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现代诗歌

描写孙权的作文,孙权劝学原文、翻译、教案、ppt课件及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2-06-23 10:58:06

導語。
今天爲大家帶來部編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孫權勸學》的原文、翻譯、教案、ppt課件及閱讀答案等相關内容,希望能給大家的教學和學習帶來幫助!。
1《孫權勸學》原文。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爲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爲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複吳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别。
2《孫權勸學》翻譯。
譯文。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管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來推托。孫權說:“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爲博士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嗎?我隻是讓你粗略地閱讀,了解曆史罷了。你說軍務繁多,誰比得上我事務多呢?我經常讀書,自己覺得獲益很多。”呂蒙于是開始學習。當魯肅到尋陽的時候,魯肅和呂蒙一起談論議事,魯肅十分吃驚地說:“你現在的軍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謀略,不再是原來的那個吳縣的沒有學識的阿蒙了!”呂蒙說:“志士君子分别幾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長兄你認清事物怎麽這麽晚呢?”于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和呂蒙結爲朋友後分别了。
3《孫權勸學》教案。
【教學目标】。
  1.理解積累文言文詞彙。
  2.了解關于《資治通鑒》的文學常識。
  3.學習古人的學習精神,通過不斷地努力學習來完善和充實自己。
【教學重點】。
  1.品味魯肅、呂蒙對話并說出其中表現的人物形象特點;。
  2.聯系生活,真正領悟讀書有益于人的發展與完善。
 【教學難點】。
  體會人物語言的情味。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的确,亂世出英豪。三國,這樣一個特殊的曆史時期,湧現了一大批叱咤風雲的英雄人物。東吳名将呂蒙武藝高強,戰功卓著,深受吳王孫權的信賴。可呂蒙有個毛病:不愛讀書學習。孫權屢屢勸他多學點知識,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還自以爲自己一介武夫,讀書有何用?這回,孫權又來勸他了,結果怎樣呢?讓我們來看《孫權勸學》一文。
二、司馬光和《資治通鑒》。
  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人,北宋大臣,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宋神宗趙顼元豐八年1085卒,宋哲宗趙熙即位,高太皇太後聽政,司馬光入京主政,爲相8個月後于次年病逝。他主編的《資治通鑒》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内容豐富,叙事簡練,是富有一定文學價值的曆史名著。
  《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全書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訖後周世宗顯德六年959。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曆時19年完成。神宗以其“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命名爲《資治通鑒》。書名“資治”,說明本書編撰的目的是爲封建統治階級提供政治借鑒。
三、文中人物簡介。
  1、孫權182-252即吳大帝。三國時吳國的建立者。字仲謀,吳郡富春人。公元200年,兄孫策死後,他18歲,便繼承了孫氏政權,據守江東。208年與劉備聯合,大敗曹操于赤壁。222年夷陵戰役,吳軍大敗蜀漢軍隊。229年稱帝于武昌,後遷都建邺230年派将軍衛溫到達夷州今台灣,加強了與夷州的聯系。
  2、魯肅172-217,三國時吳國名将、政治家。字子敬,臨淮東城人。出身士族,爲孫權所敬重。主張聯劉抗曹,助周瑜大破曹軍于赤壁。周瑜死後,代領其軍,繼續與劉備維持和好關系。
  3.呂蒙178-219,字子命,三國時吳國名将。安徽阜南人,少依孫策部将鄧當。鄧當死代領其軍。後從孫權攻占各地。曾随周瑜、程普等大破曹操于赤壁。他接受孫權勸告,多讀史書、兵書,長進甚快。魯肅卒,代領其軍,襲破關羽,占領荊洲。不久病故。
四、聽讀課文,感知文意。
  要求:找出生字詞及不懂的詞語句子,同學間合作解決。
  附補充重點字詞、句子:。
  1.孤豈欲卿治經爲博士邪!。
  我難道是想要你研究經書當掌管傳授經學的學官嗎?豈:難道。
  2.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隻是應當廣泛閱讀,了解曆史罷了。但:隻是。
  3.肅遂蒙母,結友而别。
  魯肅于是去拜見呂蒙的母親,兩人結爲好友後才離開。遂:于是。
五、再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1.呂蒙是怎樣從“吳下阿蒙”一變而爲讓人“刮目相待”的?。
  聽從了孫權的勸告,“就學”。
  2.孫權又是怎樣勸學的?體會他的語氣、神态和心理。
  a卿今塗掌事,不可不學!”:語氣堅決果斷,神态鄭重嚴肅,既嚴要求,又充滿關心、期望,希望呂蒙能勝大任。語重心長,諄諄告誡。
  b“孤豈欲卿治經爲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問語氣,對呂蒙辭學有責備、惱怒之意,後一句則說得語重心長,言辭懇切,足見對呂蒙的關心、愛護。
  c“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爲大有所益。”:從自己的切身體會來談,現身說法,神情激動,語氣殷切。
  3.魯肅爲什麽會對呂蒙“刮目相待”?。
  因爲他從與呂蒙的談話中,發現呂蒙才略大增,與先前的“吳下阿蒙”判若兩人。
  4.呂蒙學有所成,課文直接表現這一點沒有?是怎樣表明的?。
  沒有直接表現呂蒙的才學大增,學有所成,而是從魯肅的言語中側面表明的。
  5.爲什麽“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因爲情況是在不斷變化,人也在不斷變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6.“刮目相待”後,魯肅有何舉動?說明了什麽?。
