲。
不是長幹住,那從此路行。
綠江深見底,高浪直翻空。
慣是湖邊住,舟輕不畏風。
逐流牽荇葉,緣岸摘蘆苗。
爲惜鴛鴦鳥,輕輕動畫桡。
日暮長江裏,相邀歸渡頭。
落花如有意,來去逐船流。
隔江看樹色,沿月聽歌聲。
不是長幹住,那從此路行。日暮長江裏, 相邀歸渡頭。
落花如有意, 來去逐輕舟。
《江南曲》爲樂府舊題。郭茂倩《樂府詩集》把它和《采蓮曲》、《采菱曲》等編入《清商曲辭》。唐代詩人學習樂府民歌,采用這些樂府舊題,創作了不少明麗、清新的詩歌。儲光羲的《江南曲》,就屬于這一類。
頭兩句“日暮長江裏,相邀歸渡頭”,點明時間地點和情由。“渡頭”就是渡口,這裏的“歸渡頭”也就是劃船回家的意思,“相邀”二字,渲染出熱情歡悅的氣氛。這是個江風習習、夕陽西下的時刻,那江面上該是“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一隻隻晚歸的小船飄蕩在這迷人的景色之中,船上的青年男女相呼相喚,那江面上的槳聲、水聲、呼喚聲、嘻笑聲……此起彼伏,交織成一首歡快的晚歸曲。
後兩句“落花如有意,來去逐輕舟”,創造了一個很美的意境。在那些“既覓同心侶,複采同心蓮”的尋求伴侶的青年男女之間,表現出各種微妙的、欲藏欲露、難以捉摸的感情,矜持和羞怯的心理又不允許坦露自己的心事,這兩句詩就是要表現這種複雜的心理和美好的願望。詩人抓住了“歸棹落花前”這個富有特色的景物,賦予景物以恰當的感情,從而創造出另一番意境。“落花”随着流水,所以盡管槳兒向後劃,落花來去飄動,但還是緊随着船兒朝前流。詩人隻加了“如有意”三個字,便使這“來去逐輕舟”的自然現象,感情化了,詩化了。然而,這畢竟是主觀的感受和想象,所以那個“如”字,看似平常,卻頗有講究。“如”者,似也,象也。它既表現了那種揣測不定、留有餘地的心理,也反映了那藏在心中的期望和追求。下語平易,而用意精深,恰如其分地表現出這首詩所要表現的感情分寸和心理狀态。“藝術的天才就是分寸感”,這話倒是頗有深意的。
最後,順便說一下這首詩的第四句,有的本子作“來去逐船流”,如果不是從考證的觀點出發去判斷正誤,而是從詩意的角度來看,應該說“來去逐輕舟”更好些。因爲,第一,“逐”字在這裏就含有“流”的意思,不必再用“流”字;第二,因爲上句說了“如有意”,所以,那雖是滿載一天勞動果實的船,此刻亦成爲“輕舟”,這樣感情的色彩就更鮮明了。“輕舟”快行,“落花”追逐,這種緊相随、不分離的情景,也正是構成“如有意”這個聯想的基礎。所以,後一句也可以說是補充前一句的,兩句宜于一氣讀下。
(趙其鈞)【作品評述】江南曲四首
綠江深見底,高浪直翻空。
慣是湖邊住,舟輕不畏風。
逐流牽荇葉,緣岸摘蘆苗。
爲惜鴛鴦鳥,輕輕動畫桡。
日暮長江裏,相邀歸渡頭。
落花如有意,來去逐船流。
隔江看樹色,沿月聽歌聲。
不是長幹住,那從此路行。
江南曲四首 - 储光羲
绿江深见底,高浪直翻空。
惯是湖边住,舟轻不畏风。
逐流牵荇叶,缘岸摘芦苗。
为惜鸳鸯鸟,轻轻动画桡。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
隔江看树色,沿月听歌声。
不是长干住,那从此路行。日暮长江里, 相邀归渡头。
落花如有意, 来去逐轻舟。
《江南曲》为乐府旧题。郭茂倩《乐府诗集》把它和《采莲曲》、《采菱曲》等编入《清商曲辞》。唐代诗人学习乐府民歌,采用这些乐府旧题,创作了不少明丽、清新的诗歌。储光羲的《江南曲》,就属于这一类。
头两句“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点明时间地点和情由。“渡头”就是渡口,这里的“归渡头”也就是划船回家的意思,“相邀”二字,渲染出热情欢悦的气氛。这是个江风习习、夕阳西下的时刻,那江面上该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一只只晚归的小船飘荡在这迷人的景色之中,船上的青年男女相呼相唤,那江面上的桨声、水声、呼唤声、嘻笑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首欢快的晚归曲。
后两句“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轻舟”,创造了一个很美的意境。在那些“既觅同心侣,复采同心莲”的寻求伴侣的青年男女之间,表现出各种微妙的、欲藏欲露、难以捉摸的感情,矜持和羞怯的心理又不允许坦露自己的心事,这两句诗就是要表现这种复杂的心理和美好的愿望。诗人抓住了“归棹落花前”这个富有特色的景物,赋予景物以恰当的感情,从而创造出另一番意境。“落花”随着流水,所以尽管桨儿向后划,落花来去飘动,但还是紧随着船儿朝前流。诗人只加了“如有意”三个字,便使这“来去逐轻舟”的自然现象,感情化了,诗化了。然而,这毕竟是主观的感受和想象,所以那个“如”字,看似平常,却颇有讲究。“如”者,似也,象也。它既表现了那种揣测不定、留有余地的心理,也反映了那藏在心中的期望和追求。下语平易,而用意精深,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这首诗所要表现的感情分寸和心理状态。“艺术的天才就是分寸感”,这话倒是颇有深意的。
最后,顺便说一下这首诗的第四句,有的本子作“来去逐船流”,如果不是从考证的观点出发去判断正误,而是从诗意的角度来看,应该说“来去逐轻舟”更好些。因为,第一,“逐”字在这里就含有“流”的意思,不必再用“流”字;第二,因为上句说了“如有意”,所以,那虽是满载一天劳动果实的船,此刻亦成为“轻舟”,这样感情的色彩就更鲜明了。“轻舟”快行,“落花”追逐,这种紧相随、不分离的情景,也正是构成“如有意”这个联想的基础。所以,后一句也可以说是补充前一句的,两句宜于一气读下。
