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11 16:24:16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新荷葉·薄露初零》

薄露初零,長宵共、永書分停。繞水樓台,高聳萬丈蓬瀛。芝蘭爲壽,相輝映、簪笏盈庭。花柔玉淨,捧觞别有娉婷。鶴瘦松青,精神與、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馳日下聲名。東山高蹈,雖卿相、不足爲榮。安石須起,要蘇天下蒼生。賞析

  此詞從明抄本《詩淵》錄出,原詞注明作者“宋李易安”,是近年發現的,孔繁禮《全宋詞補輯》收之。

  這是一篇壽詞,雖然也極盡褒譽,但卻流露了憂國憂民之志,蘊含着一股壯氣豪情。

  上片交代時間地點、場面氣氛,詞清句麗,風格典雅。“薄露初零,長宵共永晝分停。繞水樓台,高聳萬丈蓬瀛”是指:正當薄露剛開始灑落,夜晚與白晝長短完全相同的這個不同一般的時候;處身環水而起、高聳入雲的樓閣亭榭之内,宛如來到了傳說中的蓬萊、瀛州海上仙島。“長宵共永晝分停”句中的“分停”,即“停分”,中分之意;一年之中隻有春分、秋分這兩天是晝夜所占時間相等,古人稱這兩天爲“日夜分”。這裏并未指明是春分還是秋分,從“薄露初零”看,似是仲秋之月的“秋分”,固爲秋天到來,暑氣漸退,晝熱夜冷,容易有露水;然而再從下文饋禮中有蘭花來看,或許是仲春之月的“春分”;當然如果“芝蘭爲壽”中的“

“芝蘭”僅作爲一種象征高雅來說,隻能認爲是虛寫,而“薄露初零”卻是實況描述,所以很可能是秋分時候。

  “芝蘭爲壽,相輝映,簪笏盈庭”寫的是友人在做壽,詞人及衆嘉賓來賀:大家獻上了淡雅清香的蘭花和益壽延年的靈芝,拜壽的人們簇擁着壽星老人一時間充塞了往日幽靜的庭院,其中也不乏尚稱風雅的達官貴人,他們的鮮明的服色、佩飾與名士清儒的布衣潇灑相輝映。壽筵開始了,氣氛自是十分熾烈,但詞作者卻避開這些必然現象,筆下一滑,轉向了筵席間穿梭般飛去飄來爲客人傾酒捧觞的侍女們,“花柔玉淨,捧觞别有娉婷”之句,是作者從活動的大場面中捕捉的一個迷人的動作:她們像花一般柔媚,像玉一樣晶瑩,雙手捧觞穿行席間向客人勸酒,翩翩風姿令人開懷一醉,表達了主人待客之真誠。上片寥寥數語,便将良辰、美景、主賢、賓嘉之樂都烘托紙上了。

  下片是對壽者的祝願之詞,尾句顯示出作者愛國愛民的心願,寫得委婉、曲折、含蓄、脫俗。“鶴瘦松青,精神與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馳日下聲名”,先以兩個比喻句起興,再引出直面的頌揚:願您體魄健壯如鶴之清癯矍铄,如松之耐寒長青,願您精神光照萬物與朗朗秋月競比光明;您的品德學問曆來是獨領風騷、名噪京城。至此便

将一位德高望重、受人景仰的典範人物的形象勾畫了出來,下面“東山高蹈,雖卿相不足爲榮”仍是溢美之辭,仍是使用比喻手法,但卻因借用現成典故,便将内容表達更進一步、更深一層。“東山高蹈”,用的是晉代文學家、政治家謝安的故事。謝安,字安石,才學蓋世,隐居東山,後應诏出仕,官至司徒。後人因以“東山”喻隐居之士;高蹈,在此也指隐居生活。該句是說:謝安隐居東山,卻蜚聲朝野,光耀無比,雖爲王侯卿相,哪一個比得上他!以謝安隐居東山稱比筵上的壽誕主人,可謂臻于至極了。尾句十分精彩,繼續以謝安相比,贊譽、推崇之中加進了激勵,且注入了以生民爲重、迅速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急切心情,真是一句千鈞:“安石須起,要蘇天下蒼生。”安石在東山隐居不肯應诏出仕之時,時人發出了“安石不肯出,将如蒼生何”的歎惋,詞人就該語加以引發以激勵眼前這位名士:您一定要像謝安一樣快快挺身出仕,揭露奸佞誤國,挽救在戰亂中受盡蹂躏折磨的黎民。易安居士發自内心的呼喊,使這首以祝壽爲内容的詞作在主題思想上得到了升華。

