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步登最高寺,萧散任疏顽。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20 12:40:19

出自唐代柳宗元的《構法華寺西亭》

竄身楚南極,山水窮險艱。步登最高寺,蕭散任疏頑。西垂下鬥絕,欲似窺人寰。反如在幽谷,榛翳不可攀。命童恣披翦,葺宇橫斷山。割如判清濁,飄若升雲間。遠岫攢衆頂,澄江抱清灣。夕照臨軒堕,栖鳥當我還。菡萏溢嘉色,筼筜遺清斑。神舒屏羁鎖,志适忘幽潺。棄逐久枯槁,迨今始開顔。賞心難久留,離念來相關。北望間親愛,南瞻雜夷蠻。置之勿複道,且寄須臾閑。譯文及注釋

譯文如同逃竄一樣,我被放逐到楚國的最南端,永州的環境極其險惡艱難。一步步登上最高的法華寺,閑散時,我又率性疏放頑劣一番。寺廟的西邊下面是陡峭的山崖,高得好似從天上俯窺人寰。反過來,如果處于幽谷之中,榛莽繁茂遮蔽,誰也不能攀緣。我吩咐童仆盡力地砍開雜木野草,橫對着斷崖把一座小亭修建。山上山下,隔開來有如天壤之别,登上山頂,如飄飄然升上了雲間。遠方的山頭朝着這裏靠攏,澄清的潇水抱着東山繞彎。夕陽臨照着軒窗,漸漸地沉落,歸鳥直朝着我們陸續地飛還。池塘裏的荷花散射出一片鮮豔的色彩,山林間的竹枝留下了湘妃清清的淚斑。精神舒暢,如同除掉了缰繩枷鎖,心情安适,因而忘記了愁苦辛酸。遭到遺棄和放逐,身心早已憔悴,到今天才開始有些愉悅

悅開顔。可惜賞心的時光難以久留,離鄉的愁緒總是如藉絲一般連而難斷。舉頭北望,親人們相隔千裏,回視南方,我卻雜居在夷蠻。還是放下這些事,不要再提,借着這須臾的悠閑,忘掉憂煩。

注釋構:建造。竄:逃匿。這裏形容被放逐的狼狽。極:終極,盡頭。山水:指環境。窮:極其。蕭散:閑逸。任:任意,率性。疏:疏放,放誕。頑:頑劣,頑皮不順從。垂:通“陲”,邊。鬥:通“陡”。欲似:好像。欲,似。反:相反,指與從山上俯視相反,從山下往上看。榛翳(yì):叢生的草木濃密覆掩。童:仆。恣:任意,盡力的。披翦(jiǎn):砍削。披,砍伐。翦,同“剪”,削。葺(qì):蓋房。宇:屋檐,指亭閣。橫:橫對着。割:切開,劃開。判:分開,差别。清濁:天地。古代認爲清氣上升爲天,濁氣下降爲地。岫(xiù):峰巒。攢(cuán):聚集,湊攏。頂:峰頂,山頭。抱:環繞。臨:對着。軒:窗。當:對着。菡萏(hàn dàn):荷花。溢:流出。嘉:美好。筼筜(yún dāng):一種竹子,莖粗而節長,這兒泛指竹子。遺清斑:留下了清晰的斑痕。指湘妃在竹枝上灑下血淚,化爲竹上的斑痕。屏:除去。志适:心情安适。志,心理活動或思想。适,安甯,舒适。幽潺:憂愁。潺,愁苦,煩惱。枯槁:憔悴。

迨(dài):到。始:才。間:隔離。夷蠻:古代稱少數民族,東方爲夷,南方爲蠻。這兒泛指南方各種少數民族。置:放下。寄:托,靠,憑借。須臾:片刻。

創作背景

  此詩當作于公元806年(元和元年)夏。法華寺西亭建于元克己谪永前二年。而元克己至永州不遲于公元808年(元和三年),推之,法華寺西亭建于公元806年。因爲此詩中提及“菡萏溢嘉色”,故知作詩之時爲夏天。

