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日志>经典日志

我终于变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发布时间:2016-12-23 06:05:09

一個不成熟的人願意英勇地死去,一個成熟的人更願意安穩地活着。他終于變成了自己“讨厭”的樣子。

01

五年前的某天,我背着書包和吉他,獨自來到北京這座城市。

剛下火車的那一刻,我和我的靈魂仿佛一瞬間被這座城市的人流沖散。我讨厭人流,人流讓我隻能跟着大多數人的腳步前行,不能加速,也不能放慢自己的腳步。

我想扭頭回去,買一張回鄉的車票,和我的同學一起在合肥打拼,斷了去大城市的念頭。

當初我也不想來北京,這裏空氣不好,陽光很少,這裏人來人往,人情淡薄。可相比之下,我拿到的幾個offer裏,這裏的工資最高,機會最好,有得有失吧,我當時這麽想。

後悔了,這是出站以後腦海裏一瞬間閃過的一個詞;回去吧,這是第二個詞。

第三個詞是什麽我忘記了,正在想的時候,背後已經跟上來一聲嚴厲的責罵。

“哎,你瞎啊!”腳步略有遲緩,寬大的吉他包就撞到了我身後的人,于是他沖着我大聲叫喊。

“對不起,對不起……”我回頭認錯,反複道歉,又匆忙把吉他從肩上放下來,轉用右手提着。

不友善,我讨厭這裏的不友善。心裏默默念叨,眼淚打着眼圈轉,腳步卻仍是不斷向前,我想回去,可剛剛轉身的一瞬間,看到身後湧動的人頭,我突然膽怯了。

我承認自己沒有逆流而行的勇氣。

我讨厭人流,我讨厭膽怯,但此刻我就躲在人流之中,丢掉了我的勇氣。

或是阻力太大,或是能力不足,我最終還是踩着前面人群的腳印,坐上了地鐵二號線,從北京站出發,終點是西直門。

02

站在地鐵上,我即便躲在最裏面的角落,目光所及的地方也都是人。

我是一個喜歡安靜的人,在家鄉通常不會公交出行,往往騎着單車,聽着音樂,花一個上午的時間,從城南逛到城北。

家鄉很小,即便打車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最多也不超過50塊錢。可在這裏,家鄉的長度,不過是從海澱到朝陽的距離。

我不敢騎車,這裏少有安放自行車的地方,人行道上也占滿了行人,更不敢打車,100塊錢也不過繞着二環走半圈。

我隻能在每天上下班時,擠在一波又一波的人群裏,一動不動,有時甚至側臉貼在玻璃上,雙手無處安放。

記得大學的時候,我在寝室裏看到北京人擠地鐵的新聞,曾惡狠狠地對着其他三個兄弟大放厥詞:“我死也不去北京。”

可是我來了。

看到這裏的種種情形,體會過側臉貼在車門,我又發狠說“我下次再也不坐地鐵了,非要攢錢買一輛車”。

可我努力賺錢,等攢夠了買車的錢,卻失望地發現,我竟拿不到北京的車牌,甚至連搖號的資格都沒有。

我傷心地站在地鐵上,一波接着一波趕路的男男女女擠到你的身邊,看着他們的模樣,聽着他們的對話。

“你的車呢?”

“今天限號啊!”

“沒事,也就這一天,其餘的時間就不用擠了。”

“都一樣,現在是人擠人,開車是車擠車!”

