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13 00:05:51

出自唐代李白的《西嶽雲台歌送丹丘子》

西嶽峥嵘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黃河萬裏觸山動,盤渦毂轉秦地雷。榮光休氣紛五彩,千年一清聖人在。巨靈咆哮擘兩山,洪波噴箭射東海。三峰卻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開。白帝金精運元氣,石作蓮花雲作台。雲台閣道連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明星玉女備灑掃,麻姑搔背指爪輕。我皇手把天地戶,丹丘談天與天語。九重出入生光輝,東來蓬萊複西歸。玉漿倘惠故人飲,騎二茅龍上天飛。譯文及注釋

譯文華山峥嵘而崔嵬,是何等的壯偉高峻呀!遠望,黃河像細絲一樣,彎曲迂回地從天邊蜿蜒而來。而後,它奔騰萬裏,洶湧激射,山震谷蕩地挺進。飛轉的漩渦,猶如滾滾車輪;水聲轟響,猶如秦地焦雷。陽光照耀,水霧蒸騰,瑞氣祥和,五彩缤紛。你千年一清呀,必有聖人出世。你巨靈一般,咆哮而進,擘山開路,一往而前。巨大的波瀾,噴流激射,一路猛進入東海。華山的三座險峰,不得不退而聳立,險危之勢,如欲摧折。翠崖壁立,丹谷染赤,猶如河神開山辟路留下的掌迹。白帝的神力造就了華山的奇峰異景。頑石鑄就蓮花峰,開放于雲霧幽渺的雲台,通往雲台的棧道,一直伸向高深難測的幽冥之處,那裏就住着長生不老的丹丘生。明星玉女傾玉液,日日曦微勤灑掃

掃;麻姑仙子手似鳥爪,最可給人搔背撓癢。西王母親手把持着天地的門戶,丹丘面對蒼天,高聲談論着宇宙桑田。他出入于九重天宇,華山爲此增光輝;東到蓬萊求仙藥,飄然西歸到華山。甘美的玉液瓊漿,如果惠予我這樣的好友暢飲,我們就可騎着兩隻茅狗,騰化爲龍,飛上華山而成仙。

注釋西嶽:即華山。丹丘子:即元丹丘,李白于安陸時所結識的一位道友,于顔陽、嵩山、石門山等處都有别業。李白從遊甚久,贈詩亦特多。“西嶽”兩句:據《華山記》所載,從華山的落雁峰“俯眺三秦,曠莽無際。黃河如一縷水,缭繞嶽下”。峥嵘:高峻貌。盤渦毂(gǔ)轉:車輪的中心處稱毂,這裏形容水波急流,盤旋如輪轉。榮光休氣:形容河水在陽光下所呈現的光彩,仿佛一片祥瑞的氣象。都是歌頌現實。千年一清:黃河多挾泥沙,古代以河清爲吉祥之事,也以河清稱頌清明的治世。聖人:指當時的皇帝唐玄宗。“巨靈”兩句:據《水經注·河水》引古語:“華嶽本一山,當河,河水過而曲行。河神巨靈,手蕩腳踏,開而爲兩,今掌足之迹,仍存華岩。”三峰:指落雁峰、蓮花峰、朝陽峰。高掌:即仙人掌,華山的東峰。白帝:神話中的五天帝之一,是西方之神。華山是西嶽,故屬白帝。道家以西方屬金,故稱白帝爲

西方之金精。慎蒙《名山諸勝一覽記》:“李白詩‘石作蓮花雲作台’,今觀山形,外羅諸山如蓮瓣,中間三峰特出如蓮心,其下如雲台峰,自遠望之,宛如青色蓮花,開于雲台之上也。”閣道:即棧道。窈冥:高深不可測之處。麻姑:神話中的人物,傳說爲建昌人,東漢桓帝時應王方平之邀,降于蔡經家,年約十八九歲,能擲米成珠。自言曾見東海三次變爲桑田。她的手像鳥爪,蔡經曾想象用它來搔背一定很好(見《神仙傳》)。我皇:指天帝。談天:戰同時齊人鄒衍喜歡談論宇宙之事,人稱他是“談天衍”。九重:天的極高處。“玉漿”兩句:是說元丹丘或許能惠愛故人(自指),飲以玉漿,使他也能飛升成仙。《列仙傳》說,仙人使蔔師呼子先與酒家妪騎二茅狗(後變爲龍)飛上華山成仙。玉漿:仙人所飲之漿。