  與呂蒙結友,說明魯肅對呂蒙的賞識、認可。
六、研讨與探究。
  1.“卿今者才略,非複吳下阿蒙!”表現了魯肅怎樣的感情?。
  明确:既感到十分驚訝,又由衷爲呂蒙的進步感到高興,驚異、贊許之态呼之欲見。
  2.“士别三日,……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表現了呂蒙怎樣的心境?。
  明确:“何……乎!”表示感歎語氣,并非對魯肅不滿,而是表現出呂蒙對自己才略長進後感到很自豪、自得。
  說明:呂蒙的“自豪自得”緣于對學習有新的認識。從學習中獲益非淺。
  3.孫、蒙對話與蒙、肅對話在情調上有區别嗎?。
  明确:孫權的話是認真相勸,顯得鄭重親切,表明了君臣的關系;蒙、肅皆爲同僚,對話則有一種調侃的趣味蘊含其中。
  4.課文在情節的處理上有什麽特點?。
  明确:。
  a詳寫“勸學”“議論”,尤以“議論”爲甚;“就學”、“結友”則一筆帶過。
  b正面寫“勸學”經過,通過“議論”之後用魯肅的驚歎,從側面寫呂蒙學業的長進。
  c情節以人物對話爲主。
七、拓展延伸。
  1.解釋“吳下阿蒙”“刮目相待”并造句。
  “吳下阿蒙”原指三國時期吳國大将呂蒙。意思是說人沒有學問的意思。現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轉變方面,凡學識大進,或地位從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窮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語。
  2.從“不學”到“學”,使呂蒙發生了巨大變化,今天編者編入《孫權勸學》是爲了什麽?難道隻是爲了知道古人的的言行嗎?知道了這個故事,作爲新世紀的中學生能從中得到什麽啓示呢?請同學們談談。
八、課堂小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應該認識到我們必須不斷地學習,才能挺立在時代的潮頭。老師送給同學們一句話與大家共勉:“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希望大家在知識的海洋裏,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板書設計:。
  孫權勸學。
  孫權→勸→呂蒙←贊←魯肅。
  語重心長自豪、自得驚訝、贊歎。
  關愛部下虛心接受意見愛才。
  好學勤學、刻苦敬才。
《孫權勸學》教案彙總。
4《孫權勸學》ppt課件。
《孫權勸學》ppt課件彙總。
5《孫權勸學》閱讀答案。
《孫權勸學》閱讀附答案。
  一課内閱讀理解。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爲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爲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議論,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複吳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别。
  1、文學常識填空。
  《孫權勸學》一文作者是,是時代的政治家、史學家。他主持編攥的,是我國最大的一部史書。
  2、找出《孫權勸學》一文中的成語并解釋。寫一個。
  3、解釋下面句子中的加點詞。
  1卿今當塗掌事2但當涉獵。
  3蒙辭以軍中多務4及魯肅過尋陽。
  4、根據語段内容回答。
  1表現孫權對下屬呂蒙愛護、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話是:。
  2“刮目相待”後,魯肅有何舉動?說明了什麽?。
  5、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①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6、從呂蒙的變化中你得到了什麽啓發?請結合《傷仲永》一文簡要談談自己的看法。
  二課外閱讀理解。
  炳燭夜談。
  晉平公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①乎?”平公“安有爲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②安敢戲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③行乎?”平公“善哉!”。
  【注釋】①炳燭:點燭。②盲臣:師曠爲盲人,故自稱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7、解釋下面句子中的黑體詞。
  A.恐已暮矣B。盲臣安敢戲君乎。
  C。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D。及魯肅過尋陽。
  8、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
  2孤豈欲卿治經爲博士邪!。
  9、晉平公擔心學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呂蒙不願學的理由是____________。不超過五個字。
  10、兩文都是談學習的,共涉及四個人,讀完後你得到什麽啓發?。
  答:。
參考答案:。
  1、司馬光北宋《資治通鑒》2、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來看待。
  “吳下阿蒙”原指三國時期吳國大将呂蒙。意思是說人沒有學問的意思。現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轉變方面,凡學識大進,或地位從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窮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語。
  3、1當道、當權2粗略的閱讀3推托4到。
  4、1“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
  2與呂蒙結友,說明魯肅對呂蒙的賞識、認可。
  5、①隻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曆史罷了。隻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以往的事情罷了。②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長兄知道這件事太晚了啊!。
  6、隻要樂于學習,善于學習,就會尋找一切機會去學習,最終有所成就。再聰明的人,如果放棄學習,終将一事無成。
  7、A。遲,晚B。怎麽C。再次,重新D。到……的時候。
  8、1年少而學,就如同初升的太陽。
  2我難道想要你研究佛家經典而成爲博士嗎?。
  9、年紀大事務多。
  10、從熱愛學習,珍惜時間,善于引導,虛心聽取他人的合理建議等方面闡述即可。
  炳燭之明:形容不能持久的光亮。
《孫權勸學》試題彙總。
6《孫權勸學》其他教學資源。
《孫權勸學》其他精品教學資源(教案、ppt課件、學案、試題及素材)彙總。

