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10-01 03:57:46

出自先秦的《綿》

綿綿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複陶冗,未有家室。

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來胥宇。

周原膴々,堇荼如饴。爰始爰謀,爰契我龜,曰止曰時,築室于茲。

乃慰乃止,乃左乃右,乃疆乃理,乃宣乃畝。自西徂東,周爰執事。

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其繩則直,縮版以載,作廟翼翼。

捄之陾,度之薨薨,築之登登,削屢馮馮。百堵皆興,鼛鼓弗勝。

乃立臯門,臯門有伉。乃立應門,應門将将。乃立冢土,戎醜攸行。

肆不殄厥愠,亦不隕厥問。柞棫拔矣,行道兌矣。混夷駾矣,維其喙矣!

虞芮質厥成,文王蹶厥生。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後。予曰有奔奏,予曰有禦侮!

譯文及注釋

譯文大瓜小瓜瓜蔓長,周人最早得發祥,本在沮水漆水旁。太王古公亶父來,率民挖窖又開窯,還沒築屋建廳堂。太王古公亶父來,清早出行趕起馬。沿着河岸直向西,來到岐山山腳下。接着娶了姜氏女,共察山水和住地。周原土地真肥沃,苦菜甜如麥芽糖。開始謀劃和商量,再刻龜甲看蔔象。兆示定居好地方,在此修屋造住房。于是在此安家邦,于是四處勞作忙,于是劃疆又治理,于是開渠又墾荒。打從東面到西面,要管雜事一樣樣。先召司空定工程,再召司徒定力役,

,房屋宮室使建立。準繩拉得正又直,捆牢木板來打夯,築廟動作好整齊。鏟土入筐騰騰騰,投土上牆轟轟轟。齊聲打夯登登登,削平凸牆嘭嘭嘭。成百道牆一時起,人聲賽過打鼓聲。于是建起郭城門,郭門高聳入雲霄。于是立起王宮門,正門雄偉氣勢豪。于是修築起大社,正當防戎那大盜。既不斷絕對敵憤,鄰國也不失聘問。柞栎白桵都拔去,道路暢通又寬正。昆夷奔逃不敢來,疲弊困乏勢不振。虞芮兩國争執平,文王啓發感其性。我說有臣疏化親,我說有臣輔佐靈。我說有臣善奔走,我說有臣禦敵侵。

注釋緜(mián):同“綿”。緜緜:即綿綿,不絕貌。瓞(dié):瓜。小曰瓜,大曰瓞。土:居住。沮(jū)漆:古二水名,均在今陝西省境内。古公亶(dǎn)父:周王族十三世祖,後追稱大(太)王。古公是稱號,猶言“故邠公”;亶父是名。陶:窯竈。複:古時的一種窯洞,即旁穿之穴。家室:猶言“宮室”。朝:早。走馬:指避狄難。率:沿着。浒:水涯。漆沮之側也。岐下:岐山之下。岐山在今陝西省岐山縣東北。爰(yuán):于是。姜女:指古公亶父之妃,姜氏。聿(yù):發語詞。胥宇:猶言“相宅”,就是考察地勢,選擇建築宮室的地址。胥,相,視。膴(wǔ)膴:肥沃的樣子。堇(jǐn):旱芹。荼(tú)

:苦菜。饴(yí):用米芽或麥芽熬成的糖漿。契:锲,指刻龜甲占蔔。龜:指占蔔所用的龜甲。曰:語助詞。止:言此地可以居住。時:言此時可以動工。茲:此,這裏。廼(nǎi):同“乃”。《詩經》各篇通用“乃”,惟此篇與《大雅·公劉》“廼”、“乃”雜用。慰:安定。止:居住。疆:劃分疆界。理:治理土地。宣:疏通溝渠。畝:整治田壟。徂(cú):往,去。周:徧(遍的異體字)。司空:管工程的官。司徒:管土地和力役的官。俾(bǐ):使。縮:捆綁。載:通“栽”,築牆的長板。翼翼:動作整齊。捄(jiū):盛土于筐。陾(réng)陾:衆多貌。度:填土于築板内。薨(hōng)薨:填土聲。登登:相應聲。屢:通“塿(lǒu)”,土牆隆起的部分。馮(píng)馮:削平牆面的聲音。堵:五版爲堵。興:起。此言治宮室。鼛(gāo):大鼓,長一丈二尺。弗勝:指鼓聲蓋不過人聲。臯門:王都的郭門。伉(kàng):通“亢”。高大貌。應門:王宮的正門。将(qiāng)将:莊嚴雄偉的樣子。冢土:即大社,祭祀社神的地方。冢,大;土,通“社”。戎:指昆夷,北方的遊牧民族,即犬戎。醜:對邊遠民族的蔑稱。攸:所。肆:于是。殄(tiǎn):斷絕。愠:怒。隕(yǔn):墜。問:通“聞”,謂聲譽。柞(zuò):栎樹。

