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楼角初销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13 21:22:54

出自宋代賀鑄的《減字浣溪沙·樓角初銷一縷霞》

樓角初銷一縷霞,淡黃楊柳暗栖鴉。玉人和月摘梅花。笑撚粉香歸洞戶,更垂簾幕護窗紗。東風寒似夜來些。賞析

  此詞寫一位純靜高潔、貌美如玉的年輕女子從傍晚到夜間的一些活動,充滿了詞人傾慕和愛戀的情感。

  上片寫戶外,前兩句專力寫景。“樓角初銷一縷霞”,首先出現在畫上的是一座佳人居住的紅樓,但詞人并不描繪樓的全貌,而隻勾勒出它的一角。時間是太陽落山的一瞬。起初,殘陽斜射,樓角镕金,色彩極其豔麗;繼而,陽光迅速消失,樓角變得暗淡,朦胧,以至被夜幕挂上了面紗。“淡黃楊柳暗栖鴉”,接着寫紅樓附近楊柳,這楊柳是“淡黃”色,說明抽葉不久,時間應是初春。在這嫩綠柳樹的枝葉間,栖卧着歸林的烏鴉,在“栖鴉”前加一“暗”字,既顯此處人靜,又顯此時夜深,“栖鴉”與“淡黃楊柳”已經融爲一體了。通過時間的推移,作者爲讀者描繪了一個幽靜、朦胧的夜景,爲下邊人物的活動設置了一個适宜的環境。

  “玉人和月摘梅花”,“玉人”,像美玉一樣漂亮标緻的人,既可指男子,又可喻女性。此詞所寫,應是一位年輕的姑娘。這如花似玉的佳人,披着銀白似水的月光,采摘“疏影橫斜”、“暗香浮動”的梅花,月、

、花、人三美相映,意境靈動,畫面幽潔,令人拍案叫絕。

  在上片景物描寫中,還充分顯示了色彩的多姿和變幻,紅樓、金霞、淡黃楊柳,黑色烏鴉,銀白月光,嫣紅的梅花,織成了一幅斑爛絢麗的圖畫。人物在如此優美的環境中活動,猶如仙境一般。

  下片寫室内,“笑撚粉香歸洞戶”,寫女子由院子回到了室内。年輕的佳人采罷梅花,她面含微笑,手指輕輕拈動花枝,邁動款款碎步,她要回房去了。“粉香”即指梅花,是以色彩和氣味代指物體,這種借代手法,出自人們的體味和感觸,很有點感情色彩。“洞戶”,本是室與室之間相通的門戶,這裏作洞房用,即姑娘所居深邃的内室。這一句寫得逼真細緻,活靈活現,使人讀之如見如聞。

  “更垂簾幕護窗紗”,“更”即“又”,佳人入室之後,馬上就把簾幕垂挂下來,用一“又”字,說明天天如此,已成生活定例。簾幕護住窗紗,嚴嚴實實,既遮擋風雨侵襲,又使人無縫窺伺,佳人很善于自我保護,在自己的小天地裏,慎獨高雅,孤芳不群。

  “東風寒似夜來些”,“些”是宋、元時期語尾助詞,讀sā音。這句是說,雖然佳人剛剛放下簾幕,入夜不久,由于是初春季節,東風一吹,仍覺寒氣浸浸,猶如深夜一般。不過佳人已“躲進小樓成一統”,自然

便不“管他冬夏與春秋”了。

  唐圭璋先生評這首詞說:“此首全篇寫景,無句不美。”從字面上看,此評固然精當,但詞人寫景的目的在于頌人,歌頌那位高潔美麗的少女,她超凡脫俗,一塵不染,獨來獨往,不受任何羁絆。賀鑄的好友,另一著名詞人張耒爲《東山詞》寫的序中曾說賀詞“幽潔如屈、宋”,有人認爲這樣評價過高,不過屈原那種美人香草的手法,他還是學來了,最爲脍炙人口的《青玉案》,表面看雖是一首豔詞,實則那位“淩波佳人”不僅有美豔絕倫的姿質,而且帶着孤芳自賞,寂寞幽獨的氣息,從她身上曲折地表現了作者感傷身世、理想失落的悲觀情緒。這首《減字浣溪沙》中的佳人,也不妨把她看成即是賀鑄理想和願望的象征,或者說就是詞人的自況。

創作背景

  北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秋,賀鑄在和州(今安徽和縣一帶)任管界巡檢(負責地方上訓治甲兵,巡邏州邑,捕捉盜賊等的武官),時感懷思慕愛人,而作此詞。

