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声随听绝,帆势与云邻。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4-27 23:22:51
出自南北朝陰铿的《江津送劉光祿不及》
依然臨江渚,長望倚河津。鼓聲随聽絕,帆勢與雲鄰。泊處空餘鳥,離亭已散人。林寒正下葉,釣晚欲收綸。如何相背遠,江漢與城闉。
譯文及注釋譯文面對着江中的小洲,依依不忍離去;站在這江邊的渡口遙望着遠去的船隻。随着朋友的船漸行漸遠,那船槳搖動的聲音聽不到了;那船上的大帆也漸漸與雲彩接近。會看朋友船聽過的地方,隻有幾隻小鳥;再看那離亭中,爲朋友送行的人也早已散去了。傍晚風寒,林間的樹葉紛紛落下;日暮黃昏,釣魚人也正準備收拾回家。爲什麽要讓我們背離得這麽遠,一個遠去江漢,一個歸返城中。
注釋江津:江邊渡口。 劉光祿:劉孺,字孝稚,曾任光祿卿。不及:沒有趕上。依然:依依不舍的樣子。 渚(zhǔ):江中小洲。長望:遠望。津:渡口。鼓聲:古時開船,以打鼓爲號。帆勢:帆船的姿影。泊處:船隻原來停泊之處。離亭:渡頭供人休息、餞别的亭子。下葉:落下樹葉。綸:釣魚用的絲繩。相背遠:遠别,各分東西。江漢:指朋友前去之地。城闉(yīn):城門,指詩人回去的地方。
賞析此詩共十句。首二句“依然臨江渚,長望倚河津”是一幅目送朋友風帆逝去的遠望圖。“依然”是依戀,可以從中看出詩人内心是何等懊喪。從“
“長望”的凝神注目中能夠窺見其情緒的起伏,有如這眼前的江水翻滾不已!
“鼓聲随聽絕”以下六句可分爲兩個層次,也可以把它看成兩個鏡頭。第一層次“鼓聲随聽絕,帆勢與雲鄰”兩句是電影長鏡頭中的遠景,寫船已經遠去的情狀。友人開船時的打鼓聲已在江空中絕響,而去帆也如脫弦之箭到了很遠的江際,似乎已經與雲爲鄰。這兩句都是寫詩人注目的那個遠去所在。
緊接着的四句是第二層,可以看作近乎特寫的近鏡頭。詩人回過頭來寫自己身邊的情景,也就是朋友剛才離去的那個地方。“泊處空餘鳥,離亭已散人”,這個泊處是朋友離船所泊之處,離亭是朋友離去前曾經逗留過的亭子。詩人所以特别注目,或許是因爲沒有來得及送别友人,因而對與友人剛剛駐足的地方産生情感上的牽連和遷移,其中有睹物思人的意味。泊處已空,隻剩有飛鳥在盤旋往還,飛鳥是不領會詩人的離别之苦的,依舊追逐嬉戲,這就更加撩撥了詩人的惜别之情。離亭依舊存在,人卻已散去,物是人非,徒增感慨。詩人寫鳥亭的實有,更反襯出泊處的空寂和朋友之間的散落。下二句“林寒正下葉,釣晚欲收綸”仍是承上二句,說的是天氣寒冷而樹木紛紛落葉,時正向晚而釣者也要收起釣絲返家。這裏對選取入詩的景即詩人的眼
中景是頗具匠心的。林寒葉下,釣晚收綸正渲染出詩人獨立蒼茫、凄苦無着的情緒和氛圍,景的色調灰暗,從中可窺出詩人心中的悲涼。這裏樹葉的紛紛落下象征着朋友的孤帆遠去、萍水飄泊,釣晚收綸暗示着詩人即将怏怏歸去。這種詩歌欣賞的二重境界基于作者創造的第一重境界,這樣才可以在欣賞、接受的過程中開拓出新的藝術天地。
最後二句是說朋友已去江漢而自己卻返歸城曲。“如何相背遠”,詩的語氣平淡樸素,其中深深透露出無可奈何的情調。這樣寫自己歸來的情狀于全詩而言,一是對江津送友不及情狀的續寫,更可見出詩人對朋友思念之深、之切;二是整個詩篇也更渾然一體,而且情意不絕,餘音袅袅,更加顯得深厚蘊藉。
創作背景這首詩是作者到江邊渡頭送朋友光祿卿劉孺時所作。但是詩人遲到了,當作者趕到時,友人已經乘船啓航,隻好引領遠望,久久伫立,目送航船遠去。于是作此詩,表達作者惆怅與懊惱之情。
作者簡介陰铿(約511年-約563年),字子堅,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南北朝時代梁朝、陳朝著名詩人、文學家,其高祖襲遷居南平(在今湖北荊州地區),其父親子春仕梁,爲都督梁、秦二州刺史。铿幼年好學,能誦詩賦,長大後博涉史傳,尤善五言詩,爲當時所重,仕梁官湘
東王蕭繹法曹參軍;入陳爲始興王陳伯茂府中錄事參軍,以文才爲陳文帝所贊賞,累遷晉陵太守、員外、散騎常侍。約在陳文帝天嘉末年去世。陰铿的藝術風格同何遜相似,後人并稱爲“陰何”。
出自南北朝阴铿的《江津送刘光禄不及》
依然临江渚,长望倚河津。鼓声随听绝,帆势与云邻。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林寒正下叶,钓晚欲收纶。如何相背远,江汉与城闉。
