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日记>闲逸日记

细雨秋风代问候

发布时间:2019-02-19 11:52:10

一場秋雨一場涼。昨夜風狂雨驟,今早起來,頓感涼意正濃。天色陰沉昏暗,秋雨迷離,秋風瑟瑟。沒想到,前幾日秋老虎還來勢洶洶,滿城的陽光燦爛滿城的裙裾飄飄。一夜間,就是秋色蕭索。今晚已無法賞月,無月的中秋總有淡淡的失落。昨天,兄嫂說有事要外出,不回鄉過中秋節了,要我代問老母親節日好。讀研的侄女打來電話,她到青島男朋友家過中秋了,下次放假再回家陪奶奶……我真的感到秋涼了,母親患糖尿病多年,并發症很嚴重,這段時間血壓極高,且胰腺炎又複發了。她的内心很看重中秋節,盼的不僅僅是一個節日,而是團圓的時刻。一周前,母親就與我唠叨:“你哥嫂工作忙,你别打電話。有時間,他們自己會回來……”我知道母親的心事,家裏的挂曆上,中秋節這個日子,她早就用筆劃了圈。冰箱裏裝滿雞鴨魚肉,哥哥愛吃的火焙魚,嫂子愛吃的蛋卷,侄女愛吃的熟食,塞得滿滿的。隻要拉開冰箱門,“嘩啦”一下就掉落好幾包……母親盼的是過節,而我卻怕過節。在這個人未圓的中秋,我該怎樣陪母親過節?父親過世已三年,母親的身體大不如從前,但她的性格極好強,不願請保姆,隻要能支持,她就自己打理生活起居。每回探望母親,她瘦瘦的身影在家裏忙進忙出,沙啞的聲音重重複複和我唠叨父親在世的點滴。但她的思維仍很敏捷,記憶極好。空巢的母親慢慢老了,老得像秋天裏枯黃的葉,隻見脈絡清晰,不見青春的顔色。我小的時候也極盼望過節。中秋節這晚,月如銀盤,高高挂在浩渺的夜空裏,聖潔又透明。一家人的心情爽朗又喜悅。母親早早在廚房裏張羅着豐盛的晚餐,等待父親從外地出差回來。香幹炒肉的香味從廚房裏飄來,那是家的味道,飯菜裏透着團圓喜慶的氛圍。月上柳梢頭,父親踏着細碎的腳步走進了家門,我們兄妹跟着雀兒般歡笑。他從包裏掏出我們愛吃的月餅,把紮緊的白色薄紙打開來,遠遠地就聞到一股濃濃的蔥香。米白的月餅紙上有绯紅的嫦娥奔月圖,一層薄薄的油浸透在紙上,隐約透出裏面的月餅來。蔥香月餅的外層是酥脆的皮,泛着微微的黃。輕咬一口,外層的皮就刷刷地掉落。裏面的餡是芝麻、花生、蔥、冰糖、面粉做成,甜而不膩。我們兄妹倆吃得格外香甜,三下五除二就消滅掉各自的月餅。一看桌上,父母的那兩個月餅,被切成小塊擺放在碟子裏。于是,眼巴巴地望着父母的臉色。父親總是笑笑:“我不愛吃月餅,你們想吃就多吃一點!” 誰不想多吃啊,月餅就四個,一年就一個中秋節。那時我還小,不知叫中秋節,隻知道叫月餅節。孩童的心,總是無邪。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穿,能和家人快樂地在一起,就是一種簡單的幸福。父親泯着小酒,微紅着臉,哼唱家鄉的小曲,話語比平時多了起來,什麽嫦娥偷吃靈藥、牛郎織女、聊齋志異的鬼故事,一一娓娓道來……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嘗月餅、吃花生,天上的那輪圓月,不知何時已灑遍家裏的房前屋後,我們沐浴在銀色的月光下,笑臉上塗滿淡淡的銀輝……記憶那麽清晰,又那麽讓人唏噓感歎。