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25 20:47:42

出自宋代戴複古的《柳梢青·嶽陽樓》

袖劍飛吟。洞庭青草,秋水深深。萬頃波光,嶽陽樓上,一快披襟。不須攜酒登臨。問有酒、何人共斟?變盡人間,君山一點,自古如今。譯文及注釋

譯文帶着短劍到處歌吟,洞庭湖和青草湖,明淨的秋水深又深。在雄偉的嶽陽樓上,眺望萬頃粼粼波光,迎着西風敞開衣襟。用不着帶酒登上高樓,問你有酒又與誰共斟?人世間的事不停變幻,隻有湖中那一點君山,依然故我,自古如今。

注釋柳梢青:詞牌名,又名《隴頭月》《早春怨》《雲淡秋空》等。此調有平韻、仄韻兩種,字句悉同,俱爲雙調,共四十九字。此詞之體爲上下片各六句三平韻。嶽陽樓: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位于湖南省嶽陽市西門城頭。袖劍飛吟:帶着寶劍,昂首高吟。袖劍:袖内所藏短劍。洞庭青草:皆湖名,二湖相通,連成一片,在今湖南省嶽陽縣。一快披襟(jīn):披開衣襟,十分暢快。披襟:解開衣襟。攜酒登臨:帶着酒來登高臨遠。變盡人間,君山一點,自古如今:人世雖無窮無化,君山則自古至今,依然如故。

賞析

  這是一首登臨遣懷之作。

  “袖劍飛吟”,據《唐才子傳》記載,呂洞賓嘗飲嶽陽樓,醉後留詩曰:“朝遊南浦暮蒼梧,袖裏青蛇膽氣粗。三入嶽陽人不識,朗吟飛過洞庭湖”。詞人

人浪迹南北,與呂洞賓詩中所表現的氣質有共通之處。這裏借用來抒發自己壯遊洞庭的情懷,一開始就樹立了一個飄泊江湖的詞人形象,并使詞篇籠罩在豪邁飄逸的仙氣中。“洞庭青草,秋水深深”,八百裏洞庭以浩瀚汪洋著稱,這裏詞人隻用“深深”二字,便輕輕描繪出它的特征。詞篇至此,氣象也更爲開闊。此外,句中的“秋”字不單點明登樓時令,還以秋日多風和入秋百卉漸衰爲下文“一快披襟”、“變盡人間”作鋪墊,同時又與詞人的蒼涼胸懷相表裏。“萬頃波光”仍寫洞庭:“秋水深深”專述涵納深邃,此句特表醉人美色,兩相配合,極見情緻。“嶽陽樓上,一快披襟”,用獨立樓頭、任風吹開衣襟的形象襯托詞人的登樓豪情。宋玉《風賦》:“楚襄王遊于蘭台之宮,宋玉、景差侍。有風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當之,曰:‘快哉此風!’”自然,“一快披襟”的原因不僅是因爲有風,更重要的還由于深深秋水和萬頃波光的感染。總起來看,上片詞風豪中帶逸,詞人登樓的快意在這裏得到了有力發揮。

  下片開始,詞人筆鋒陡轉,“快”意頓生波瀾:“不須攜酒登臨。問有酒、何人共斟”,用不須攜酒引出無人與共,感情凝滞曲折,章法也開始搖曳回蕩。這首詞上片寫無邊美景、惬然遊情,下片歎人間多變

、國事衰微,過片處直說此番登臨不能盡興,這有異于上片,可謂“能發起别意”。但詞人寫樓、寫湖隻是爲了抒發興廢之歎,因而無人共飲幾句正好把普通的登山臨水引入創作“原意”。“變盡人間,君山一點,自古如今”,點明“不須攜酒”的原因,揭破主題。詞人生活在南宋後期,其時不但收複北方領土已經無望,就是南方的偏安局面也在風雨飄搖之中。所以詞人面對“自古如今”巋然不動的“一點”君山,難免要想起備受欺淩的“偌大”中國。可是當時的上層人士或流連光景、或苟且度日,似乎無人共飲詞人之酒。由此可見上文的“不須攜酒”幾字包含着無限感慨,而這裏的“變盡人間”實爲振起全篇的關鍵:因爲隻有“人間”才是詞人屬意的所在,而正因爲這個“變”字,詞人也才由湖光山色聯想到國家民族,進而感物傷懷。

  這首詞一開始情調昂揚,頗有爲眼前景所陶醉的意思,進入下片以後,先用無人共斟道出自己的孤獨和苦悶,後以人間變盡點破憂國主題,有如千斛濃愁凝聚筆端。題旨雖在表現詞人的深廣憂慮,但篇中不僅毫無局促窘迫的影子。相反,還能把執著的愛國熱情同超脫的仙風逸氣結合成一個整體;同時詞中的情緒雖然一再變化,但意脈始終不斷,再加上流暢奔放的語句,天真自然的措

詞,形成了豪健輕快的特殊風格。

創作背景

  自隆興元年(1163年),宋金符離之戰後,金國戰敗,随後内部又出現了政變,便暫時無力南下侵宋。南宋朝廷沉溺于歌舞淫樂當中,詞人遠離官場,但又無時無刻不牢記抗金複國大業。每當在登臨之際,愛國豪情就會油然而生。這首詞便是在這種情況創作的。

