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诗文

枫桥夜泊 《己亥杂诗》

发布时间:2021-05-26 11:46:31

楓橋夜泊 -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注釋:

  1.楓橋:橋名,在江蘇吳縣阊門西。

  2.烏啼:烏鴉啼叫。烏,指烏鴉,亦指夜晚樹上的栖鳥。

  3.江楓:江邊的楓樹。

  4.姑蘇:蘇州市的别稱,因城西南有姑蘇山而名。

  5.寒山寺:在離楓橋西邊一裏的寺廟。據傳唐初有名的寒山、拾得兩個和尚
住此,因而得名。

  6.夜半鍾聲:唐代寺廟有半夜敲鍾的習慣。

  賞析:

  詩歌從很細小的景色入手,繪制了一幅朦胧靜谧、清冷幽美的江南水鄉秋夜圖。詩歌一、二句,雖然寫的是秋夜,但仍能使人感知江邊各種秋物的色彩、形态,還有聲音和情緒;而且前後詞語之意因果相連,推論而出。三、四兩句卻是個大寫筆,把一裏以外寒山寺的鍾聲遠距離傳送了過來。這捎帶着禅的超然的鍾聲,又會引發滿懷愁緒的夜泊之人什麽樣的感受呢?

  詩歌前後兩聯,所描寫的内容一繁一簡,體現出來的感覺一實一虛,對比非常清楚。而詩歌所創造的藝術意境,也寓于這繁簡虛實對比的玄妙之中。


文:朱麗雲


  《人民日報海外版》  〔19981020№G〕
———————————————
【新語絲電子文庫(www.xys.org)】


  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舟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這位懷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隽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清遠的小詩。

  題爲“夜泊”,實際上隻寫“夜半”時分的景象與感受。詩的首句,寫了午夜時分三種有密切關連的景象:月落、烏啼、霜滿天。上弦月升起得早,半夜時便已沉落下去,整個天宇隻剩下一片灰蒙蒙的光影。樹上的栖烏大約是因爲月落前後光線明暗的變化,被驚醒後發出幾聲啼鳴。月落夜深,繁霜暗凝。在幽暗靜谧的環境中,人對夜涼的感覺變得格外銳敏。“霜滿天”的描寫,并不符合自然景觀的實際(霜華在地而不在天),卻完全切合詩人的感受:深夜侵肌砭骨的寒意,從四面八方圍向詩人夜泊的小舟,使他感到身外的茫茫夜氣中正彌漫着滿天霜華。整個一句,月落寫所見,烏啼寫所聞,霜滿天寫所感,層次分明地體現出一個先後承接的時間過程和感覺過程。而這一切,又都和諧地統一于水鄉秋夜的幽寂清冷氛圍和羁旅者的孤孑清寥感受中。從這裏可以看出詩人運思的細密。

  詩的第二句接着描繪“楓橋夜泊”的特征景象和旅人的感受。在朦胧夜色中,江邊的樹隻能看到一個模糊的輪廓,之所以徑稱“江楓”,也許是因楓橋這個地名引起的一種推想,或者是選用“江楓”這個意象給讀者以秋色秋意和離情羁思的暗示。“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裏傷春心”,“青楓浦上不勝愁”,這些前人的詩句可以說明“江楓”這個詞語中所沉積的感情内容和它給予人的聯想。透過霧氣茫茫的江面,可以看到星星點點的幾處“漁火”,由于周圍昏暗迷蒙背景的襯托,顯得特别引人注目,動人遐想。“江楓”與“漁火”,一靜一動,一暗一明,一江邊,一江上,景物的配搭組合頗見用心。寫到這裏,才正面點出泊舟楓橋的旅人。“愁眠”,當指懷着旅愁躺在船上的旅人。“對愁眠”的“對”字包含了“伴”的意蘊,不過不象“伴”字外露。這裏确有孤孑的旅人面對霜夜江楓漁火時萦繞的縷縷輕愁,但同時又隐含着對旅途幽美風物的新鮮感受。我們從那個仿佛很客觀的“對”字當中,似乎可以感覺到舟中的旅人和舟外的景物之間一種無言的交融和契合。