成年後,每年的中秋,我們依舊提着月餅陪父母過中秋,但總覺得少了兒時那份欣喜與期盼。月餅也沒有從前好吃,吃多了就膩人。母親精心調制的節日大餐,沒有幾個菜我們動了筷子。吃完團圓飯,就匆匆放下碗筷,忙各自的事情。加班的加班,打牌的打牌,和朋友同事相約聚會的,也走得急。一家人匆匆聚過,作鳥獸狀紛紛散去,再也沒有閑情逸緻聽老父老母講過去的故事,拉現在的家常。而忽有一日,父親匆匆辭世,生命中突然少了一個人,一個疼我愛我的男人。我清楚地記得,他沒有來得及過那年的中秋,也沒有來得及吃月餅就走了。從此,每年中秋夜,隻見天上月圓,不見地上人圓。少了親人的節日,心便殘缺,生出久久的凄涼和酸楚。 秋雨在缜缜密密地下,緘默地拉開了這個秋天的帷幕。回家的路在我紛雜的思緒裏模糊又漫長。街上的路人撐着傘,提着大包小袋往回趕,眼睛裏的那份急切,始終向着家的方向。我一身雨水走進家門,母親坐在方桌前吃飯,幾片青菜、混濁不清的一個湯、煮得稀爛的西紅柿炒蛋,三樣菜。她見我們,忙起身:“你們回來了?”客廳裏光線很暗,她隻開了小節能燈。桌上擺放着父親的遺像,像前有三四個碟子,擺放着水果、小吃和幾個廣式月餅,屋中煙霧缭繞。我詫異,七月半已過,母親爲何接父親回家?母親招呼我女兒:“葳葳,快來給外公磕頭!”女兒望望我,又望望外婆,茫然不知所措。“四十二年前的中秋,我和你父親結了婚……”母親沙啞着喉嚨,顫抖的聲音帶着哭腔。我從來沒有聽父母說過中秋是他們的結婚紀念日。母親的哭泣聲很小,卻着實使我震驚。我呆呆怔在屋中央,望着煙霧中父親的遺像,不覺落下淚來。“給你爸去遞杯酒吧……”母親把一杯米酒給我。我心頭仿佛堵着一團棉絮。每逢佳節倍思親,一杯薄酒祭親人。父親在世時,極愛喝酒,我卻從來沒見他醉過。最後一次給父親買酒,是我去鳳凰旅遊,帶回兩小瓶當地的特産酒。他說米酒太辣,喝了點,胃不舒服。每日裏,他用白開水兌進酒裏,泯幾口,微微地笑,呵呵地樂。喝酒的人都知道,酒哪能兌白開水啊,父親是不忍辜負女兒從遙遠的異地帶回酒的那片心意,舍不得丢棄那并不合他胃口的酒。兩個月後,父親走了,也是我心裏永遠的痛。酒讓人忘記很多,也讓人想起很多。那年,是他與母親結婚四十周年,銀婚之年。而我今年的中秋才知道,父親是愛吃月餅的,在那個家境困頓的年代裏,他把最好的美食留給了兒女;在物質豐裕的今天,他卻将兒孫都不愛吃的月餅,每天揣着寶貝似的去釣魚當午飯吃……明月千裏外,思念咫尺間。細雨秋風送去我深深的問候:父親,中秋快樂,願幸福如花好月圓的結婚日,如家圓人和的賞月夜……
一场秋雨一场凉。昨夜风狂雨骤,今早起来,顿感凉意正浓。天色阴沉昏暗,秋雨迷离,秋风瑟瑟。没想到,前几日秋老虎还来势汹汹,满城的阳光灿烂满城的裙裾飘飘。一夜间,就是秋色萧索。今晚已无法赏月,无月的中秋总有淡淡的失落。昨天,兄嫂说有事要外出,不回乡过中秋节了,要我代问老母亲节日好。读研的侄女打来电话,她到青岛男朋友家过中秋了,下次放假再回家陪奶奶……我真的感到秋凉了,母亲患糖尿病多年,并发症很严重,这段时间血压极高,且胰腺炎又复发了。她的内心很看重中秋节,盼的不仅仅是一个节日,而是团圆的时刻一周前,母亲就与我唠叨:“你哥嫂工作忙,你别打电话。