聽了他們的對話,我暗自竊喜,不買車也是對的;又黯然神傷,坐地鐵也不怎麽樣啊。

這城市麻木,我力不從心。或許我們永遠不能按照自己設想的樣子去生活,隻能按照周圍人的樣子漸漸去适應、去妥協。

03

總覺得這裏的人始終都是空虛的,即便表面風光,也掩蓋不了内心的飄搖,就好像擺在花瓶裏的插花,花朵幹淨、莖葉光鮮,卻是沒有根的。

我活在這裏,也是沒有根的。

我痛恨這裏的房價,它讓我明明身居此處卻無法在這裏生根。

我從那個時候開始,就開始無比讨厭我的樣子了,反複、苟且及忙碌的日子,似乎永遠也看不到希望。

當初17歲剛入大學的時候,頭也不回地離家而去,臨行前對父親說的一句話就是:我要忘掉我的成績,我要忘記我擁有的這一切,這樣才能去開始新的生活。

大學裏我背着吉他,在廣場上扯着嗓子嘶號,那時窮得見不得幾個錢,一無所有卻随時準備爲理想獻身,爲心疼的姑娘砍人。

如今我活在這裏,賺着二三線城市上等的工資,卻租着房子過着行屍走肉般的生活。

我似乎離不開這裏,并不是因爲擁有太多而放不下什麽。我清楚我所擁有的光鮮都不屬于這座城市,我去哪裏都一樣,卻無比想要給自己一個放手去拼搏的機會。

這裏絕對沒有最好的生活,卻擁有最好的機遇,我可以見到更多的人,嘗試更多可能,即便遍體鱗傷也至少可以觸碰得到。

這裏的人,沒買房的希望房價大跌,買了房的盼着房價大漲。

這裏的人,當面對着客戶點頭哈腰嬉皮笑臉,走後卻對着空氣揮舞拳頭,跑去酒吧宣洩買醉。

這裏具備成功所需的一切,殘酷的環境、破釜沉舟的準備以及麻木的人心。

果然,我還是變成了從前自己最讨厭的樣子,但我仍想嘗試。

04

時間越久,似乎可以妥協的事情越多,可以接受的事情也就越多。

畢業第一年,我對着我的上司大喊:“這事兒能做就做,不做拉倒”“這事兒是人幹的嗎”“不給我漲薪,我就辭職滾蛋”……

那會兒張狂憤怒,仿佛整個世界都欠我的,所有的人必須向我投降。

那會兒最瞧不起的人就是類似林沖這種人,覺得忍辱負重根本沒用。領導無限制地加工作給你,安排各種需求,私生活也不放過,爲什麽還要幹下去?

當時宿醉過後,動不動就指着同事的鼻子說:“你這樣做沒有尊嚴,你知道嗎?”

他隻是笑了笑,說他有他的苦衷。

而現在呢,當我爬到了足夠高的位置,許多事必須自己承擔下來,也必須忍受老板在辦公室拍桌子、摔文件,當着你的面破口大罵。

習慣了就好了吧,可能賭氣辭職以後面臨的,将是毫無準備的生活,一切又回到從前剛來北京時的樣子,除了一把吉他和幾件衣裳,我一無所有。

當初寫稿子,不想題目不想觀點,基本上第一遍什麽樣就什麽樣了,很少思考很少修改。可是當你嘗試過無人問津以後,就必須調整,去适應當下的市場。

當時玩微博,任性灑脫,憤世嫉俗,和“五毛”掐架,和粉絲争吵,可最後當賬號被封、一切歸零的時候,我開始漸漸學會了閉嘴,也懂得了圓滑。

許多東西并非有意爲之,隻有回憶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已經變了。

05

許多時候,我不願回想過去,也不願展望未來。

因爲過去時常是美好且愚蠢的,而未來很可能就是現在自己所讨厭的樣子。

就好像當年在寒冬裏牽着一個姑娘的手,一天天走,走過一整個冬天,那時候拼死了說好要在一起,發誓娶她爲妻。

後來我們沒有阻隔,沒有牽絆,反倒是一個距離,她去了上海,而我沒有找她,從此不告而别了。

當年我說自己再也不會相信愛情,死也不要在雪中擁吻一個姑娘。

可當愛來時,當她柔軟的心把我牢牢鎖住,當她身上的能量将我死死包裹,我丢盔棄甲,潰不成軍。

我開始用邏輯、用理性拼命掌控着一切,我拼命告誡自己,愛情,隻要愛情就好,别奢望着占有,隻要兩個人可以成長就好。

可她奮力向我撲來,我毅然決然,放下那顆假裝孤傲的心,霸道地對她說:“對不起,從此你隻能是我的。”

而後我吻了她,在櫻花樹下,在青青草原,在楓葉紅時,在紛飛雪中。

倘若當年受傷後的我遇見了如今的自己,會是怎樣的一番場景呢?

一定是痛恨至極的吧?!

