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12 15:40:49

出自唐代岑參的《送王大昌齡赴江甯》

對酒寂不語,怅然悲送君。明時未得用,白首徒攻文。澤國從一官,滄波幾千裏。群公滿天阙,獨去過淮水。舊家富春渚,嘗憶卧江樓。自聞君欲行,頻望南徐州。窮巷獨閉門,寒燈靜深屋。北風吹微雪,抱被肯同宿。君行到京口,正是桃花時。舟中饒孤興,湖上多新詩。潛虬且深蟠,黃鹄舉未晚。惜君青雲器,努力加餐飯。賞析

  此詩爲送别王昌齡而作,作者對王昌齡懷才不遇、仕途多舛給予同情,并勉勵友人再展鴻圖,青雲直上。

  “對酒寂不語,怅然悲送君,明時未得用,白首徒攻文。”此四句寫爲将赴貶所的王昌齡餞行,而悲涼憂郁的氣氛籠罩着大家,使他們把盞對斟,欲說還休。君子臨治世,當有爲于天下,而王昌齡卻難君臣遇合,被貶外官。詩人歎息王昌齡徒有生花之詩筆和可幹青雲的文章,卻得不到朝廷重用,以展自己的經世才華。

  “澤國從一官,滄波幾千裏,群公滿天阙,獨去過淮水。”此四句寫王昌齡赴江甯任一微官,而路途遙遙,跋山涉水,又轉而歎惋朝廷官員濟濟,獨君被“明主棄”,流落異地,寂寞孤獨。

  “舊家富春渚,嘗憶卧江樓,自聞君欲行,頻望南徐州。”此四句寫由王昌齡将赴的江甯貶所,引起作者對往日居住地的追念,詩人對好

好友的殷切關懷與牽挂,也随好友征帆一路追随到江南水鄉那個有過少年時的歡樂與眼淚的地方。

  “窮巷獨閉門,寒燈靜深屋,北風吹微雪,抱被肯同宿。”此四句寫窮巷獨居的詩人,熒熒一盞孤燈相伴,北風卷着雪花在屋外肆意飛舞,如此寒涼之景,作者想起将遠行的好友王昌齡,漫漫征程孑然獨往,好友的凄涼光景當比自己尤甚。情動之下,臨别之餘,詩人邀好友再抱被同宿,一叙寒暖。

  “君行到京口,正是桃花時,舟中饒孤興,湖上多新詩。”此四句爲詩人想象王昌齡南行至京口時,當是桃花爛漫的季節。雖然孤舟孑行,無人做伴,見此桃花紛纭、春意盎然之景也必當詩興大發,佳篇連成,精神煥發起來。

  “潛虬且深蟠,黃鵲舉未晚,惜君青雲器,努力加餐飯。”此四句寫詩人贊賞王昌齡的高才大器,雖不得明君賞識,一時重用,亦當如葆真之潛龍,待舉之黃鹄,終有一日青雲直上,鴻圖再展。

  詩人感歎好友遠谪他鄉,孑然獨往,同情好友抱名器而蹀躞一時,不得重用,勸慰好友不必計較一時得失,當珍重自我,葆光守真,以待人生之轉機。全篇彌漫着詩人對好友的真切挂念和殷殷祝福。舊居的追憶、陋屋的同宿、遠途的想象、春光中的詩興,詩人設身處地地與好友同悲歡,真摯的友誼不言而

喻。語言樸素自然卻感情豐沛,思緒萬千。

創作背景

  此詩當作于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740年)。王昌齡,盛唐著名詩人。史載,開元二十八年(740年),王昌齡因“不護細行”被貶谪江甯,岑參爲之餞行,并作此詩以寄感慨。

作者簡介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後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爲率府兵曹參軍。後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爲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爲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出自唐代岑参的《送王大昌龄赴江宁

对酒寂不语,怅然悲送君。明时未得用,白首徒攻文。泽国从一官,沧波几千里。群公满天阙,独去过淮水。旧家富春渚,尝忆卧江楼。自闻君欲行,频望南徐州。穷巷独闭门,寒灯静深屋。北风吹微雪,抱被肯同宿。君行到京口,正是桃花时。舟中饶孤兴,湖上多新诗。潜虬且深蟠,黄鹄举未晚。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赏析

  此诗为送别王昌龄而作,作者对王昌龄怀才不遇、仕途多舛给予同情,并勉励友人再展鸿图,青云直上。

  “对酒寂不语,怅然悲送君,明时未得用,白首徒攻文。”此四句写为将赴贬所的王昌龄饯行,而悲凉忧郁的气氛笼罩着大家,使他们把盏对斟,欲说还休。君子临治世,当有为于天下,而王昌龄却难君臣遇合,被贬外官。诗人叹息王昌龄徒有生花之诗笔和可干青云的文章,却得不到朝廷重用,以展自己的经世才华。

  “泽国从一官,沧波几千里,群公满天阙,独去过淮水。”此四句写王昌龄赴江宁任一微官,而路途遥遥,跋山涉水,又转而叹惋朝廷官员济济,独君被“明主弃”,流落异地,寂寞孤独。

  “旧家富春渚,尝忆卧江楼,自闻君欲行,频望南徐州。”此四句写由王昌龄将赴的江宁贬所,引起作者对往日居住地的追念,诗人对好

好友的殷切关怀与牵挂,也随好友征帆一路追随到江南水乡那个有过少年时的欢乐与眼泪的地方。

  “穷巷独闭门,寒灯静深屋,北风吹微雪,抱被肯同宿。”此四句写穷巷独居诗人,荧荧一盏孤灯相伴,北风卷着雪花在屋外肆意飞舞,如此寒凉之景,作者想起将远行的好友王昌龄,漫漫征程孑然独往,好友的凄凉光景当比自己尤甚。情动之下,临别之余,诗人邀好友再抱被同宿,一叙寒暖。

  “君行到京口,正是桃花时,舟中饶孤兴,湖上多新诗。”此四句为诗人想象王昌龄南行至京口时,当是桃花烂漫的季节。虽然孤舟孑行,无人做伴,见此桃花纷纭、春意盎然之景也必当诗兴大发,佳篇连成,精神焕发起来

  “潜虬且深蟠,黄鹊举未晚,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此四句写诗人赞赏王昌龄的高才大器,虽不得明君赏识,一时重用,亦当如葆真之潜龙,待举之黄鹄,终有一日青云直上,鸿图再展。

  诗人感叹好友远谪他乡,孑然独往,同情好友抱名器而蹀躞一时,不得重用,劝慰好友不必计较一时得失,当珍重自我,葆光守真,以待人生之转机。全篇弥漫着诗人对好友的真切挂念和殷殷祝福。旧居的追忆、陋屋的同宿、远途的想象、春光中的诗兴,诗人设身处地地与好友同悲欢,真挚的友谊不言而

喻。语言朴素自然却感情丰沛,思绪万千。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王昌龄,盛唐著名诗人。史载,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王昌龄因“不护细行”被贬谪江宁,岑参为之饯行,并作此诗以寄感慨。

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87246.html

上一篇:又入铜驼,遍旧家门巷,首询声价。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