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认青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17 22:58:32

出自宋代黃庭堅的《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并州》

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認青袍。心随汝水春波動,興與并門夜月高。世上豈無千裏馬,人中難得九方臯。酒船魚網歸來是,花落故溪深一篙。譯文及注釋

譯文當年,你這個品行高潔的人出任小小的吏曹,我送你,行走在長堤上,看見碧綠的春草,想到自己也穿着青袍,位居下僚。今天,我的心情随着汝水的春波而晃動;你的興緻,想來一定是跟随着并州城門上的月亮,漸漸升高。哎,這世上難道會沒有千裏馬?不,隻不過是人群中找不到善于相馬的九方臯。家鄉有船可載酒有網可捕魚,還是回去吧,我們過去遊玩的溪水中眼前正漂浮着落花,水深恰好一篙。

注釋平輿:故城在今河南汝南縣東六十裏。李子先:黃庭堅的同鄉好友,時在并州(山西太原)任小官。并(bīng)州:爲古代地名。《史記》五帝本紀中講:“舜以冀州之北廣大,分置并州。”相傳禹治洪水,劃分域内爲九州。據《周禮》、《漢書·地理志上》記載,.并州爲九州之一。其地約當今山西省太原市、大同市和河北省保定市一帶地區。漢武帝時,置并州刺史部,爲十三刺史部之一,約當今山西省大部,河北省及内蒙古自治區的一部分地。治所在今山西太原。ni前日:前些日子;往日。幽人:隐士。此指品行

行高潔的人。吏曹:官署名。.東漢置,掌管選舉、祠祀之事。後改爲選部,魏晉以後改稱吏部。泛指官吏。青袍:漢以後賤者穿青色衣服。因指賤者之服。汝水:源出河南嵩縣,東流注入淮河。并門:指并州。九方臯:春秋時善于相馬的人。他曾爲秦穆公求得千裏馬。篙(gāo):用竹竿或杉木等制成的撐船工具。

賞析

  詩一二句主客并提,以彼此遠居又各不得意爲“懷”字提供豐富的内容。“幽人”指李子先,他在并州作小官。“青袍”是下級官員的服裝。曆代文人常用青草比青袍,如庾信《哀江南賦》:“青袍如草。”杜甫詩:“汀草亂青袍。”含有不被見用的意思。這裏作者說“堤草”認出自己的青袍來,不光屬思奇巧,而且以草爲有情物來反襯人的情懷難禁,效果極好。

  三四句承首聯中“各在異地”的含義,叙遙相思念之情這兩句借景抒情,情景互生。作者時在平輿,地近汝水。前句寫自己,後句寫朋友,但同第一二句一樣都用實寫法。仿佛友人也在目前,詩人頗覺親切。

  五六句承首聯中“各不得志”的含義,寫無人理解的憤懑。這兩句詩措辭自然,對仗工穩而又意在言外,顯示出詩人錘煉語言的深厚功力。黃庭堅曾以此聯示人,并說讀這兩句可以得律詩之法。《觀林詩話》對這兩句詩從形式上加以

評論,說:“杜牧之雲:‘杜若芳州翠,嚴光釣濑喧。’此以杜與嚴爲人姓相對也。又有‘當時物議朱雲小,後代聲名白日懸’此乃以朱雲對白日,皆爲假對,雖以人姓名偶物,不爲偏枯,反爲工也。如涪翁(黃庭堅號)‘世上豈無千裏馬,人中難持(當爲“得”)九方臯’,尤爲工緻。”《苕溪漁隐叢話·後集》(卷三十二)從内容上着眼加以評論,說:“魯直(黃庭堅字)《過平輿懷李子先》詩:‘世上豈無千裏馬,人中難得九方臯。’《題徐孺子祠堂》詩:‘白屋可能無孺子,黃堂不是欠陳蕃。’二詩命意絕相似,蓋歎知音者難得耳。”足見這兩句詩受到人們的推重。

  末二句寫出全詩的主旨,勸李子先也解官歸故裏,與詩人同遊。其中“歸來”二字明言作者用心,緊接着又下一個很有分量的“是”字,但詩人猶嫌不足,同時還用水漲花落、漁船載酒構成一幅具有強烈吸引力的圖畫,勸歸之意發揮得淋漓盡緻。

  黃庭堅作詩,最講章法。《昭昧詹言》卷十二說:“山谷之妙,起無端,接無端,大筆如椽,轉折如龍虎,掃棄一切,獨提精要之語。每每承接處,中亘萬裏,不相聯屬,非尋常意計所及。”這首詩用“幽人佐吏”開篇,以“故溪篙深”作結,很像是無首無尾,然而橫空出語,收束有力。各聯之間,

首聯說官卑,颔聯寫春興,頸聯歎九方臯之罕見,尾聯叙故溪之可遊,每聯下語也如同不知其所從來。但細味詩意,脈理仍然是清晰可辨的。因爲從内容上講,詩人和朋友之所以“心動”、“興高”,并不僅僅是感覺到“春波”、“夜月”的緣故,更重要的是他感慨于自己“佐吏曹“、“青袍”這樣的低下地位,因此也就極容易作千裏馬、九方臯之歎,慨歎之餘,希望能退隐于酒船漁網之間,也就是順理成章了。從結構上看,首聯總提,中間兩聯分議,末聯收攏,也分得巧妙,合得有力,既富變化,又做到了天衣無縫。

創作背景

  黃庭堅在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登進士第後,被任命爲葉縣(今屬河南)尉。因爲到官誤期,受到上級官吏的譴責;縣尉職位低,俸祿也少,不足以養家,心中總是悶悶不樂。這首詩是他在熙甯四年(1071年)春天,辭去葉縣尉職務時所作,表達的便是得不到賞識欲歸湖山的心情。