傻小子,不顧一切是要付出代價的。

06

從不顧一切到小心翼翼,從不食人間煙火到精打細算柴米油鹽,從前那些美好的詞語,比如青春、理想、兄弟、遠方,到頭來變成了現實、苟且、庸俗、妥協,開始漸漸明白,當初自己讨厭的樣子,并不是不好的樣子,而是最後大家都會成爲的樣子。

青春裏那些美好的詞語,都會被歲月打磨成一塊接着一塊既定的石頭,再怎麽用力掙脫,也保持不住。殘忍的不是我們,而是歲月和世俗。

年輕的時候,我們眼中的世界是黑白分明的,非白即黑,非好即壞,非美即醜。我們是非明确,習慣以嫉惡如仇的眼光去看待、去評價周圍的一切,習慣明确地保留着喜愛,剔除掉厭惡。

多年以後,再去看周圍的這個世界,我們發現,原來人世間還有那麽多事物,是介于是非之間、喜惡之間、取舍之間的。一如我們愛卻得不到的人,恨卻斷不掉的情,逃卻掙不脫的網。

的确是之前棱角過多,所以才讨厭太多。讨厭是一個貶義詞,可當初你所讨厭的模樣,卻并沒有想象的那麽不堪。

白衣少年已不再,可他未必變得醜陋不堪,胡子拉碴背後是一個沉穩成熟的中年,把周圍的一切看得風輕雲淡。

甚至包括現在的自己,他也不會太過厭惡,這個年齡哪有那麽多厭惡。

曾經他熱愛或痛恨過的一切,此刻都是廉價的。愛是愛,恨是恨,可此刻愛恨分明并不在他的人生主題,爲了自己必須保護的人,去承擔去努力,甚至苟且地活着才是。

此刻他就平靜地坐在那把椅子上,頭頂上幾隻叽叽喳喳的鳥,并沒有引起他的注意,他正望着湖水裏平靜遊弋的魚。

一個不成熟的人願意英勇地死去,一個成熟的人更願意安穩地活着。他終于變成了自己“讨厭”的樣子。

一个不成熟的人愿意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的人更愿意安稳地活着。他终于变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01

五年前的某天,我背着书包和吉他,独自来到北京这座城市。

下火车的那一刻,我和我的灵魂仿佛一瞬间被这座城市的人流冲散。我讨厌人流,人流让我只能跟着大多数人的脚步前行,不能加速,也不能放慢自己的脚步。

我想扭头回去,买一张回乡的车票,和我的同学一起在合肥打拼,断了去大城市的念头。

当初我也不想来北京,这里空气不好,阳光很少,这里人来人往,人情淡薄。可相比之下,我拿到的几个offer里,这里的工资最高机会最好,有得有失吧,我当时这么想。

后悔了,这是出站以后脑海里一瞬间闪过的一个词;回去吧,这是第二个词。

第三个词是什么我忘记了,正在想的时候,背后已经跟上来一声严厉的责骂。

“哎,你瞎啊!”脚步略有迟缓,宽大的吉他包就撞到了我身后的人,于是他冲着我大声叫喊。

“对不起,对不起……”我回头认错,反复道歉,又匆忙把吉他从肩上放下来,转用右手提着。

不友善,我讨厌这里的不友善。心里默默念叨,眼泪打着眼圈转,脚步却仍是不断向前,我想回去,可刚刚转身的一瞬间,看到身后涌动的人头,我突然胆怯了。

我承认自己没有逆流而行的勇气。

我讨厌人流,我讨厌胆怯,但此刻我就躲在人流之中,丢掉了我的勇气。

或是阻力太大,或是能力不足,我最终还是踩着前面人群的脚印,坐上了地铁二号线,从北京站出发终点是西直门。

02

站在地铁上,我即便躲在最里面的角落,目光所及的地方也都是人。

我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在家乡通常不会公交出行,往往骑着单车,听着音乐,花一个上午的时间,从城南逛到城北。

家乡很小,即便打车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最多也不超过50块钱。可在这里,家乡的长度,不过是从海淀到朝阳的距离

我不敢骑车,这里少有安放自行车的地方,人行道上也占满了行人,更不敢打车,100块钱也不过绕着二环走半圈。

我只能在每天上下班时,挤在一波又一波的人群里,一动不动,有时甚至侧脸贴在玻璃上,双手无处安放。

记得大学的时候,我在寝室里看到北京人挤地铁的新闻,曾恶狠狠地对着其他三个兄弟大放厥词:“我死也不去北京。”

可是我来了

看到这里的种种情形,体会过侧脸贴在车门,我又发狠说“我下次再也不坐地铁了,非要攒钱买一辆车”。

可我努力赚钱,等攒够了买车的钱,却失望地发现,我竟拿不到北京的车牌,甚至连摇号的资格都没有。

我伤心地站在地铁上,一波接着一波赶路的男男女女挤到你的身边,看着他们的模样,听着他们的对话。

“你的车呢?”