  詩的前幅布景密度很大,十四個字寫了六種景象,後幅卻特别疏朗,兩句詩隻寫了一件事:卧聞山寺夜鍾。這是因爲,詩人在楓橋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鮮明深刻、最具詩意美的感覺印象,就是這寒山寺的夜半鍾聲。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固然已從各方面顯示出楓橋夜泊的特征,但還不足以盡傳它的神韻。在暗夜中,人的聽覺升居爲對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首位。而靜夜鍾聲,給予人的印象又特别強烈。這樣,“夜半鍾聲”就不但襯托出了夜的靜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詩人卧聽疏鍾時的種種難以言傳的感受也就盡在不言中了。

  這裏似乎不能忽略“姑蘇城外寒山寺”。寒山寺在楓橋西一裏,初建于梁代,唐初詩僧寒山曾住于此,因而得名。楓橋的詩意美,有了這所古刹,便帶上了曆史文化的色澤,而顯得更加豐富,動人遐想。因此,這寒山寺的“夜半鍾聲”也就仿佛回蕩着曆史的回聲,滲透着宗教的情思,而給人以一種古雅莊嚴之感了。詩人之所以用一句詩來點明鍾聲的出處,看來不爲無因。有了寒山寺的夜半鍾聲這一筆,“楓橋夜泊”之神韻才得到最完美的表現,這首詩便不再停留在單純的楓橋秋夜景物畫的水平上,而是創造出了情景交融的典型化藝術意境。夜半鍾的風習,雖早在《南史》中即有記載,但把它寫進詩裏,成爲詩歌意境的點眼,卻是張繼的創造。在張繼同時或以後,雖也有不少詩人描寫過夜半鍾,卻再也沒有達到過張繼的水平,更不用說借以創造出完整的藝術意境了。

  (劉學锴)【作品評述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枫桥夜泊 -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注释:

  1.枫桥:桥名,在江苏吴县阊门西。

  2.乌啼:乌鸦啼叫。乌,指乌鸦,亦指夜晚树上的栖鸟。

  3.江枫:江边的枫树。

  4.姑苏:苏州市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名。

  5.寒山寺:在离枫桥西边一里的寺庙。据传唐初有名的寒山、拾得两个和尚
住此,因而得名。

  6.夜半钟声:唐代寺庙有半夜敲钟的习惯。

  赏析:

  诗歌从很细小的景色入手,绘制了一幅朦胧静谧、清冷幽美的江南水乡秋夜图。诗歌一、二句,虽然写的是秋夜,但仍能使人感知江边各种秋物的色彩、形态,还有声音情绪;而且前后词语之意因果相连,推论而出。三、四两句却是个大写笔,把一里以外寒山寺的钟声远距离传送了过来。这捎带着禅的超然的钟声,又会引发满怀愁绪的夜泊之人什么样的感受呢?

  诗歌前后两联,所描写的内容一繁一简,体现出来的感觉一实一虚,对比非常清楚。而诗歌所创造的艺术意境,也寓于这繁简虚实对比的玄妙之中。


文:朱丽云


  《人民日报海外版》  〔19981020№G〕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


  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题为“夜泊”,实际上只写“夜半”时分的景象与感受。诗的首句,写了午夜时分三种有密切关连的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上弦月升起得早,半夜时便已沉落下去,整个天宇只剩下一片灰蒙蒙的光影。树上的栖乌大约是因为月落前后光线明暗的变化,被惊醒后发出几声啼鸣。月落夜深,繁霜暗凝。在幽暗静谧的环境中,人对夜凉的感觉变得格外锐敏。“霜满天”的描写,并不符合自然景观的实际(霜华在地而不在天),却完全切合诗人的感受:深夜侵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舟,使他感到身外的茫茫夜气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整个一句,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霜满天写所感,层次分明地体现出一个先后承接的时间过程和感觉过程。而这一切,又都和谐地统一于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氛围和羁旅者的孤孑清寥感受中。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运思的细密。