創作背景

  該詞是爲友人祝壽而作。壽者未點明是誰,從詞義看,可知其人應是當時名儒,而且是直至此時尚隐而不仕者。有的評論人認爲是工詩善詞的

名士朱敦儒。據史傳稱他“志行高潔,雖爲布衣而有朝野之望”,後屢經诏聘,方于紹興二年出山,賜進士出身在朝廷供職,是與李清照同時代人。

作者簡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歎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别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新荷叶·薄露初零》

薄露初零,长宵共、永书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赏析

  此词从明抄本《诗渊》录出,原词注明作者“宋李易安”,是近年发现的,孔繁礼《全宋词补辑》收之。

  这是一篇寿词,虽然也极尽褒誉,但却流露了忧国忧民之志,蕴含着一股壮气豪情。

  上片交代时间地点、场面气氛,词清句丽,风格典雅。“薄露初零,长宵共永昼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是指:正当薄露刚开始洒落,夜晚与白昼长短完全相同的这个不同一般的时候;处身环水而起、高耸入云的楼阁亭榭之内,宛如来到了传说中的蓬莱、瀛州海上仙岛。“长宵共永昼分停”句中的“分停”,即“停分”,中分之意;一年之中只有春分、秋分两天是昼夜所占时间相等,古人称这两天为“日夜分”。这里并未指明是春分还是秋分,从“薄露初零”看,似是仲秋之月的“秋分”,固为秋天到来,暑气渐退,昼热夜冷,容易有露水;然而再从下文馈礼中有兰花来看,或许是仲春之月的“春分”;当然如果“芝兰为寿”中的“

“芝兰”仅作为一种象征高雅来说,只能认为是虚写,而“薄露初零”却是实况描述,所以很可能是秋分时候。

  “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写的是友人在做寿,词人及众嘉宾来贺:大家上了淡雅清香的兰花和益寿延年的灵芝,拜寿的人们簇拥着寿星老人一时间充塞了往日幽静的庭院,其中也不乏尚称风雅的达官贵人,他们的鲜明的服色、佩饰与名士清儒的布衣潇洒相辉映。寿筵开始了,气氛自是十分炽烈,但词作者却避开这些必然现象,笔下一滑,转向了筵席间穿梭般飞去飘来为客人倾酒捧觞的侍女们,“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之句,是作者从活动的大场面中捕捉的一个迷人的动作:她们像花一般柔媚,像玉一样晶莹,双手捧觞穿行席间向客人劝酒,翩翩风姿令人开怀一醉,表达了主人待客之真诚。上片寥寥数语,便将良辰、美景、主贤、宾嘉之乐都烘托纸上了。

  下片是对寿者的祝愿之词,尾句显示出作者爱国爱民的心愿,写得委婉、曲折、含蓄、脱俗。“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先以两个比喻句起兴,再引出直面的颂扬:愿您体魄健壮如鹤之清癯矍铄,如松之耐寒长青,愿您精神光照万物与朗朗秋月竞比光明;您的品德学问历来是独领风骚、名噪京城。至此便

一位德高望重、受人景仰的典范人物的形象勾画了出来,下面“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仍是溢美之辞,仍是使用比喻手法,但却因借用现成典故,便将内容表达更进一步、更深一层。“东山高蹈”,用的是晋代文学家、政治家谢安的故事。谢安,字安石,才学盖世,隐居东山,后应诏出仕,官至司徒。后人因以“东山”喻隐居之士;高蹈,在此也指隐居生活。该句是说:谢安隐居东山,却蜚声朝野,光耀无比,虽为王侯卿相,哪一个比得上他!以谢安隐居东山称比筵上的寿诞主人,可谓臻于至极了。尾句十分精彩,继续以谢安相比,赞誉、推崇之中加进了激励,且注入了以生民为重、迅速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急切心情,真是一句千钧:“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安石在东山隐居不肯应诏出仕之时,时人发出了“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的叹惋,词人就该语加以引发以激励眼前这位名士:您一定要像谢安一样快快挺身出仕,揭露奸佞误国,挽救在战乱中受尽蹂躏折磨的黎民。易安居士发自内心的呼喊,使这首以祝寿为内容的词作在主题思想上得到了升华。

创作背景

  该词是为友人祝寿而作。寿者未点明是谁,从词义看,可知其人应是当时名儒,而且是直至此时尚隐而不仕者。有的评论人认为是工诗善词的

名士朱敦儒。据史传称他“志行高洁,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后屡经诏聘,方于绍兴二年出山,赐进士出身在朝廷供职,是与李清照时代人。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85943.html

上一篇:吴兴太守真好古,购买断缺挥缣缯。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不知负国有奸雄,但说成功尊国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