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名言名句

人道山长水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发布时间:2022-03-09 16:11:11

原文賞析:
淚濕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長水又斷。蕭蕭微雨聞孤館。
惜别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
拼音解讀
lèi shī luó yī zhī fěn mǎn 。sì dié yáng guān ,chàng dào qiān qiān biàn 。rén dào shān zhǎng shuǐ yòu duàn 。xiāo xiāo wēi yǔ wén gū guǎn 。
xī bié shāng lí fāng cùn luàn 。wàng le lín háng ,jiǔ zhǎn shēn hé qiǎn 。hǎo bǎ yīn shū píng guò yàn 。dōng lái bú sì péng lái yuǎn 。
※提示:拼音爲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确。

相關翻譯

人道山長水又斷蕭蕭微雨聞孤館李清照(181─1155?)號易安居士,濟南(今屬山東)人。父李格非,爲元祐後四學士之一,夫趙明誠爲金石考據家。崇甯元年(112),徽宗以紹述神宗爲名,任蔡京、趙挺之爲左右相,立元祐黨人碑,以司馬光等百二十人爲「奸黨」,其父列名黨籍,清照以詩上挺之。崇甯二年(113),明誠出仕,矢志撰述以訪求、著錄古代金石文字爲職志的《金石錄》一書。大觀元年(117),蔡京複相,挺之卒。蔡京以挺之爲元祐大臣所薦,爲庇元祐「奸黨」,追奪所贈官。明誠、清照夫婦因此屏居青州(今山東益都)鄉裏十年。宣和二年(112)蔡京緻仕後,明誠起知萊州(今山東掖縣),此後又自萊移淄。靖康之難後。明誠奔母喪南下,知江甯府,清照載書至建康。建炎三年,趙明誠卒。離京自建康出走浙中,清照随亦入浙,經台、嵊、黃岩,從禦舟海道至溫州,複至越州,衢州,于紹興二年(1132)赴杭州。紹興四年,作《金石錄後序》。紹興中,以《金石錄》表上于朝。卒年約七十馀。善屬文,于詩尤工。《宋史·藝文志》著錄《易安居士文集》七卷,俱不傳。清照創詞「别是一家」之說,其詞創爲「易安體」,爲宋詞一家。詞集名《漱玉集》,今本皆爲後人所輯。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稱詞家三李。(沈去矜)清照以一婦人,而詞格乃抗轶周柳,雖篇帙無多,固不能不寶而存之,爲詞家一大宗矣。(《四庫提要》)李易安作重陽《醉花陰》詞,函緻趙明誠雲雲。明誠自愧勿如。乃忘寝食,三日夜得十五阕,雜易安作以示陸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隻有『莫道不銷魂』三句絕佳。」正易安作也。(《詞苑叢談》)李易安詞,獨辟門徑,居然可觀,其源自淮海、大晟,而鑄語則多生造,婦人有此,可謂奇矣。(《白雨齋詞話》)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雲:「紅藕香殘玉簟秋」,精秀特絕,真不食人間煙火者。(同上書)

李清照相關資料

李清照生平

家世  李清照出生于一個愛好文學藝術的士大夫的家庭。父親李格非是濟南曆下人,進士出身,蘇轼的學生,官至提點刑獄、禮部員外郎。藏書甚富,善屬文,工于…詳情

李清照創作風格

李清照工詩善文,更擅長詞。李清照詞,人稱“易安詞”、“漱玉詞”,以其號與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錄。其詞流傳至今的,據今人所輯…詳情

李清照主要作品

李清照的文集在當時就曾刻印行世。《直齋書錄解題》載《漱玉集》1卷,“别本”分5卷。黃升《花庵詞選》稱有《漱玉詞》3卷。《宋史·藝文志》載有《易安居士…詳情

李清照相關紀念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被譽爲“詞國皇後”,曾“詞壓江南,文蓋塞北”。自明朝以來,中國出現了四處“李清照紀念館(堂)”和多處“藕神祠”。山東章丘紀念館  章…詳情

李清照評價

總體評價  李清照作爲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體現的愛國思想,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 曆史的角度李清照的愛國思想,代表了中國古代廣大婦…詳情

