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层绿峨峨,纤琼皎皎,倒压波痕清浅。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24 17:09:18

出自宋代王沂孫的《法曲獻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韻》

層綠峨峨,纖瓊皎皎,倒壓波痕清淺。過眼年華,動人幽意,相逢幾番春換。記喚酒尋芳處,盈盈褪妝晚。 已銷黯。況凄涼、近來離思,應忘卻、明月夜深歸辇。荏苒一枝春,恨東風、人似天遠。縱有殘花,灑征衣、鉛淚都滿。但殷勤折取,自遣一襟幽怨。譯文及注釋

譯文長滿綠苔的梅樹層層疊疊,點點白梅如皎皎細玉,素潔典雅,倒壓湖面,一池綠波更覺清淺。年華瞬逝,但你動人的幽意依然如故,再次重逢已是幾度春光易換。曾記得與朋友一起暢飲,探訪芳景的情形,而美麗的梅花卻久開不敗,好像盈盈盛妝的美人遲遲不願卸妝。往日的樂事已消黯,更何況近日心境凄然,快要忘記了以前明月下金辇深夜歸去的美好情景,報春的梅花已漸漸凋零,最可恨這東風匆匆歸去,故人卻依然在天涯。縱然有點點殘花還在,卻依依都飄落到衣襟上,這不禁讓人想起了物是人非的鉛淚。還是深情地折下一枝梅獨自品嘗,聊且排遣一下心中的幽怨與哀傷吧。

注釋聚景亭:杭州聚景園内的香雪亭,在西湖之東。層綠:重重疊疊長滿綠苔的梅枝。峨峨:高聳的樣子。纖瓊:纖細嬌弱的白梅。皎皎:潤澤潔白的樣子。倒壓:倒映貼近。幽意:幽靜的意趣。幾番:幾度。喚酒:相約飲

飲酒。盈盈:形容女子容貌端莊秀麗。此處喻白梅。褪妝:指梅花凋謝已消黯:那往日歡樂已在記憶中黯然消逝。歸辇(nǐan):遊園歸來的銮駕。此處暗指南宋盛時帝王臨幸而歸。荏(rěn)苒(rǎn):指柔弱的樣子。一枝春:指梅花。征衣:遠遊在外穿的衣服。鉛淚:眼淚。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憶君清淚如鉛水。”殷勤:情意濃厚。遣:排遣。

鑒賞

  上阕寫梅開之盛。開頭三句化用姜夔《暗香》“千樹壓,西湖寒碧”句意,描繪聚景園梅花盛開之美景。“層綠峨峨”,寫綠梅如雲;“纖瓊皎皎”,寫白梅如雪;“波痕清淺”,寫水中梅花倒影重重。“過眼”三句寫相逢之難,感歎物是人非,美境依舊,而心情卻已經迥然不同。“過眼年華”,寫光陰的迅速;“動人幽意”,寫梅情的高雅;“幾番春換”寫多次逢春才一見園梅。接下來由此接入對往日快樂時事的的追憶,仍以梅花绾合。“喚酒尋芳”,憶當年遊賞之處。“盈盈褪妝晚”情景兼到,是生花妙筆。既有對梅花鍾愛之情,亦含有對往事眷戀之意。

  下阕轉而寫今昔滄桑之感,“已消黯”寫詞人的傷神,點出國家淪亡的慘痛事實,“況凄涼近來離思”,寫朋友之間彼此懸隔,無由再見。接下來的一句更爲沉重,作者面對聚景亭中的梅花,發出“應忘卻,明月

夜深歸辇”的哀歎。聚景亭建于宋孝宗時,本爲供已經退位的高宗遊賞。高宗崩逝後,孝宗、光宗、甯宗等朝,此園遂成爲皇家禦苑,天子多有遊幸。如今國家已屬他人,往昔的盛事當然應該“忘卻”,可是想忘卻的東西恰恰是最不易忘卻的,想回避的東西恰恰是最不易回避的。這句滿含辛酸眼淚的話語,正帶出作者不可遏制的亡國之恨。再二句寫漂泊之悲。“縱有殘花”,寫詞人惜梅之意;“征衣、鉛淚”,歎江南流浪無期。詞的末尾用“一枝梅”的典故,感歎友人相隔之遠。既然連“聊贈一枝春”都難以做到,也隻有折梅自賞了。

  本詞副标題是詠梅,所以全篇貫穿着梅花的标格和神韻,盛也梅花,衰也梅花。作者的興廢之感都通過這淺淡幽香的生命表達出來,可謂語意傳神。

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唱答詞,大約作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這一年作者在杭州,與戴表元、周密等人曾在楊氏祠堂宴集,随後各自分手。

