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对小桥描写的句子,古代文人写过哪些关于「桥」的诗词?

发布时间:2023-08-02 18:04:46

中國是大河文明,兩條大河橫貫西東,所經之處水系密集,滋養了富饒的土地。人們依水而居,而有水便有橋。橋成了人們生活中的重要場景。曆代以來,文人騷客對橋歌詠不絕,留下了無數優美的詩篇。而橋也藉由詩人的眼睛,展現出不同層面的豐富意象。
張繼的橋,是漂泊浪子的羁旅愁思。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這首詩運用了對比的手法,極具畫面感地表現了作者漂泊在異鄉的離愁别緒。月亮落下,烏鴉啼叫,一下一上的垂直動勢,對比渲染出孤獨冷清的氛圍。“霜滿天”更是将寒氣鋪散開來,無邊無際,讓人無處躲藏。江邊的楓樹黑影幢幢,和漁船上的燈火,一暗一明,在水平方向上遙遙呼應相依爲伴,相擁而眠。同時也埋下伏筆,萬籁入眠的寒夜,更有不眠人呢。姑蘇城的熱鬧,突顯了寒山寺的冷清。寒山寺的名字更添一份孤高絕世。半夜裏的空靈鍾聲,在曠野稀薄的空氣中似乎更有穿透力,豈止是“到客船”,簡直是聲聲撞在漂泊遊子的心上,忍不住哇地吐出一口老血。
張繼在天寶十二年考取進士,正是意氣風發之時。誰料到兩年之後即發生安史之亂,唐玄宗倉皇奔蜀,還有不少文人逃到江南避亂,張繼即在其中。白日奔波無暇他顧,夜半孤坐船中,此情此景,登時想起昔日的抱負,故鄉的風物,國事家事,往日依稀,不勝唏噓。
二十年前的九十年代,有一首歌紅遍大江南北,在當時各地剛剛興起的卡拉OK廳中是必點曲目,這就是毛甯演唱的《濤聲依舊》。這首歌的歌詞幾乎是用白話文把張繼的《楓橋夜泊》原樣照寫了一遍。“月落烏啼總是千年的風霜濤聲依舊不見當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樣重複昨天的故事這一張舊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它的詞曲作者陳小奇說,有一天他重讀《楓橋夜泊》時感歎不已,覺得詩中所描寫的漂泊無根的感覺和他們這一代人的狀态非常相似。陳小奇出生于五十年代,從六七十年代的社會動蕩,到八九十年代的改革開放,經曆了巨大的變化,這樣的變化讓他們這代人感到無所适從,就像處在傳統價值觀和現代文化的夾縫中一樣,迷失、彷徨、失落。于是他寫下了經典的這句歌詞:“這一張舊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随即在全國引起巨大共鳴。
柳永的橋,是淚濕欄杆的折柳送别。
少年遊。
參差煙樹灞陵橋,風物盡前朝。衰楊古柳,幾經攀折,憔悴楚宮腰。夕陽閑淡秋光老,離思滿蘅臯。一曲陽關,斷腸聲盡,獨自憑蘭桡。
高低不一的柳樹掩映着這座充滿着離愁别緒的橋,一個煙字仿佛淚眼婆娑盡顯傷感。此處的風俗依舊和唐朝時一樣,送君千裏,終須一别,就在這裏折柳送親友,以寄思念之情。而依依楊柳也早已飽經滄桑,憔悴不堪,春光不在,隻剩一番殘破景象。落日的餘晖斜斜地照着,似是無情,然而時光漸漸消去,離别的憂思猶如蘅草蔓延,無涯無際。唱一首送别的《陽關曲》,聲聲斷腸,曲盡而人不能自已,觸景生情,思接百代,獨自倚靠着欄杆,久久不能釋懷。
折柳相送,是古時盛行的離别風俗。從《詩經》開始,古人就将離别同楊柳聯系在一起。“昔我往矣,楊柳依依”。“柳”和“留”諧音,即寄托了挽留親友的深切感情。在那個沒有手機和網絡的時代,一旦分别即是音書兩絕。“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想要得知親友的消息,隻能等待緩慢的書信或者朋友傳遞消息。而那時也沒有飛機火車汽車,旅途艱辛,常常有人死在路上。這就更加增添了對親友的擔心。
王士祯的橋,是美好春日的浪漫邂逅。
冶春絕句。
紅橋飛跨水當中,一字闌幹九曲紅。日午畫船橋下過,衣香人影太匆匆。
王士祯中進士後任職揚州。康熙元年春天他和當地名士聚于紅橋,飲酒賦詩,宴樂不息。康熙三年春天,他和朋友再度相聚于紅橋。當時的揚州是全國有名繁華都市,每到春天有大型踏青出遊活動,一時熱鬧非凡。