作者簡介

賀鑄(1052~1125) 北宋詞人。字方回,號慶湖遺老。漢族,衛州(今河南衛輝)人。宋太祖賀皇後族孫,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稱遠祖本居山陰,是唐賀知章後裔,以知章居慶湖(即鏡湖),故自號慶湖遺老。

出自宋代贺铸的《减字浣溪沙·楼角初销一缕霞》

楼角初销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赏析

  此词写一位纯静高洁、貌美如玉的年轻女子从傍晚到夜间的一些活动,充满了词人倾慕和爱恋的情感。

  上片写户外,前两句专力写景。“楼角初销一缕霞”,首先出现在画上的是一座佳人居住的红楼,但词人并不描绘楼的全貌,而只勾勒出它的一角。时间是太阳落山的一瞬。起初,残阳斜射,楼角镕金,色彩极其艳丽;继而,阳光迅速消失,楼角变得暗淡,朦胧,以至被夜幕挂上了面纱。“淡黄杨柳暗栖鸦”,接着写红楼附近杨柳,这杨柳是“淡黄”色,说明抽叶不久,时间应是初春。在这嫩绿柳树的枝叶间,栖卧着归林的乌鸦,在“栖鸦”前加一“暗”字,既显此处人静,又显此时夜深,“栖鸦”与“淡黄杨柳”已经融为一体了。通过时间的推移,作者为读者描绘了一个幽静、朦胧的夜景,为下边人物的活动设置了一个适宜的环境。

  “玉人和月摘梅花”,“玉人”,像美玉一样漂亮标致的人,既可指男子,又可喻女性。此词所写,应是一位年轻的姑娘。这如花似玉的佳人,披着银白似水的月光,采摘“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的梅花,月、

、花、人三美相映,意境灵动,画面幽洁,令人拍案叫绝。

  在上片景物描写中,还充分显示了色彩的多姿和变幻,红楼、金霞、淡黄杨柳,黑色乌鸦,银白月光,嫣红的梅花,织成了一幅斑烂绚丽的图画。人物在如此优美的环境中活动,犹如仙境一般。

  下片写室内,“笑捻粉香归洞户”,写女子由院子回到了室内。年轻的佳人采罢梅花,她面含微笑手指轻轻拈动花枝,迈动款款碎步,她要回房去了。“粉香”即指梅花,是以色彩和气味代指物体,这种借代手法,出自人们的体味和感触,很有点感情色彩。“洞户”,本是室与室之间相通的门户,这里作洞房用,即姑娘所居深邃的内室。这一句写得逼真细致,活灵活现,使人读之如见如闻。

  “更垂帘幕护窗纱”,“更”即“又”,佳人入室之后,马上就把帘幕垂挂下来,用一“又”字,说明天天如此,已成生活定例。帘幕护住窗纱,严严实实,既遮挡风雨侵袭,又使人无缝窥伺,佳人很善于自我保护,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慎独高雅,孤芳不群。

  “东风寒似夜来些”,“些”是宋、元时期语尾助词,读sā音。这句是说,虽然佳人刚刚放下帘幕,入夜不久,由于是初春季节,东风一吹,仍觉寒气浸浸,犹如深夜一般。不过佳人已“躲进小楼成一统”,自然

便不“管他冬夏与春秋”了。

  唐圭璋先生评这首词说:“此首全篇写景,无句不美。”从字面上看,此评固然精当,但词人写景的目的在于颂人,歌颂那位高洁美丽的少女,她超凡脱俗,一尘不染,独来独往,不受任何羁绊。贺铸的好友,另一著名词人张耒为《东山词》写的序中曾说贺词“幽洁如屈、宋”,有人认为这样评价过高,不过屈原那种美人香草的手法,他还是学来了,最为脍炙人口的《青玉案》表面看虽是一首艳词,实则那位“凌波佳人”不仅有美艳绝伦的姿质,而且带着孤芳自赏,寂寞幽独的气息,从她身上曲折地表现了作者感伤身世、理想失落的悲观情绪。这首《减字浣溪沙》中的佳人,也不妨把她看成即是贺铸理想和愿望的象征,或者说就是词人的自况。

创作背景

  北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秋,贺铸在和州(今安徽和县一带)任管界巡检(负责地方上训治甲兵,巡逻州邑,捕捉盗贼等的武官),时感怀思慕爱人,而作此词。

作者简介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楼角初销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93441.html

上一篇: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侯主侯伯,侯亚侯旅,侯彊侯以。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