棫(yù):白桵(ruí),與柞皆叢生灌木。兌(duì):通“達”,通暢。混夷:即昆夷。駾(tuì):突逃。喙(huì):疲勞困倦。虞:古國名,在今山西平陸。芮(ruì):古國名,在今陝西大荔。質:評斷。成:平。蹶(guì):感動。生:通“性”。予:周人自稱。曰:語助詞。王逸《楚辭章句》引作“聿”。疏附:指能使疏者親之臣。先後:指君王前後輔佐之臣。奔奏:指奔命四方之臣。“奏”亦作“走”。禦侮:指捍衛國家之臣。

賞析

  全詩共九章。首章以“緜緜瓜瓞”起興,開首八字簡潔地概括了周人延綿不絕、生生不息的漫長曆史。以下至第八章,全叙太王率族遷岐、建設周原的情況。正是太王遷岐的重大決策和文王的仁德,才奠定了周人滅商建國的基礎,如《魯頌·閟宮》所言:“後稷之孫,實維大王。居岐之陽,實始翦商。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緒。”篇末便自然而然帶出文王平虞芮之訟的事,顯示出其蒸蒸日上的景象。

  周人早先所居的邠地,人們遭遇強悍遊牧民族昆夷的侵擾,促使古公亶父舉族遷移。《孟子·梁惠王下》記載狄人入侵,意在掠地,古公亶父事之以皮币、珠玉、犬馬,均不得免,乃“去邠,逾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邠人以其仁而“從之者如歸市”。全詩以遷岐爲中心展開鋪排

描繪,疏密有緻。長長的遷徙過程濃縮在短短的四句中:“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而“爰及姜女”一句,看似随筆帶出,實則畫龍點睛。姜女是當地平原民族姜族的長女,周與姜聯姻,意味着古公亶父被承認爲周原的占有者和統治者。同時,此句又爲後文在渭水平原上的種種生活勞動的刻畫,做了鋪墊。

  在“堇荼如饴”的遼闊平原上,周人懷着滿腔喜悅和對新生活的憧憬投入了勞動,他們刻龜占蔔,商議謀劃。詩人以濃彩重墨描繪農耕、建築的同時,融人了深沉樸質的感情。他們一面“廼慰廼止,廼左廼右,廼疆廼理,廼宣廼畝”,歡天喜地安家定宅,封疆劃界,開渠墾荒,一面“築室于茲”。與落後的邠地相比,平原文明的标志便是建造房屋。走出地穴窯洞,在地面上修屋築室,是一個質的飛躍,是周人安居樂業的開始,是周族初興的象征,也正是古公亶父遷岐的偉大功業。對建築的描摹刻畫,正是對古公亶父的熱情歌頌,故而詩中最精彩生動的描寫正集于此:“陾陾”“薨薨”“登登”“馮馮”四組拟聲詞,以聲音的嘈雜響亮表現了種種勞動場面,烘托了勞動的氣氛。洪大的鼓聲被淹沒在鏟土聲、填土聲、打夯聲和笑語聲中,真是朝氣蓬勃、熱火朝天。“百堵皆興”,既是對施工規模

的自豪,也暗示了周民族的蓬勃發展。“臯門有伉”“應門将将”,既是對自己建築技術的誇耀,又顯示了周人的自強自立、不可侵犯的精神。由此歌頌武功文略便是水到渠成:“柞棫拔矣,行道兌矣。混夷駾矣,維其喙矣。”表現了日益強大的周族對昆夷的蔑視和勝利後的自豪感。文王平虞芮之訟,突出表現其睿智與文德。結尾四個“予曰”,一氣呵成,既是詩人内心激情一瀉而出的傾述,又是對文王德化的贊美,更是對古公亶父文韬武略的追憶,與首句“緜緜瓜瓞”遙相呼應,相映成趣。

  詩章以時間爲經,以地點爲緯,景随情遷,情緣景發,渾然豐滿,情景一體,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自邠至岐,從起行、定宅、治田、建屋、築廟到文王服虞芮、受天命,莫不洋溢着周人對生活的激情、對生命的熱愛、對祖先的崇敬。結構變幻,開合承啓不着痕迹,略處點到即止,詳處工筆刻畫,錯落有緻。