紅色的橋橫跨在藍色的水面上,作者用“飛跨”一詞也可見意氣之盛。橋上的欄杆造型優美精巧,顔色鮮豔動人。午後畫船從橋下悠悠劃過,來不及看清巧笑嫣然,就消失在熙來攘往的人群中,隻餘若有若無的香味在風中飄散。
王家衛說:“有時候我昨天遇到一個人,感覺他非常有意思,印象深刻,但後來就再也遇不見了,這就是人生。”人生總是有着各種各樣的錯過,萍水一逢後,又繼續各自向左走向右走,相忘于江湖。
黃巢的橋,是繁華落盡後的沉靜豁達。
自題像。
記得當年草上飛,鐵衣著盡著僧衣。天津橋上無人識,獨倚欄杆看落晖。
相傳黃巢起義失敗後在洛陽做了和尚,這位曾經叱咤風雲一度稱帝的人物一朝落發爲僧遁入空門,他的内心到底會有什麽樣的感觸呢?當年在草上策馬奔馳,歲月峥嵘,忽然間便脫下戰袍,卸甲封刀,開始過起心如止水的僧侶生活,這是多麽戲劇化的對比啊。天津橋是唐時洛陽的重要建築,曾經熙來攘往,熱鬧非凡。然而在這樣的鬧市,竟然無人識得曾經威震天下的黃巢,一點也感覺不到殺人千萬的氣場,看來也真是大隐于鬧市,萬人海中一身藏了。想想此生經曆種種,不免萬千感慨湧上心頭,無處傾訴,隻好賦予這壯麗夕陽,人生須臾,而山河無窮。往事早已雨打風吹去,和天津橋下這無盡河水相比,還有什麽放不下的呢。
漂泊的橋、離别的橋、浪漫的橋、沉靜的橋,正是因爲詩人有着不同的心境,橋也成了不同情緒的承載。而人的情緒是無法窮盡的,所以關于橋的詩篇還會繼續寫下去。而橋也将繼續散發其無盡的魅力。

中国是大河文明,两条大河横贯西东,所经之处水系密集,滋养了富饶的土地。人们依水而居,而有水便有桥。桥成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场景。历代以来,文人骚客对桥歌咏不绝,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而桥也藉由诗人的眼睛,展现出不同层面的丰富意象。
张继的桥,是漂泊浪子的羁旅愁思。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极具画面感地表现了作者漂泊在异乡的离愁别绪。月亮落下,乌鸦啼叫,一下一上的垂直动势,对比渲染出孤独冷清的氛围。“霜满天”更是将寒气铺散开来,无边无际,让人无处躲藏。江边的枫树黑影幢幢,和渔船上的灯火,一暗一明,在水平向上遥遥呼应相依为伴,相拥而眠。同时也埋下伏笔,万籁入眠的寒夜,更有不眠人呢。姑苏城的热闹,突显了寒山寺的冷清。寒山寺的名字更添一份孤高绝世。半夜里的空灵钟声,在旷野稀薄的空气中似乎更有穿透力,岂止是“到客船”,简直是声声撞在漂泊游子的心上,忍不住哇地吐出一口老血。
张继在天宝十二年考取进士,正是意气风发之时。谁料到两年之后即发生安史之乱,唐玄宗仓皇奔蜀,还有不少文人逃到江南避乱,张继即在其中。白日奔波无暇他顾,夜半孤坐船中,此情此景,登时想起昔日的抱负,故乡的风物,国事家事,往日依稀,不胜唏嘘。
二十年前的九十年代,有一首歌红遍大江南北,在当时各地刚刚兴起的卡拉OK厅中是必点曲目,这就是毛宁演唱的《涛声依旧》。这首歌的歌词几乎是用白话文把张继的《枫桥夜泊》原样照写了一遍。“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它的词曲作者陈小奇说,有一天他重读《枫桥夜泊》时感叹不已,觉得诗中所描写的漂泊无根的感觉和他们这一代人的状态非常相似。陈小奇出生于五十年代,从六七十年代的社会动荡,到八九十年代的改革开放,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这样的变化让他们这代人感到无所适从,就像处在传统价值观和现代文化的夹缝中一样,迷失、彷徨、失落。于是他写下了经典的这句歌词:“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随即在全国引起巨大共鸣。
柳永的桥,是泪湿栏杆的折柳送别。