(赵其钧)【作品评述】江南曲四首
绿江深见底,高浪直翻空。
惯是湖边住,舟轻不畏风。
逐流牵荇叶,缘岸摘芦苗。
为惜鸳鸯鸟,轻轻动画桡。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
隔江看树色,沿月听歌声。
不是长干住,那从此路行。
绿江深见底,高浪直翻空。
惯是湖边住,舟轻不畏风。
逐流牵荇叶,缘岸摘芦苗。
为惜鸳鸯鸟,轻轻动画桡。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
隔江看树色,沿月听歌声。
不是长干住,那从此路行。日暮长江里, 相邀归渡头。
落花如有意, 来去逐轻舟。
《江南曲》为乐府旧题。郭茂倩《乐府诗集》把它和《采莲曲》、《采菱曲》等编入《清商曲辞》。唐代诗人学习乐府民歌,采用这些乐府旧题,创作了不少明丽、清新的诗歌。储光羲的《江南曲》,就属于这一类。
头两句“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点明时间地点和情由。“渡头”就是渡口,这里的“归渡头”也就是划船回家的意思,“相邀”二字,渲染出热情欢悦的气氛。这是个江风习习、夕阳西下的时刻,那江面上该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一只只晚归的小船飘荡在这迷人的景色之中,船上的青年男女相呼相唤,那江面上的桨声、水声、呼唤声、嘻笑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首欢快的晚归曲。
后两句“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轻舟”,创造了一个很美的意境。在那些“既觅同心侣,复采同心莲”的寻求伴侣的青年男女之间,表现出各种微妙的、欲藏欲露、难以捉摸的感情,矜持和羞怯的心理又不允许坦露自己的心事,这两句诗就是要表现这种复杂的心理和美好的愿望。诗人抓住了“归棹落花前”这个富有特色的景物,赋予景物以恰当的感情,从而创造出另一番意境。“落花”随着流水,所以尽管桨儿向后划,落花来去飘动,但还是紧随着船儿朝前流。诗人只加了“如有意”三个字,便使这“来去逐轻舟”的自然现象,感情化了,诗化了。然而,这毕竟是主观的感受和想象,所以那个“如”字,看似平常,却颇有讲究。“如”者,似也,象也。它既表现了那种揣测不定、留有余地的心理,也反映了那藏在心中的期望和追求。下语平易,而用意精深,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这首诗所要表现的感情分寸和心理状态。“艺术的天才就是分寸感”,这话倒是颇有深意的。
最后,顺便说一下这首诗的第四句,有的本子作“来去逐船流”,如果不是从考证的观点出发去判断正误,而是从诗意的角度来看,应该说“来去逐轻舟”更好些。因为,第一,“逐”字在这里就含有“流”的意思,不必再用“流”字;第二,因为上句说了“如有意”,所以,那虽是满载一天劳动果实的船,此刻亦成为“轻舟”,这样感情的色彩就更鲜明了。“轻舟”快行,“落花”追逐,这种紧相随、不分离的情景,也正是构成“如有意”这个联想的基础。所以,后一句也可以说是补充前一句的,两句宜于一气读下。
(赵其钧)【作品评述】江南曲四首
绿江深见底,高浪直翻空。
惯是湖边住,舟轻不畏风。
逐流牵荇叶,缘岸摘芦苗。
为惜鸳鸯鸟,轻轻动画桡。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
隔江看树色,沿月听歌声。
不是长干住,那从此路行。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江南曲四首储光羲 江南曲四首其三储光羲
上一篇:飞燕篇原文 大飞燕百度百科
下一篇:更多古风词韵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
热门古风词韵
网友推荐
- 1采采芣苢,薄言捋之。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 2牙板数敲珠一串,梁尘暗落琉璃盏。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 3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 4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 5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终始一也。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 6尧帝明圣,却生不肖之儿;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 7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 8他日再相逢,清风动天地。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 9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 10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