相關賞析

人道山長水又斷蕭蕭微雨聞孤館李清照(181─1155?)號易安居士,濟南(今屬山東)人。父李格非,爲元祐後四學士之一,夫趙明誠爲金石考據家。崇甯元年(112),徽宗以紹述神宗爲名,任蔡京、趙挺之爲左右相,立元祐黨人碑,以司馬光等百二十人爲「奸黨」,其父列名黨籍,清照以詩上挺之。崇甯二年(113),明誠出仕,矢志撰述以訪求、著錄古代金石文字爲職志的《金石錄》一書。大觀元年(117),蔡京複相,挺之卒。蔡京以挺之爲元祐大臣所薦,爲庇元祐「奸黨」,追奪所贈官。明誠、清照夫婦因此屏居青州(今山東益都)鄉裏十年。宣和二年(112)蔡京緻仕後,明誠起知萊州(今山東掖縣),此後又自萊移淄。靖康之難後。明誠奔母喪南下,知江甯府,清照載書至建康。建炎三年,趙明誠卒。離京自建康出走浙中,清照随亦入浙,經台、嵊、黃岩,從禦舟海道至溫州,複至越州,衢州,于紹興二年(1132)赴杭州。紹興四年,作《金石錄後序》。紹興中,以《金石錄》表上于朝。卒年約七十馀。善屬文,于詩尤工。《宋史·藝文志》著錄《易安居士文集》七卷,俱不傳。清照創詞「别是一家」之說,其詞創爲「易安體」,爲宋詞一家。詞集名《漱玉集》,今本皆爲後人所輯。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稱詞家三李。(沈去矜)清照以一婦人,而詞格乃抗轶周柳,雖篇帙無多,固不能不寶而存之,爲詞家一大宗矣。(《四庫提要》)李易安作重陽《醉花陰》詞,函緻趙明誠雲雲。明誠自愧勿如。乃忘寝食,三日夜得十五阕,雜易安作以示陸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隻有『莫道不銷魂』三句絕佳。」正易安作也。(《詞苑叢談》)李易安詞,獨辟門徑,居然可觀,其源自淮海、大晟,而鑄語則多生造,婦人有此,可謂奇矣。(《白雨齋詞話》)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雲:「紅藕香殘玉簟秋」,精秀特絕,真不食人間煙火者。(同上書)

李清照相關資料

李清照生平

家世  李清照出生于一個愛好文學藝術的士大夫的家庭。父親李格非是濟南曆下人,進士出身,蘇轼的學生,官至提點刑獄、禮部員外郎。藏書甚富,善屬文,工于…詳情

李清照創作風格

李清照工詩善文,更擅長詞。李清照詞,人稱“易安詞”、“漱玉詞”,以其號與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錄。其詞流傳至今的,據今人所輯…詳情

李清照主要作品

李清照的文集在當時就曾刻印行世。《直齋書錄解題》載《漱玉集》1卷,“别本”分5卷。黃升《花庵詞選》稱有《漱玉詞》3卷。《宋史·藝文志》載有《易安居士…詳情

李清照相關紀念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被譽爲“詞國皇後”,曾“詞壓江南,文蓋塞北”。自明朝以來,中國出現了四處“李清照紀念館(堂)”和多處“藕神祠”。山東章丘紀念館  章…詳情

李清照評價

總體評價  李清照作爲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體現的愛國思想,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 曆史的角度李清照的愛國思想,代表了中國古代廣大婦…詳情