少年游。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高低不一的柳树掩映着这座充满着离愁别绪的桥,一个烟字仿佛泪眼婆娑尽显伤感。此处的风俗依旧和唐朝时一样,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就在这里折柳送亲友,以寄思念之情。而依依杨柳也早已饱经沧桑,憔悴不堪,春光不在,只剩一番残破景象。落日的余晖斜斜地照着,似是无情,然而时光渐渐消去,离别的忧思犹如蘅草蔓延,无涯无际。唱一首送别的《阳关曲》,声声断肠,曲尽而人不能自已,触景生情,思接百代,独自倚靠着栏杆,久久不能释怀
折柳相送,是古时盛行的离别风俗。从《诗经》开始,古人就将离别同杨柳联系在一起。“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和“留”谐音,即寄托了挽留亲友的深切感情。在那个没有手机和网络的时代,一旦分别即是音书两绝。“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想要得知亲友的消息,只能等待缓慢的书信或者朋友传递消息。而那时也没有飞机火车汽车,旅途艰辛,常常有人死在路上。这就更加增添了对亲友的担心。
王士祯的桥,是美好春日的浪漫邂逅。
冶春绝句。
红桥飞跨水当中,一字阑干九曲红。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
王士祯中进士后任职扬州。康熙元年春天他和当地名士聚于红桥,饮酒赋诗,宴乐不息。康熙三年春天,他和朋友再度相聚于红桥。当时的扬州是全国有名繁华都市,每到春天有大型踏青出游活动,一时热闹非凡。
红色的桥横跨在蓝色的水面上,作者用“飞跨”一词也可见意气之盛。桥上的栏杆造型优美精巧,颜色鲜艳动人。午后画船从桥下悠悠划过,来不及看清巧笑嫣然,就消失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只余若有若无的香味在风中飘散。
王家卫说:“有时候我昨天遇到一个人,感觉他非常有意思,印象深刻,但后来就再也遇不见了,这就是人生。”人生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错过,萍水一逢后,又继续各自向左走向右走,相忘于江湖。
黄巢的桥,是繁华落尽后的沉静豁达。
自题像。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杆看落晖。
相传黄巢起义失败后在洛阳做了和尚,这位曾经叱咤风云一度称帝的人物一朝落发为僧遁入空门,他的内心到底会有什么样的感触呢?当年在草上策马奔驰,岁月峥嵘,忽然间便脱下战袍,卸甲封刀,开始过起心如止水的僧侣生活,这是多么戏剧化的对比啊。天津桥是唐时洛阳的重要建筑,曾经熙来攘往,热闹非凡。然而在这样的闹市,竟然无人识得曾经威震天下的黄巢,一点也感觉不到杀人千万的气场,看来也真是大隐于闹市,万人海中一身藏了。想想此生经历种种,不免万千感慨涌上心头,无处倾诉,只好赋予这壮丽夕阳,人生须臾,而山河无穷。往事早已雨打风吹去,和天津桥下这无尽河水相比,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漂泊的桥、离别的桥、浪漫的桥、沉静的桥,正是因为诗人有着不同的心境,桥也成了不同情绪的承载。而人的情绪是无法穷尽的,所以关于桥的诗篇还会继续写下去。而桥也将继续散发其无尽的魅力。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对小桥描写的句子,古代文人写过哪些关于「桥」的诗词?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531742.html

上一篇:同玄昶上人观山榴古诗全文 庭有枇杷树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下一篇:更多古风词韵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