創作背景

  這是周部族的史詩性頌詩。周部族是一個農業民族,土地是其根本。能否占有并支配廣闊豐美的土地,關系到整個民族的興衰。周王朝奠基人古公亶父自豳遷居岐下(在今陝西岐縣),使周之基業得到進一步發展。《大雅·緜》當是周王朝貴族爲紀念古公亶父開疆創業之事迹而作。

出自先秦的《绵》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冗,未有家室。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周原膴々,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

乃慰乃止,乃左乃右,乃疆乃理,乃宣乃亩。自西徂东,周爰执事。

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

捄之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百堵皆兴,鼛鼓弗胜。

乃立皋门,皋门有伉。乃立应门,应门将将。乃立冢土,戎丑攸行。

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柞棫拔矣,行道兑矣。混夷駾矣,维其喙矣!

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予曰有奔奏,予曰有御侮!

译文注释

译文大瓜小瓜瓜蔓长,周人最早得发祥,本在沮水漆水旁。太王古公亶父来,率民挖窖又开窑,还没筑屋建厅堂。太王古公亶父来,清早出行赶起马。沿着河岸直向西,来到岐山山脚下。接着娶了姜氏女,共察山水和住地。周原土地真肥沃,苦菜甜如麦芽糖。开始谋划和商量,再刻龟甲看卜象。兆示定居好地方,在此修屋造住房。于是在安家邦,于是四处劳作忙,于是划疆又治理,于是开渠又垦荒。打从东面到西面,要管杂事一样样。先召司空定工程,再召司徒定力役,

,房屋宫室使建立。准绳拉得正又直,捆牢木板来打夯,筑庙动作好整齐。铲土入筐腾腾腾,投土上墙轰轰轰。齐声打夯登登登,削平凸墙嘭嘭嘭。成百道墙一时起,人声赛过打鼓声。于是建起郭城门,郭门高耸入云霄。于是立起王宫门,正门雄伟气势豪。于是修筑起大社,正当防戎那大盗。既不断绝对敌愤,邻国也不失聘问。柞栎白桵都拔去,道路畅通又宽正。昆夷奔逃不敢来,疲弊困乏势不振。虞芮两国争执平,文王启发感其性。我说有臣疏化亲,我说有臣辅佐灵。我说有臣善奔走,我说有臣御敌侵。

注释緜(mián):同“绵”。緜緜:即绵绵,不绝貌。瓞(dié):瓜。小曰瓜,大曰瓞。土:居住。沮(jū)漆:古二水名,均在今陕西省境内。古公亶(dǎn)父:周王族十三世祖,后追称大(太)王。古公是称号,犹言“故邠公”;亶父是名。陶:窑灶。复:古时的一种窑洞,即旁穿之穴。家室:犹言“宫室”。朝:早。走马:指避狄难。率:沿着。浒:水涯。漆沮之侧也。岐下:岐山之下。岐山在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爰(yuán):于是。姜女:指古公亶父之妃,姜氏。聿(yù):发语词。胥宇:犹言“相宅”,就是考察地势,选择建筑宫室的地址。胥,相,视。膴(wǔ)膴:肥沃的样子。堇(jǐn):旱芹。荼(tú)

:苦菜。饴(yí):用米芽或麦芽熬成的糖浆。契:锲,指刻龟甲占卜。龟:指占卜所用的龟甲。曰:语助词。止:言此地可以居住。时:言此时可以动工。兹:此,这里。廼(nǎi):同“乃”。《诗经》各篇通用“乃”,惟此篇与《大雅·公刘》“廼”、“乃”杂用。慰:安定。止:居住。疆:划分疆界。理:治理土地。宣:疏通沟渠。亩:整治田垄。徂(cú):往,去。周:徧(遍的异体字)。司空:管工程的官。司徒:管土地和力役的官。俾(bǐ):使。缩:捆绑。载:通“栽”,筑墙的长板。翼翼:动作整齐。捄(jiū):盛土于筐。陾(réng)陾:众多貌。度:填土于筑板内。薨(hōng)薨:填土声。登登:相应声。屡:通“塿(lǒu)”,土墙隆起的部分。冯(píng)冯:削平墙面声音。堵:五版为堵。兴:起。此言治宫室。鼛(gāo):大鼓,长一丈二尺。弗胜:指鼓声盖不过人声。皋门:王都的郭门。伉(kàng):通“亢”。高大貌。应门:王宫的正门。将(qiāng)将:庄严雄伟的样子。冢土:即大社,祭祀社神的地方。冢,大;土,通“社”。戎:指昆夷,北方的游牧民族,即犬戎。丑:对边远民族的蔑称。攸:所。肆:于是。殄(tiǎn):断绝。愠:怒。陨(yǔn):坠。问:通“闻”,谓声誉。柞(zuò):栎树。