作者簡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傑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後人輯爲三十卷,名爲《柳河東集》。因爲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爲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并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爲傑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轾。

出自唐代柳宗元的《构法华寺西亭》

窜身楚南极,山水穷险艰。步登最高寺,萧散任疏顽。西垂下斗绝,欲似窥人寰。反如在幽谷,榛翳不可攀。命童恣披翦,葺宇横断山。割如判清浊,飘若升云间。远岫攒众顶,澄江抱清湾。夕照临轩堕,栖鸟当我还。菡萏溢嘉色,筼筜遗清斑。神舒屏羁锁,志适忘幽潺。弃逐久枯槁,迨今始开颜。赏心难久留,离念来相关。北望间亲爱,南瞻杂夷蛮。置之勿复道,且寄须臾闲。译文注释

译文如同逃窜一样,我被放逐到楚国的最南端,永州的环境极其险恶艰难。一步步登上最高的法华寺,闲散时,我又率性疏放顽劣一番。寺庙西边下面是陡峭的山崖,高得好似从天上俯窥人寰。反过来,如果处于幽谷之中,榛莽繁茂遮蔽,谁也不能攀缘。我吩咐童仆尽力地砍开杂木野草,横对着断崖把一座小亭修建。山上山下,隔开来有如天壤之别,登上山顶,如飘飘然升上了云间。远方的山头朝着这里靠拢,澄清的潇水抱着东山绕弯。夕阳临照着轩窗,渐渐地沉落,归鸟直朝着我们陆续地飞还。池塘里的荷花散射出一片鲜艳的色彩,山林间的竹枝留下了湘妃清清的泪斑。精神舒畅,如同除掉了缰绳枷锁,心情安适,因而忘记了愁苦辛酸。遭到遗弃和放逐,身心早已憔悴,到今天才开始有些愉悦

悦开颜。可惜赏心的时光难以久留,离乡的愁绪总是如藉丝一般连而难断。举头北望,亲人们相隔千里,回视南方,我却杂居在夷蛮。还是放下这些事,不要再提,借着这须臾的悠闲,忘掉忧烦。

注释构:建造。窜:逃匿。这里形容被放逐的狼狈。极:终极,尽头。山水:指环境。穷:极其。萧散:闲逸。任:任意,率性。疏:疏放,放诞。顽:顽劣,顽皮不顺从。垂:通“陲”,边。斗:通“陡”。欲似:好像。欲,似。反:相反,指与从山上俯视相反,从山下往上看。榛翳(yì):丛生的草木浓密覆掩。童:仆。恣:任意,尽力的。披翦(jiǎn):砍削。披,砍伐。翦,同“剪”,削。葺(qì):盖房。宇:屋檐,指亭阁。横:横对着。割:切开,划开。判:分开差别。清浊:天地。古代认为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降为地。岫(xiù):峰峦。攒(cuán):聚集,凑拢。顶:峰顶,山头。抱:环绕。临:对着。轩:窗。当:对着。菡萏(hàn dàn):荷花。溢:流出。嘉:美好。筼筜(yún dāng):一种竹子,茎粗而节长,这儿泛指竹子。遗清斑:留下了清晰的斑痕。指湘妃在竹枝上洒下血泪,化为竹上的斑痕。屏:除去。志适:心情安适。志,心理活动或思想。适,安宁,舒适。幽潺:忧愁。潺,愁苦,烦恼。枯槁:憔悴。

迨(dài):到。始:才。间:隔离。夷蛮:古代称少数民族,东方为夷,南方为蛮。这儿泛指南方各种少数民族。置:放下。寄:托,靠,凭借。须臾:片刻。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公元806年(元和元年)夏。法华寺西亭建于元克己谪永前二年。而元克己至永州不迟于公元808年(元和三年),推之,法华寺西亭建于公元806年。因为此诗中提及“菡萏溢嘉色”,故知作诗之时为夏天。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步登最高寺,萧散任疏顽。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99140.html

上一篇:欲觅重来者,潺湲济水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