“今天限号啊!”

“没事,也就这一天,其余的时间就不用挤了。”

“都一样,现在是人挤人,开车是车挤车!”

听了他们的对话,我暗自窃喜,不买车也是对的;又黯然神伤,坐地铁也不怎么样啊。

这城市麻木,我力不从心。或许我们永远不能按照自己设想的样子去生活,只能按照周围人的样子渐渐去适应、去妥协

03

总觉得这里的人始终都是空虚的,即便表面风光,也掩盖不了内心的飘摇,就好像摆在花瓶里的插花,花朵干净、茎叶光鲜,却是没有根的。

我活在这里,也是没有根的。

我痛恨这里的房价,它让我明明身居此处却无法在这里生根

我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开始无比讨厌我的样子了,反复、苟且及忙碌的日子,似乎永远也看不到希望。

当初17岁刚入大学的时候,头也不回地离家而去,临行前对父亲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要忘掉我的成绩,我要忘记我拥有的这一切,这样才能去开始新的生活。

大学里我背着吉他,在广场上扯着嗓子嘶号,那时穷得见不得几个钱,一无所有却随时准备理想献身,为心疼的姑娘砍人。

如今我活在这里,赚着二三线城市上等的工资,却租着房子过着行尸走肉般的生活。

我似乎离不开这里,并不是因为拥有太多放不下什么。我清楚我所拥有的光鲜都不属于这座城市,我去哪里都一样,却无比想要给自己一个放手去拼搏的机会。

这里绝对没有最好的生活,却拥有最好的机遇,我可以见到多的人,尝试更多可能,即便遍体鳞伤也至少可以触碰得到。

这里的人,没买房的希望房价大跌,买了房的盼着房价大涨。

这里的人,当面对着客户点头哈腰嬉皮笑脸,走后却对着空气挥舞拳头,跑去酒吧宣泄买醉。

这里具备成功所需的一切,残酷的环境、破釜沉舟的准备以及麻木的人心。

果然,我还是变成了从前自己最讨厌的样子,但我仍想尝试。

04

时间越久,似乎可以妥协的事情越多,可以接受的事情也就越多。

毕业第一年,我对着我的上司大喊:“这事儿能做就做,不做拉倒”“这事儿是人干的吗”“不给我涨薪,我就辞职滚蛋”……

那会儿张狂愤怒,仿佛整个世界都欠我的,所有的人必须向我投降。

那会儿最瞧不起的人就是类似林冲这种人,觉得忍辱负重根本没用。领导限制加工作给你,安排各种需求,私生活也不放过,为什么还要干下去?

当时宿醉过后,动不动就指着同事鼻子说:“你这样做没有尊严,你知道吗?”

他只是笑了笑,说他有他的苦衷。

而现在呢,当我爬到了足够高的位置,许多事必须自己承担下来,也必须忍受老板办公室拍桌子、摔文件,当着你的面破口大骂。

习惯了就好了吧,可能赌气辞职以后面临的,将是毫无准备的生活,一切又回到从前刚来北京时的样子,除了一把吉他和几件衣裳,我一无所有。

当初写稿子,不想题目不想观点,基本上第一遍什么样就什么样了,很少思考很少修改。可是当你尝试过无人问津以后,就必须调整,去适应当下的市场。

当时玩微博,任性洒脱,愤世嫉俗,和“五毛”掐架,和粉丝争吵,可最后当账号被封、一切归零的时候,我开始渐渐学会了闭嘴,也懂得了圆滑。

许多东西并非有意为之,只有回忆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变了。

05

许多时候,我不愿回想过去,也不愿展望未来。

因为过去时常是美好且愚蠢的,而未来很可能就是现在自己所讨厌的样子。

就好像当年在寒冬里牵着一个姑娘的手,一天天走,走过一整个冬天,那时候拼死了说好要在一起,发誓娶她为妻。

后来我们没有阻隔,没有牵绊,反倒是一个距离,她去了上海,而我没有找她,从此不告而别了。

当年我说自己再也不会相信爱情,死也不要在雪中拥吻一个姑娘。

可当爱来时,当她柔软的心把我牢牢锁住,当她身上的能量将我死死包裹,我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我开始用逻辑、用理性拼命掌控着一切,我拼命告诫自己,爱情,只要爱情就好,别奢望着占有,只要两个人可以成长就好。

可她奋力向我扑来,我毅然决然,放下那颗假装孤傲的心,霸道地对她说:“对不起,从此你只能是我的。”

而后我吻了她,在樱花树下,在青青草原,在枫叶红时,在纷飞雪中。

倘若当年受伤后的我遇见了如今的自己,会是怎样的一番场景呢?