創作背景

  丹丘子即元丹丘,是一位“素與煙霞親”的遊仙,與李白情志相投,友誼深厚。這首詩是在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寶三載)李白送别元丹丘赴華山作仙遊時寫的,當時李白四十四歲,已經被賜金放還,離開長安。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爲“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随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

《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出自唐代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蓬莱复西归。玉浆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译文及注释

译文华山峥嵘而崔嵬,是何等的壮伟高峻呀!远望,黄河像细丝一样,弯曲迂回地从天边蜿蜒而来。而后,它奔腾万里,汹涌激射,山震谷荡地挺进。飞转的漩涡,犹如滚滚车轮;水声轰响,犹如秦地焦雷。阳光照耀,水雾蒸腾,瑞气祥和,五彩缤纷。你千年一清呀,必有圣人出世。你巨灵一般,咆哮而进,擘山开路,一往而前。巨大的波澜,喷流激射,一路猛进入东海。华山的三座险峰,不得不退而耸立,险危之势,如欲摧折。翠崖壁立,丹谷染赤,犹如河神开山辟路留下的掌迹。白帝的神力造就了华山的奇峰异景。顽石铸就莲花峰,开放云雾幽渺的云台,通往云台的栈道,一直伸向高深难测的幽冥之处,那里就住着长生不老的丹丘生。明星玉女倾玉液,日日曦微勤洒扫

扫;麻姑仙子手似鸟爪,最可给人搔背挠痒。西王母亲手把持着天地的门户,丹丘面对苍天,高声谈论着宇宙桑田。他出入于九重天宇,华山为此增光辉;东到蓬莱求仙药,飘然西归到华山。甘美的玉液琼浆,如果惠予我这样的好友畅饮,我们就可骑着两只茅狗,腾化为龙,飞上华山而成仙。

注释西岳:即华山。丹丘子:即元丹丘,李白于安陆时所结识的一位道友,于颜阳、嵩山、石门山等处都有别业。李白从游甚久,赠诗亦特多。“西岳”两句:据《华山记》所载,从华山的落雁峰“俯眺三秦,旷莽无际。黄河如一缕水,缭绕岳下”。峥嵘:高峻貌。盘涡毂(gǔ)转:车轮的中心处称毂,这里形容水波急流,盘旋如轮转。荣光休气:形容河水在阳光下所呈现的光彩,仿佛一片祥瑞的气象。都是歌颂现实。千年一清:黄河多挟泥沙,古代以河清为吉祥之事,也以河清称颂清明的治世。圣人:指当时的皇帝唐玄宗。“巨灵”两句:据《水经注·河水》引古语:“华岳本一山,当河,河水过而曲行。河神巨灵,手荡脚踏,开而为两,今掌足之迹,仍存华岩。”三峰:指落雁峰、莲花峰、朝阳峰。高掌:即仙人掌,华山的东峰。白帝: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是西方之神。华山是西岳,故属白帝。道家以西方属金,故称白帝为

西方之金精。慎蒙《名山诸胜一览记》:“李白诗‘石作莲花云作台’,今观山形,外罗诸山如莲瓣,中间三峰特出如莲心,其下如云台峰,自远望之,宛如青色莲花,开于云台之上也。”阁道:即栈道。窈冥:高深不可测之处。麻姑:神话中的人物,传说为建昌人,东汉桓帝时应王方平之邀,降于蔡经家,年约十八九岁,能掷米成珠。自言曾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她的手像鸟爪,蔡经曾想象用它来搔背一定很好(见《神仙传》)。我皇:指天帝。谈天:战同时齐人邹衍喜欢谈论宇宙之事,人称他是“谈天衍”。九重:天的极高处。“玉浆”两句:是说元丹丘或许能惠爱故人(自指),饮以玉浆,使他也能飞升成仙。《列仙传》说,仙人使卜师呼子先与酒家妪骑二茅狗(后变为龙)飞上华山成仙。玉浆:仙人所饮之浆。

创作背景

  丹丘子即元丹丘,是一位“素与烟霞亲”的游仙,与李白情志相投,友谊深厚。这首诗是在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宝三载)李白送别元丹丘赴华山作仙游时写的,当时李白四十四岁,已经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

《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91156.html

上一篇: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