作者介紹

人道山長水又斷蕭蕭微雨聞孤館李清照(1081─1155?)號易安居士,濟南(今屬山東)人。父李格非,爲元祐後四學士之一,夫趙明誠爲金石考據家。崇甯元年(1102),徽宗以紹述神宗爲名,任蔡京、趙挺之爲左右相,立元祐黨人碑,以司馬光等百二十人爲「奸黨」,其父列名黨籍,清照以詩上挺之。崇甯二年(1103),明誠出仕,矢志撰述以訪求、著錄古代金石文字爲職志的《金石錄》一書。大觀元年(1107),蔡京複相,挺之卒。蔡京以挺之爲元祐大臣所薦,爲庇元祐「奸黨」,追奪所贈官。明誠、清照夫婦因此屏居青州(今山東益都)鄉裏十年。宣和二年(1120)蔡京緻仕後,明誠起知萊州(今山東掖縣),此後又自萊移淄。靖康之難後。明誠奔母喪南下,知江甯府,清照載書至建康。建炎三年,趙明誠卒。離京自建康出走浙中,清照随亦入浙,經台、嵊、黃岩,從禦舟海道至溫州,複至越州,衢州,于紹興二年(1132)赴杭州。紹興四年,作《金石錄後序》。紹興中,以《金石錄》表上于朝。卒年約七十馀。善屬文,于詩尤工。《宋史·藝文志》著錄《易安居士文集》七卷,俱不傳。清照創詞「别是一家」之說,其詞創爲「易安體」,爲宋詞一家。詞集名《漱玉集》,今本皆爲後人所輯。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稱詞家三李。(沈去矜)清照以一婦人,而詞格乃抗轶周柳,雖篇帙無多,固不能不寶而存之,爲詞家一大宗矣。(《四庫提要》)李易安作重陽《醉花陰》詞,函緻趙明誠雲雲。明誠自愧勿如。乃忘寝食,三日夜得十五阕,雜易安作以示陸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隻有『莫道不銷魂』三句絕佳。」正易安作也。(《詞苑叢談》)李易安詞,獨辟門徑,居然可觀,其源自淮海、大晟,而鑄語則多生造,婦人有此,可謂奇矣。(《白雨齋詞話》)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雲:「紅藕香殘玉簟秋」,精秀特絕,真不食人間煙火者。(同上書)
原文赏析: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水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拼音解读
lèi shī luó yī zhī fěn mǎn 。sì dié yáng guān ,chàng dào qiān qiān biàn 。rén dào shān zhǎng shuǐ yòu duàn 。xiāo xiāo wēi yǔ wén gū guǎn 。
xī bié shāng lí fāng cùn luàn 。wàng le lín háng ,jiǔ zhǎn shēn hé qiǎn 。hǎo bǎ yīn shū píng guò yàn 。dōng lái bú sì péng lái yuǎ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人道山长水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李清照(181─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元祐后四学士之一,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崇宁元年(112),徽宗以绍述神宗为名,任蔡京、赵挺之为左右相,立元祐党人碑,以司马光等百二十人为「奸党」,其父列名党籍,清照以诗上挺之。崇宁二年(113),明诚出仕,矢志撰述以访求、著录古代金石文字为职志的《金石录》一书。大观元年(117),蔡京复相,挺之卒。蔡京以挺之为元祐大臣所荐,为庇元祐「奸党」,追夺所赠官。明诚、清照夫妇因此屏居青州(今山东益都)乡里十年。宣和二年(112)蔡京致仕后,明诚起知莱州(今山东掖县),此后又自莱移淄。靖康之难后。明诚奔母丧南下,知江宁府,清照载书至建康。建炎三年,赵明诚卒。离京自建康出走浙中,清照随亦入浙,经台、嵊、黄岩,从御舟海道至温州,复至越州,衢州,于绍兴二年(1132)赴杭州。绍兴四年,作《金石录后序》。绍兴中,以《金石录》表上于朝。卒年约七十馀。善属文,于诗尤工。《宋史·艺文志》著录《易安居士文集》七卷,俱不传。清照创词「别是一家」之说,其词创为「易安体」,为宋词一家。词集名《漱玉集》,今本皆为后人所辑。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沈去矜)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四库提要》)李易安作重阳《醉花阴》词,函致赵明诚云云。明诚自愧勿如。乃忘寝食,三日夜得十五阕,杂易安作以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销魂』三句绝佳。」正易安作也。(《词苑丛谈》)李易安词,独辟门径,居然可观,其源自淮海、大晟,而铸语则多生造,妇人有此,可谓奇矣。(《白雨斋词话》)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同上书)

李清照相关资料

李清照生平

家世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详情

李清照创作风格

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详情

李清照主要作品

李清照的文集在当时就曾刻印行世。《直斋书录解题》载《漱玉集》1卷,“别本”分5卷。黄升《花庵词选》称有《漱玉词》3卷。《宋史·艺文志》载有《易安居士…详情

李清照相关纪念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被誉为“词国皇后”,曾“词压江南,文盖塞北”。自明朝以来,中国出现了四处“李清照纪念馆(堂)”和多处“藕神祠”。山东章丘纪念馆  章…详情

李清照评价

总体评价  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爱国思想,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历史的角度李清照的爱国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广大妇…详情