一定是痛恨至极的吧?!

傻小子,不顾一切是要付出代价的。

06

从不顾一切到小心翼翼,从不食人间烟火到精打细算柴米油盐,从前那些美好的词语,比如青春、理想、兄弟、远方,到头来变成了现实、苟且、庸俗、妥协,开始渐渐明白,当初自己讨厌的样子,并不是不好的样子,而是最后大家都会成为的样子。

青春里那些美好的词语,都会被岁月打磨一块接着一块既定的石头,再怎么用力挣脱,也保持不住。残忍的不是我们,而是岁月和世俗。

年轻的时候,我们眼中的世界是黑白分明的,非白即黑,非好即坏,非美即丑。我们是非明确,习惯以嫉恶如仇的眼光去看待、去评价周围的一切,习惯明确地保留着喜爱,剔除掉厌恶。

多年以后,再去看周围的这个世界,我们发现,原来人世间还有那么多事物,是介于是非之间、喜恶之间、取舍之间的。一如我们爱却得不到的人,恨却断不掉的情,逃却挣不脱的网。

的确是之前棱角过多,所以才讨厌太多。讨厌是一个贬义词,可当初你所讨厌的模样,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不堪。

白衣少年已不再,可他未必变得丑陋不堪,胡子拉碴背后是一个沉稳成熟的中年,把周围的一切看得风轻云淡

甚至包括现在的自己,他也不会太过厌恶,这个年龄哪有那么多厌恶。

曾经他热爱或痛恨过的一切,此刻都是廉价的。爱是爱,恨是恨,可此刻爱恨分明并不在他的人生主题,为了自己必须保护的人,去承担去努力,甚至苟且地活着才是。

此刻他就平静地坐在那把椅子上,头顶上几只叽叽喳喳的鸟,并没有引起他的注意,他正望着湖水里平静游弋的鱼。

一个不成熟的人愿意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的人更愿意安稳地活着。他终于变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带月的诗句飞花令

也许【带月的诗句飞花令】正好与您此时的心情一致,为您整理了36条有关的精美说说,这些说说以:【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这条最为经典,下面一起来欣赏吧!1、当时明...[全文阅读]

六月的说说心情短语句子

六月你好,愿我们所有的汗水都有收获,所有的努力都不被辜负,愿我们的六月如夏花般绚烂。 下面为大家精选了44条有关六月的说说心情短语句子,希望大家喜欢。1、六月,你...[全文阅读]

有关父亲节的祝福语

人生中的第一辆车是爸爸的肩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30条有关父亲节的祝福语,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1、做父亲名正言顺,做一家之主则图有虚名,有老妈呢;在外...[全文阅读]

复活节英文祝福邮件 复活节说什么祝福语

吉祥复活,好运复出,活出完美自我。下面为大家精选了38条有关复活节英文祝福邮件复活节说什么祝福语,希望大家喜欢。1、复活节,思念在萌芽,想你,朋友!2、复活节到了,愿快乐...[全文阅读]

美到窒息的古典诗句

也许【美到窒息的古典诗句】正好与您此时的心情一致,为您整理了41条有关的精美说说,这些说说以:【小池荷净雨初晴,世念……】这条最为经典,下面一起来欣赏吧!1、辛勤...[全文阅读]

世界地球日变废为宝说说

在圣湖中,我们应该节省水,爱护树木,保护小动物。下面为大家精选了41条有关世界地球日变废为宝说说,希望大家喜欢。1、把消费限制在生态圈可以承受的范围内2、世界地球...[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我终于变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317356.html

上一篇:时光不老,故人不散

下一篇:经典美文美句:让自己在最好的状态里,遇到最好的他

经典日志相关文章
更多经典日志文章
喜欢经典日志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