  诗的第二句接着描绘“枫桥夜泊”的特征景象和旅人的感受。在朦胧夜色中,江边的树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之所以径称“江枫”,也许是因枫桥这个地名引起的一种推想,或者是选用“江枫”这个意象给读者以秋色秋意和离情羁思的暗示。“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伤春心”,“青枫浦上不胜愁”,这些前人的诗句可以说明“江枫”这个词语中所沉积的感情内容和它给予人的联想。透过雾气茫茫的江面,可以看到星星点点的几处“渔火”,由于周围昏暗迷蒙背景的衬托,显得特别引人注目,动人遐想。“江枫”与“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一江边,一江上,景物的配搭组合颇见用心。写到这里,才正面点出泊舟枫桥的旅人。“愁眠”,当指怀着旅愁躺在船上的旅人。“对愁眠”的“对”字包含了“伴”的意蕴,不过不象“伴”字外露。这里确有孤孑的旅人面对霜夜江枫渔火时萦绕的缕缕轻愁,但同时又隐含着对旅途幽美风物的新鲜感受。我们从那个仿佛很客观的“对”字当中,似乎可以感觉到舟中的旅人和舟外的景物之间一种无言的交融和契合。

  诗的前幅布景密度很大,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象,后幅却特别疏朗,两句诗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夜钟。这是因为,诗人在枫桥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鲜明深刻、最具诗意美的感觉印象,就是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固然已从各方面显示出枫桥夜泊的特征,但还不足以尽传它的神韵。在暗夜中,人的听觉升居为对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首位。而静夜钟声,给予人的印象又特别强烈。这样,“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这里似乎不能忽略“姑苏城外寒山寺”。寒山寺在枫桥西一里,初建于梁代,唐初诗僧寒山曾住于此,因而得名。枫桥的诗意美,有了这所古刹,便带上了历史文化的色泽,而显得更加丰富,动人遐想。因此,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也就仿佛回荡着历史的回声,渗透着宗教的情思,而给人以一种古雅庄严之感了。诗人之所以用一句诗来点明钟声的出处,看来不为无因。有了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这一笔,“枫桥夜泊”之神韵才得到最完美的表现,这首诗便不再停留在单纯的枫桥秋夜景物画的水平上,而是创造出了情景交融的典型化艺术意境。夜半钟的风习,虽早在《南史》中即有记载,但把它写进诗里,成为诗歌意境的点眼,却是张继的创造。在张继同时或以后,虽也有不少诗人描写过夜半钟,却再也没有达到过张继的水平,更不用说借以创造出完整的艺术意境了。

  (刘学锴)【作品评述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国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以...[全文阅读]

谢叔子阳丈惠诗

老子诗盟久废闲,喜君步骤少陵坛。句敲金玉声名远,韵险车斜心胆寒。倾出囊中和月露,皎如盘底走珠丸。苦莍难没诗家事,会看尘冠早一弹。作者简介张明中,号敬斋,生平不详...[全文阅读]

《观刈麦》

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全文阅读]

《长恨歌》

长恨歌-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全文阅读]

登二妃庙

朝云乱人目,帝女湘川宿。折菡巫山下,采荇洞庭腹。故以轻薄好,千里命舻舳。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作者简介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全文阅读]

《寻隐者不遇》

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注解】:1、云深:指山深云雾浓。【韵译】: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枫桥夜泊 《己亥杂诗》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441899.html

上一篇:《钱塘湖春行》

下一篇:《江雪》

古诗文相关文章
更多古诗文文章
喜欢古诗文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