作者簡介

王沂孫,字聖與,號碧山、中仙、玉笥山人。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年輩大約與張炎相仿,入元後曾任慶元路學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樂府》。

出自宋代王沂孙的《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层绿峨峨,纤琼皎皎,倒压波痕清浅。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记唤酒寻芳处,盈盈褪妆晚。 已销黯。况凄凉、近来离思,应忘却、明月夜深归辇。荏苒一枝春,恨东风、人似天远。纵有残花,洒征衣、铅泪都满。但殷勤折取,自遣一襟幽怨。译文注释

译文长满绿苔的梅树层层叠叠,点点白梅如皎皎细玉,素洁典雅,倒压湖面,一池绿波更觉清浅。年华瞬逝,但你动人的幽意依然如故,再次重逢已是几度春光易换。曾记得与朋友一起畅饮,探访芳景的情形,而美丽的梅花却久开不败,好像盈盈盛妆的美人迟迟不愿卸妆。往日的乐事已消黯,更何况近日心境凄然,快要忘记了以前明月下金辇深夜归去的美好情景,报春的梅花已渐渐凋零,最可恨这东风匆匆归去,故人却依然在天涯。纵然有点点残花还在,却依依都飘落到衣襟上,这不禁让人起了物是人非的铅泪。还是深情地折下一枝梅独自品尝,聊且排遣一下心中的幽怨与哀伤吧。

注释聚景亭:杭州聚景园内的香雪亭,在西湖之东。层绿:重重叠叠长满绿苔的梅枝。峨峨:高耸的样子。纤琼:纤细娇弱的白梅。皎皎:润泽洁白的样子。倒压:倒映贴近。幽意:幽静的意趣。几番:几度。唤酒:相约饮

饮酒。盈盈:形容女子容貌端庄秀丽。此处喻白梅。褪妆:指梅花凋谢已消黯:那往日欢乐已在记忆中黯然消逝。归辇(nǐan):游园归来的銮驾。此处暗指南宋盛时帝王临幸而归。荏(rěn)苒(rǎn):指柔弱的样子。一枝春:指梅花。征衣:远游在外穿的衣服。铅泪:眼泪。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忆君清泪如铅水。”殷勤:情意浓厚。遣:排遣。

鉴赏

  上阕写梅开之盛。开头三句化用姜夔《暗香》“千树压,西湖寒碧”句意,描绘聚景园梅花盛开之美景。“层绿峨峨”,写绿梅如云;“纤琼皎皎”,写白梅如雪;“波痕清浅”,写水中梅花倒影重重。“过眼”三句写相逢之难,感叹物是人非,美境依旧,而心情却已经迥然不同。“过眼年华”,写光阴的迅速;“动人幽意”,写梅情的高雅;“几番春换”写多次逢春才一见园梅。接下来由此接入对往日快乐时事的的追忆,仍以梅花绾合。“唤酒寻芳”,忆当年游赏之处。“盈盈褪妆晚”情景兼到,是生花妙笔。既有对梅花钟爱之情,亦含有对往事眷恋之意。

  下阕转而写今昔沧桑之感,“已消黯”写词人的伤神,点出国家沦亡的惨痛事实,“况凄凉近来离思”,写朋友之间彼此悬隔,无由再见。接下来的一句更为沉重,作者面对聚景亭中的梅花,发出“应忘却,明月

夜深归辇”的哀叹。聚景亭建于宋孝宗时,本为供已经退位的高宗游赏。高宗崩逝后,孝宗、光宗、宁宗等朝,此园遂成为皇家御苑,天子多有游幸。如今国家已属他人,往昔的盛事当然应该“忘却”,可是想忘却的东西恰恰是最不易忘却的,想回避的东西恰恰是最不易回避的。这句满含辛酸眼泪的话语,正带出作者不可遏制的亡国之恨。再二句写漂泊之悲。“纵有残花”,写词人惜梅之意;“征衣、铅泪”,叹江南流浪无期。词的末尾用“一枝梅”的典故,感叹友人相隔之远。既然连“聊赠一枝春”都难以做到,也只有折梅自赏了。

  本词副标题是咏梅,所以全篇贯穿着梅花的标格和神韵,盛也梅花,衰也梅花。作者的兴废之感都通过这浅淡幽香的生命表达出来,可谓语意传神。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唱答词,大约作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这一年作者在杭州,与戴表元、周密等人曾在杨氏祠堂宴集,随后各自分手。

作者简介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中仙、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年辈大约与张炎相仿,入元后曾任庆元路学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层绿峨峨,纤琼皎皎,倒压波痕清浅。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74868.html

上一篇: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