棫(yù):白桵(ruí),与柞皆丛生灌木。兑(duì):通“达”,通畅。混夷:即昆夷。駾(tuì):突逃。喙(huì):疲劳困倦。虞:古国名,在今山西平陆。芮(ruì):古国名,在今陕西大荔。质:评断。成:平。蹶(guì):感动。生:通“性”。予:周人自称。曰:语助词。王逸《楚辞章句》引作“聿”。疏附:指能使疏者亲之臣。先后:指君王前后辅佐之臣。奔奏:指奔命四方之臣。“奏”亦作“走”。御侮:指捍卫国家之臣。

赏析

  全诗共九章。首章以“緜緜瓜瓞”起兴,开首八字简洁地概括了周人延绵不绝、生生不息的漫长历史。以下至第八章,全叙太王率族迁岐、建设周原的情况。正是太王迁岐的重大决策和文王的仁德,才奠定了周人灭商建国的基础,如《鲁颂·閟宫》所言:“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篇末便自然而然带出文王平虞芮之讼的事,显示出其蒸蒸日上的景象。

  周人早先所居的邠地,人们遭遇强悍游牧民族昆夷的侵扰,促使古公亶父举族迁移。《孟子·梁惠王下》记载狄人入侵,意在掠地,古公亶父事之以皮币、珠玉、犬马,均不得免,乃“去邠,逾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邠人以其仁而“从之者如归市”。全诗以迁岐为中心展开铺排

描绘,疏密有致。长长的迁徙过程浓缩在短短的四句中:“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而“爰及姜女”一句,看似随笔带出,实则画龙点睛。姜女是当地平原民族姜族的长女,周与姜联姻,意味着古公亶父被承认为周原的占有者和统治者。同时,此句又为后文在渭水平原上的种种生活劳动的刻画,做了铺垫。

  在“堇荼如饴”的辽阔平原上,周人怀着满腔喜悦和对新生活的憧憬投入了劳动,他们刻龟占卜,商议谋划。诗人以浓彩重墨描绘农耕、建筑的同时,融人了深沉朴质的感情。他们一面“廼慰廼止,廼左廼右,廼疆廼理,廼宣廼亩”,欢天喜地安家定宅,封疆划界,开渠垦荒,一面“筑室于兹”。与落后的邠地相比,平原文明的标志便是建造房屋。走出地穴窑洞,在地面上修屋筑室,是一个质的飞跃,是周人安居乐业的开始,是周族初兴的象征,也正是古公亶父迁岐的伟大功业。对建筑的描摹刻画,正是对古公亶父的热情歌颂,故而诗中最精彩生动的描写正集于此:“陾陾”“薨薨”“登登”“冯冯”四组拟声词,以声音的嘈杂响亮表现了种种劳动场面,烘托了劳动的气氛。洪大的鼓声被淹没在铲土声、填土声、打夯声和笑语声中,真是朝气蓬勃、热火朝天。“百堵皆兴”,既是对施工规模

的自豪,也暗示了周民族的蓬勃发展。“皋门有伉”“应门将将”,既是对自己建筑技术的夸耀,又显示了周人的自强自立、不可侵犯的精神。由此歌颂武功文略便是水到渠成:“柞棫拔矣,行道兑矣。混夷駾矣,维其喙矣。”表现了日益强大的周族对昆夷的蔑视和胜利后的自豪感。文王平虞芮之讼,突出表现其睿智与文德。结尾四个“予曰”,一气呵成,既是诗人内心激情一泻而出的倾述,又是对文王德化的赞美,更是对古公亶父文韬武略的追忆,与首句“緜緜瓜瓞”遥相呼应,相映成趣。

  诗章以时间为经,以地点为纬,景随情迁,情缘景发,浑然丰满,情景一体,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自邠至岐,从起行、定宅、治田、建屋、筑庙到文王服虞芮、受天命,莫不洋溢着周人对生活的激情、对生命的热爱、对祖先的崇敬。结构变幻,开合承启不着痕迹,略处点到即止,详处工笔刻画,错落有致。

创作背景

  这是周部族的史诗性颂诗。周部族是一个农业民族,土地是其根本。能否占有并支配广阔丰美的土地,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兴衰。周王朝奠基人古公亶父自豳迁居岐下(在今陕西岐县),使周之基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大雅·緜》当是周王朝贵族为纪念古公亶父开疆创业之事迹而作。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71676.html

上一篇:横江馆前津吏迎,向余东指海云生。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荏苒一枝春,恨东风、人似天远。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