导语。
今天为大家带来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的原文、翻译、教案、ppt课件及阅读答案等相关内容,希望能给大家的教学和学习带来帮助!。
1《孙权劝学》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孙权劝学》翻译。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3《孙权劝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文言文词汇。
  2.了解关于《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3.学习古人的学习精神,通过不断地努力学习来完善和充实自己。
【教学重点】。
  1.品味鲁肃、吕蒙对话并说出其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2.联系生活,真正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与完善。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确,乱世出英豪。三国,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东吴名将吕蒙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二、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北宋大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宋神宗赵顼元丰八年1085卒,宋哲宗赵熙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司马光入京主政,为相8个月后于次年病逝。他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内容丰富,叙事简练,是富有一定文学价值的历史名著。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讫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历时19年完成。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书名“资治”,说明本书编撰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三、文中人物简介。
  1、孙权182-252即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人。公元200年,兄孙策死后,他18岁,便继承了孙氏政权,据守江东。208年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222年夷陵战役,吴军大败蜀汉军队。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邺230年派将军卫温到达夷州今台湾,加强了与夷州的联系。
  2、鲁肃172-217,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字子敬,临淮东城人。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周瑜死后,代领其军,继续与刘备维持和好关系
  3.吕蒙178-219,字子命,三国时吴国名将。安徽阜南人,少依孙策部将邓当。邓当死代领其军。后从孙权攻占各地。曾随周瑜、程普等大破曹操于赤壁。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甚快。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占领荆洲。不久病故。
四、听读课文,感知文意。
  要求:找出生字词及不懂的词语句子,同学间合作解决。
  附补充重点字词、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经书当掌管传授经学的学官吗?岂:难道。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应当广泛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但:只是。
  3.肃遂蒙母,结友而别。
  鲁肃于是去拜见吕蒙的母亲,两人结为好友后才离开。遂:于是。
五、再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吕蒙是怎样从“吴下阿蒙”一变而为让人“刮目相待”的?。
  听从了孙权的劝告,“就学”。
  2.孙权又是怎样劝学的?体会他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a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要求,又充满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爱护。
  c“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
  3.鲁肃为什么会对吕蒙“刮目相待”?。
  因为他从与吕蒙的谈话中,发现吕蒙才略大增,与先前的“吴下阿蒙”判若两人。
  4.吕蒙学有所成,课文直接表现这一点没有?是怎样表明的?。
  没有直接表现吕蒙的才学大增,学有所成,而是从鲁肃的言语中侧面表明的。
  5.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6.“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
  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
六、研讨与探究。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了鲁肃怎样的感情?。
  明确:既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见。
  2.“士别三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现了吕蒙怎样的心境?。
  明确:“何……乎!”表示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说明:吕蒙的“自豪自得”缘于对学习有新的认识。从学习中获益非浅。
  3.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
  明确: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
  4.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
  a详写“劝学”“议论”,尤以“议论”为甚;“就学”、“结友”则一笔带过。
  b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
  c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
七、拓展延伸。
  1.解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并造句。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2.从“不学”到“学”,使吕蒙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编者编入《孙权劝学》是为了什么?难道只是为了知道古人的的言行吗?知道了这个故事,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请同学们谈谈。
八、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挺立在时代的潮头。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与大家共勉:“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希望大家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孙权→劝→吕蒙←赞←鲁肃。
  语重心长自豪、自得惊讶、赞叹。
  关爱部下虚心接受意见爱才。
  好学勤学、刻苦敬才。
《孙权劝学》教案汇总。
4《孙权劝学》ppt课件。
《孙权劝学》ppt课件汇总。
5《孙权劝学》阅读答案。
《孙权劝学》阅读附答案。
  一课内阅读理解。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文学常识填空。
  《孙权劝学》一文作者是,是时代的政治家、史学家。他主持编攥的,是我国最大的一部史书。
  2、找出《孙权劝学》一文中的成语并解释。写一个。
  3、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1卿今当涂掌事2但当涉猎。
  3蒙辞以军中多务4及鲁肃过寻阳。
  4、根据语段内容回答
  1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
  2“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
  5、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6、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请结合《伤仲永》一文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课外阅读理解。
  炳烛夜谈。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③行乎?”平公“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7、解释下面句子中的黑体词。
  A.恐已暮矣B。盲臣安敢戏君乎。
  C。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D。及鲁肅过寻阳。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9、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不超过五个字。
  10、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答:。
参考答案:。
  1、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2、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3、1当道、当权2粗略的阅读3推托4到。
  4、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
  5、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②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6、只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就会寻找一机会去学习,最终有所成就。再聪明的人,如果放弃学习,终将一事无成
  7、A。迟,晚B。怎么C。再次,重新D。到……的时候。
  8、1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
  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佛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
  9、年纪大事务多。
  10、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即可。
  炳烛之明:形容不能持久的光亮。
《孙权劝学》试题汇总。
6《孙权劝学》其他教学资源
《孙权劝学》其他精品教学资源(教案、ppt课件、学案、试题及素材)汇总。