作者簡介

戴複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詩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號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黃岩(今屬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遊江湖,後歸家隐居,卒年八十餘。曾從陸遊學詩,作品受晚唐詩風影響,兼具江西詩派風格。部分作品抒發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實意義。

出自宋代戴复古的《柳梢青·岳阳楼》

袖剑飞吟。洞庭青草,秋水深深。万顷波光,岳阳楼上,一快披襟。不须携酒登临。问有酒、何人共斟?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译文注释

译文带着短剑到处歌吟,洞庭湖和青草湖,明净的秋水深又深。在雄伟的岳阳楼上,眺望万顷粼粼波光,迎着西风敞开衣襟。用不着带酒登上高楼,问你有酒又与谁共斟?人世间的事不停变幻,只有湖中那一点君山,依然故我,自古如今。

注释柳梢青:词牌名,又名《陇头月》《早春怨》《云淡秋空》等。此调有平韵、仄韵两种,字句悉同,俱为双调,共四十九字。此词之体为上下片各六句三平韵。岳阳楼: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位于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头。袖剑飞吟:带着宝剑,昂首高吟。袖剑:袖内所藏短剑。洞庭青草:皆湖名,二湖相通,连成一片,在今湖南省岳阳县。一快披襟(jīn):披开衣襟,十分畅快。披襟:解开衣襟。携酒登临:带着酒来登高临远。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人世虽无穷无化,君山则自古至今,依然如故。

赏析

  这是一首登临遣怀之作。

  “袖剑飞吟”,据《唐才子传》记载,吕洞宾尝饮岳阳楼,醉后留诗曰:“朝游南浦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词人

人浪迹南北,与吕洞宾诗中所表现的气质有共通之处。这里借用来抒发自己壮游洞庭的情怀,一开始就树立了一个飘泊江湖的词人形象,并使词篇笼罩在豪迈飘逸的仙气中。“洞庭青草,秋水深深”,八百里洞庭以浩瀚汪洋著称,这里词人只用“深深”二字,便轻轻描绘出它的特征。词篇至此,气象也更为开阔。此外,句中的“秋”字不单点明登楼时令,还以秋日多风和入秋百卉渐衰为下文“一快披襟”、“变尽人间”作铺垫,同时又与词人的苍凉胸怀相表里。“万顷波光”仍写洞庭:“秋水深深”专述涵纳深邃,此句特表醉人美色,两相配合,极见情致。“岳阳楼上,一快披襟”,用独立楼头、任风吹开衣襟的形象衬托词人的登楼豪情。宋玉《风赋》:“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自然,“一快披襟”的原因不仅是因为有风,更重要的还由于深深秋水和万顷波光的感染。总起来看,上片词风豪中带逸,词人登楼的快意在这里得到了有力发挥

  下片开始,词人笔锋陡转,“快”意顿生波澜:“不须携酒登临。问有酒、何人共斟”,用不须携酒引出无人与共,感情凝滞曲折,章法也开始摇曳回荡。这首词上片写无边美景、惬然游情,下片叹人间多变

、国事衰微,过片处直说此番登临不能尽兴,这有异于上片,可谓“能发起别意”。但词人写楼、写湖只是为了抒发兴废之叹,因而无人共饮几句正好把普通的登山临水引入创作“原意”。“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点明“不须携酒”的原因,揭破主题。词人生活在南宋后期,其时不但收复北方领土已经无望,就是南方的偏安局面也在风雨飘摇之中。所以词人面对“自古如今”岿然不动的“一点”君山,难免要想起备受欺凌的“偌大”中国。可是当时的上层人士或流连光景、或苟且度日,似乎无人共饮词人之酒。由此可见上文的“不须携酒”几字包含着无限感慨,而这里的“变尽人间”实为振起全篇的关键:因为只有“人间”才是词人属意的所在,而正因为这个“变”字,词人也才由湖光山色联想到国家民族,进而感物伤怀。

  这首词一开始情调昂扬,颇有为眼前景陶醉的意思,进入下片以后,先用无人共斟道出自己的孤独和苦闷,后以人间变尽点破忧国主题,有如千斛浓愁凝聚笔端。题旨虽在表现词人的深广忧虑,但篇中不仅毫无局促窘迫的影子。相反,还能把执著的爱国热情同超脱的仙风逸气结合成一个整体;同时词中的情绪虽然一再变化,但意脉始终不断,再加上流畅奔放的语句,天真自然的措

词,形成了豪健轻快的特殊风格

创作背景

  自隆兴元年(1163年),宋金符离之战后,金国战败,随后内部又出现了政变,便暂时无力南下侵宋。南宋朝廷沉溺于歌舞淫乐当中,词人远离官场,但又无时无刻不牢记抗金复国大业。每当在登临之际,爱国豪情就会油然而生。这首词便是在这种情况创作的。

作者简介

戴复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90882.html

上一篇: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择子莫择父,择亲莫择邻。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