译文及注释译文面对着江中的小洲,依依不忍离去;站在这江边的渡口遥望着远去的船只。随着朋友的船渐行渐远,那船桨摇动的声音听不到了;那船上的大帆也渐渐与云彩接近。会看朋友船听过的地方,只有几只小鸟;再看那离亭中,为朋友送行的人也早已散去了。傍晚风寒,林间的树叶纷纷落下;日暮黄昏,钓鱼人也正准备收拾回家。为什么要让我们背离得这么远,一个远去江汉,一个归返城中。
注释江津:江边渡口。 刘光禄:刘孺,字孝稚,曾任光禄卿。不及:没有赶上。依然:依依不舍的样子。 渚(zhǔ):江中小洲。长望:远望。津:渡口。鼓声:古时开船,以打鼓为号。帆势:帆船的姿影。泊处:船只原来停泊之处。离亭:渡头供人休息、饯别的亭子。下叶:落下树叶。纶:钓鱼用的丝绳。相背远:远别,各分东西。江汉:指朋友前去之地。城闉(yīn):城门,指诗人回去的地方。
赏析此诗共十句。首二句“依然临江渚,长望倚河津”是一幅目送朋友风帆逝去的远望图。“依然”是依恋,可以从中看出诗人内心是何等懊丧。从“
“长望”的凝神注目中能够窥见其情绪的起伏,有如这眼前的江水翻滚不已!
“鼓声随听绝”以下六句可分为两个层次,也可以把它看成两个镜头。第一层次“鼓声随听绝,帆势与云邻”两句是电影长镜头中的远景,写船已经远去的情状。友人开船时的打鼓声已在江空中绝响,而去帆也如脱弦之箭到了很远的江际,似乎已经与云为邻。这两句都是写诗人注目的那个远去所在。
紧接着的四句是第二层,可以看作近乎特写的近镜头。诗人回过头来写自己身边的情景,也就是朋友刚才离去的那个地方。“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这个泊处是朋友离船所泊之处,离亭是朋友离去前曾经逗留过的亭子。诗人所以特别注目,或许是因为没有来得及送别友人,因而对与友人刚刚驻足的地方产生情感上的牵连和迁移,其中有睹物思人的意味。泊处已空,只剩有飞鸟在盘旋往还,飞鸟是不领会诗人的离别之苦的,依旧追逐嬉戏,这就更加撩拨了诗人的惜别之情。离亭依旧存在,人却已散去,物是人非,徒增感慨。诗人写鸟亭的实有,更反衬出泊处的空寂和朋友之间的散落。下二句“林寒正下叶,钓晚欲收纶”仍是承上二句,说的是天气寒冷而树木纷纷落叶,时正向晚而钓者也要收起钓丝返家。这里对选取入诗的景即诗人的眼
中景是颇具匠心的。林寒叶下,钓晚收纶正渲染出诗人独立苍茫、凄苦无着的情绪和氛围,景的色调灰暗,从中可窥出诗人心中的悲凉。这里树叶的纷纷落下象征着朋友的孤帆远去、萍水飘泊,钓晚收纶暗示着诗人即将怏怏归去。这种诗歌欣赏的二重境界基于作者创造的第一重境界,这样才可以在欣赏、接受的过程中开拓出新的艺术天地。
最后二句是说朋友已去江汉而自己却返归城曲。“如何相背远”,诗的语气平淡朴素,其中深深透露出无可奈何的情调。这样写自己归来的情状于全诗而言,一是对江津送友不及情状的续写,更可见出诗人对朋友思念之深、之切;二是整个诗篇也更浑然一体,而且情意不绝,余音袅袅,更加显得深厚蕴藉。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到江边渡头送朋友光禄卿刘孺时所作。但是诗人迟到了,当作者赶到时,友人已经乘船启航,只好引领远望,久久伫立,目送航船远去。于是作此诗,表达作者惆怅与懊恼之情。
作者简介阴铿(约511年-约563年),字子坚,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南北朝时代梁朝、陈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其高祖袭迁居南平(在今湖北荆州地区),其父亲子春仕梁,为都督梁、秦二州刺史。铿幼年好学,能诵诗赋,长大后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为当时所重,仕梁官湘
东王萧绎法曹参军;入陈为始兴王陈伯茂府中录事参军,以文才为陈文帝所赞赏,累迁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约在陈文帝天嘉末年去世。阴铿的艺术风格同何逊相似,后人并称为“阴何”。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