时间的草书

孤独的悬崖,草与花已占地为王在不解的苦咖啡里时间找不到回家的罗马风是坟头最毒的分打扰了春天之下那些死人的梦故事总会发芽的在悲剧与喜剧分界之前什么早已尘埃...[全文阅读]

当花瓣舞和冷风同时光临我的小园(在列车上)

当花瓣舞和冷风同时光临我的小园你是否依然安坐在温室里喝着牛奶当记忆的碎片倏然掠过我的脑海你是否继续躲在卧室里为远方恋人唱着情歌我是如此地不敢接近你你偶...[全文阅读]

等待的曙光

立秋的风轻轻的吹炎热的浪潮渐渐缓缓的消退早开的桂花飘起了沁人心肺的香天高云淡的蓝迎来了又一季秋高气爽的天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时光,从昨夜来到今晨眉宇蕴藏...[全文阅读]

秋水共长天一色

泛滥的阳光撩起了妩媚的窗帘,温柔的清风牵引着婀娜的野花。小桥流水,自在农家,青山点缀了大地的尊贵,河流泛起了大地的青春。洋洋洒洒的爱,停留在了路边的驿站。只想做...[全文阅读]

做一个简单的人 做个简单的人说说

做个简单的人哪怕际遇像一只小白鼠装在瓶子里的命运隔着透明的玻璃多少人指手画脚议论纷纷可是你们看得到我的挣扎看不到我火热的心做个简单的人哪怕只是一颗流星...[全文阅读]

不知什么飞奔跑在荒原里在阳光里呼呼风声跑不总是逃避在身后时间正褪去爱情生命信仰意义唯有跑在日落之前抵达山峰挂好黑色旗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描写孙权的作文,孙权劝学原文、翻译、教案、ppt课件及阅读答案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514598.html

上一篇:描写喜欢兰花的句子,关于兰花的诗有哪些??

下一篇:更多现代诗歌

现代诗歌相关文章
更多现代诗歌文章
喜欢现代诗歌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