作者簡介

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甯(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爲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爲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于蘇轼門下,合稱爲“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轼齊名,世

稱“蘇黃”。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爲“宋四家”之一。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认青袍。心随汝水春波动,兴与并门夜月高。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酒船鱼网归来是,花落故溪深一篙。译文注释

译文当年,你这个品行高洁的人出任小小的吏曹,我送你,行走在长堤上,看见碧绿的春草,想到自己也穿着青袍,位居下僚。今天,我的心情随着汝水的春波而晃动;你的兴致,想来一定是跟随着并州城门上的月亮,渐渐升高。哎,这世上难道会没有千里马?不,只不过是人群中找不到善于相马的九方皋。家乡有船可载酒有网可捕鱼,还是回去吧,我们过去游玩的溪水中眼前正漂浮着落花,水深恰好一篙。

注释平舆:故城在今河南汝南县东六十里。李子先:黄庭坚的同乡好友,时在并州(山西太原)任小官。并(bīng)州:为古代地名。《史记》五帝本纪中讲:“舜以冀州之北广大,分置并州。”相传禹治洪水,划分域内为九州。据《周礼》、《汉书·地理志上》记载,.并州为九州之一。其地约当今山西省太原市、大同市和河北省保定市一带地区。汉武帝时,置并州刺史部,为十三刺史部之一,约当今山西省大部,河北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地。治所在今山西太原。ni前日:前些日子;往日。幽人:隐士。此指品行

行高洁的人。吏曹:官署名。.东汉置,掌管选举、祠祀之事。后改为选部,魏晋以后改称吏部。泛指官吏。青袍:汉以后贱者穿青色衣服。因指贱者之服。汝水:源出河南嵩县,东流注入淮河。并门:指并州。九方皋:春秋时善于相马的人。他曾为秦穆公求得千里马。篙(gāo):用竹竿或杉木等制成的撑船工具

赏析

  诗一二句主客并提,以彼此远居又各不得意为“怀”字提供丰富的内容。“幽人”指李子先,他在并州作小官。“青袍”是下级官员的服装。历代文人常用青草比青袍,如庾信《哀江南赋》:“青袍如草。”杜甫诗:“汀草乱青袍。”含有不被见用的意思。这里作者说“堤草”认出自己的青袍来,不光属思奇巧,而且以草为有情物来反衬人的情怀难禁,效果极好。

  三四句承首联中“各在异地”的含义,叙遥相思念之情这两句借景抒情,情景互生。作者时在平舆,地近汝水。前句写自己,后句写朋友,但同第一二句一样都用实写法。仿佛友人也在目前,诗人颇觉亲切。

  五六句承首联中“各不得志”的含义,写无人理解的愤懑。这两句诗措辞自然,对仗工稳而又意在言外,显示诗人锤炼语言的深厚功力。黄庭坚曾以此联示人,并说读这两句可以得律诗之法。《观林诗话》对这两句诗从形式上加以

评论,说:“杜牧之云:‘杜若芳州翠,严光钓濑喧。’此以杜与严为人姓相对也。又有‘当时物议朱云小,后代声名白日悬’此乃以朱云对白日,皆为假对,虽以人姓名偶物,不为偏枯,反为工也。如涪翁(黄庭坚号)‘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持(当为“得”)九方皋’,尤为工致。”《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二)从内容上着眼加以评论,说:“鲁直(黄庭坚字)《过平舆怀李子先》诗:‘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题徐孺子祠堂》诗:‘白屋可能无孺子,黄堂不是欠陈蕃。’二诗命意绝相似,盖叹知音者难得耳。”足见这两句诗受到人们的推重。

  末二句写出全诗的主旨,劝李子先也解官归故里,与诗人同游。其中“归来”二字明言作者用心,紧接着又下一个很有分量的“是”字,但诗人犹嫌不足,同时还用水涨花落、渔船载酒构成一幅具有强烈吸引力的图画,劝归之意发挥得淋漓尽致。

  黄庭坚作诗,最讲章法。《昭昧詹言》卷十二说:“山谷之妙,起无端,接无端,大笔如椽,转折如龙虎,扫弃一切,独提精要之语。每每承接处,中亘万里,不相联属,非寻常意计所及。”这首诗用“幽人佐吏”开篇,以“故溪篙深”作结,很像是无首无尾,然而横空出语,收束有力。各联之间,

首联说官卑,颔联写春兴,颈联叹九方皋之罕见,尾联叙故溪之可游,每联下语也如同不知其所从来。但细味诗意,脉理仍然是清晰可辨的。因为从内容上讲,诗人和朋友之所以“心动”、“兴高”,并不仅仅是感觉到“春波”、“夜月”的缘故,更重要的是他感慨于自己“佐吏曹“、“青袍”这样的低下地位,因此也就极容易作千里马、九方皋之叹,慨叹之余,希望能退隐于酒船渔网之间,也就是顺理成章了。从结构上看,首联总提,中间两联分议,末联收拢,也分得巧妙,合得有力,既富变化,又做到了天衣无缝。

创作背景

  黄庭坚在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登进士第后,被任命为叶县(今属河南)尉。因为到官误期,受到上级官吏的谴责;县尉职位低,俸禄也少,不足以养家,心中总是闷闷不乐。这首诗是他在熙宁四年(1071年)春天,辞去叶县尉职务时所作,表达的便是得不到赏识欲归湖山的心情。

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

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认青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77503.html

上一篇: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烧香曳簟眠清樾。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