相关赏析

人道山长水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李清照(181─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元祐后四学士之一,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崇宁元年(112),徽宗以绍述神宗为名,任蔡京、赵挺之为左右相,立元祐党人碑,以司马光等百二十人为「奸党」,其父列名党籍,清照以诗上挺之。崇宁二年(113),明诚出仕,矢志撰述以访求、著录古代金石文字为职志的《金石录》一书。大观元年(117),蔡京复相,挺之卒。蔡京以挺之为元祐大臣所荐,为庇元祐「奸党」,追夺所赠官。明诚、清照夫妇因此屏居青州(今山东益都)乡里十年。宣和二年(112)蔡京致仕后,明诚起知莱州(今山东掖县),此后又自莱移淄。靖康之难后。明诚奔母丧南下,知江宁府,清照载书至建康。建炎三年,赵明诚卒。离京自建康出走浙中,清照随亦入浙,经台、嵊、黄岩,从御舟海道至温州,复至越州,衢州,于绍兴二年(1132)赴杭州。绍兴四年,作《金石录后序》。绍兴中,以《金石录》表上于朝。卒年约七十馀。善属文,于诗尤工。《宋史·艺文志》著录《易安居士文集》七卷,俱不传。清照创词「别是一家」之说,其词创为「易安体」,为宋词一家。词集名《漱玉集》,今本皆为后人所辑。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沈去矜)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四库提要》)李易安作重阳《醉花阴》词,函致赵明诚云云。明诚自愧勿如。乃忘寝食,三日夜得十五阕,杂易安作以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销魂』三句绝佳。」正易安作也。(《词苑丛谈》)李易安词,独辟门径,居然可观,其源自淮海、大晟,而铸语则多生造,妇人有此,可谓奇矣。(《白雨斋词话》)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同上书)

李清照相关资料

李清照生平

家世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详情

李清照创作风格

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详情

李清照主要作品

李清照的文集在当时就曾刻印行世。《直斋书录解题》载《漱玉集》1卷,“别本”分5卷。黄升《花庵词选》称有《漱玉词》3卷。《宋史·艺文志》载有《易安居士…详情

李清照相关纪念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被誉为“词国皇后”,曾“词压江南,文盖塞北”。自明朝以来,中国出现了四处“李清照纪念馆(堂)”和多处“藕神祠”。山东章丘纪念馆  章…详情

李清照评价

总体评价  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爱国思想,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历史的角度李清照的爱国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广大妇…详情

作者介绍

人道山长水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李清照(1081─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元祐后四学士之一,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崇宁元年(1102),徽宗以绍述神宗为名,任蔡京、赵挺之为左右相,立元祐党人碑,以司马光等百二十人为「奸党」,其父列名党籍,清照以诗上挺之。崇宁二年(1103),明诚出仕,矢志撰述以访求、著录古代金石文字为职志的《金石录》一书。大观元年(1107),蔡京复相,挺之卒。蔡京以挺之为元祐大臣所荐,为庇元祐「奸党」,追夺所赠官。明诚、清照夫妇因此屏居青州(今山东益都)乡里十年。宣和二年(1120)蔡京致仕后,明诚起知莱州(今山东掖县),此后又自莱移淄。靖康之难后。明诚奔母丧南下,知江宁府,清照载书至建康。建炎三年,赵明诚卒。离京自建康出走浙中,清照随亦入浙,经台、嵊、黄岩,从御舟海道至温州,复至越州,衢州,于绍兴二年(1132)赴杭州。绍兴四年,作《金石录后序》。绍兴中,以《金石录》表上于朝。卒年约七十馀。善属文,于诗尤工。《宋史·艺文志》著录《易安居士文集》七卷,俱不传。清照创词「别是一家」之说,其词创为「易安体」,为宋词一家。词集名《漱玉集》,今本皆为后人所辑。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沈去矜)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四库提要》)李易安作重阳《醉花阴》词,函致赵明诚云云。明诚自愧勿如。乃忘寝食,三日夜得十五阕,杂易安作以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销魂』三句绝佳。」正易安作也。(《词苑丛谈》)李易安词,独辟门径,居然可观,其源自淮海、大晟,而铸语则多生造,妇人有此,可谓奇矣。(《白雨斋词话》)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同上书)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全文阅读]

日往菲薇,月来扶疏。

出自魏晋左思的《三都赋》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人道山长水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479188.html

上一篇:掩妾泪,听君歌

下一篇:冬夜夜寒觉夜长,沉吟久坐坐北堂

名言名句相关文章
更多名言名句文章
喜欢名言名句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