有时间,他们自己会回来……”我知道母亲的心事,家里的挂历上,中秋节这个日子,她早就用笔划了圈。冰箱里装满鸡鸭鱼肉,哥哥爱吃的火焙鱼,嫂子爱吃的蛋卷,侄女爱吃的熟食,塞得满满的。只要拉开冰箱门,“哗啦”一下就掉落好几包……母亲盼的是过节,而我却怕过节。在这个人未圆的中秋我该怎样陪母亲过节?父亲过世已三年,母亲的身体大不如从前,但她的性格极好强,不愿请保姆,只要能支持,她就自己打理生活起居。每回探望母亲,她瘦瘦的身影在家里忙进忙出,沙哑的声音重复复和我唠叨父亲在世的点滴。但她的思维仍很敏捷,记忆极好。空巢的母亲慢慢老了,老得像秋天里枯黄的叶,只见脉络清晰,不见青春的颜色。我小的时候也极盼望过节。中秋节这晚,月如银盘,高高挂在浩渺的夜空里,圣洁又透明。一家人的心情爽朗又喜悦。母亲早早在厨房里张罗着丰盛的晚餐,等待父亲外地出差回来。香干炒肉的香味厨房里飘来,那是家的味道,饭菜里透着团圆喜庆的氛围。月上柳梢头,父亲踏着细碎的脚步走进了家门,我们兄妹跟着雀儿般欢笑。他从包里掏出我们爱吃的月饼,把扎紧的白色薄纸打开来,远远地就闻到一股浓浓的葱香。米白的月饼纸上有绯红的嫦娥奔月图,一层薄薄的油浸透在纸上,隐约透出里面的月饼来。葱香月饼的外层是酥脆的皮,泛着微微的黄。轻咬一口,外层的皮就刷刷地掉落。里面的馅是芝麻、花生、葱、冰糖面粉做成,甜而不腻。我们兄妹俩吃得格外香甜,三下五除二就消灭掉各自的月饼。一看桌上,父母的那两个月饼,被切成小块摆放在碟子里。于是,眼巴巴地望着父母的脸色。父亲总是笑笑:“我不爱吃月饼,你们想吃就多吃一点!” 谁不想多吃啊,月饼就四个,一年就一个中秋节。那时我还小,不知叫中秋节,只知道叫月饼节。孩童的心,总是无邪。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穿,能和家人快乐地在一起,就是一种简单的幸福。父亲泯着小酒,微红着脸,哼唱家乡的小曲,话语比平时多了起来,什么嫦娥偷吃灵药、牛郎织女、聊斋志异的鬼故事,一一娓娓道来……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尝月饼、吃花生,天上的那轮圆月,不知何时已洒遍家里的房前屋后,我们沐浴在银色的月光下,笑脸上涂满淡淡的银辉……记忆那么清晰,又那么让人唏嘘感叹。成年后,每年的中秋,我们依旧提着月饼陪父母过中秋,但总觉得少了儿时那份欣喜与期盼。月饼也没有从前好吃,吃多了就腻人。母亲精心调制的节日大餐,没有几个菜我们动了筷子。吃完团圆饭,就匆匆放下碗筷,忙各自的事情。加班的加班,打牌的打牌,和朋友同事相约聚会的,也走得急。一家人匆匆聚过,作鸟兽状纷纷散去,再也没有闲情逸致听老父老母讲过去的故事,拉现在的家常。而忽有一日,父亲匆匆辞世,生命中突然少了一个人,一个疼我爱我的男人。我清楚地记得,他没有来得及过那年的中秋,也没有来得及吃月饼就走了。从此,每年中秋夜,只见天上月圆,不见地上人圆。少了亲人的节日,心便残缺,生出久久的凄凉和酸楚。 秋雨在缜缜密密地下,缄默地拉开了这个秋天的帷幕。回家的路在我纷杂的思绪里模糊又漫长。街上的路人撑着伞,提着大包小袋往回赶,眼睛里的那份急切,始终向着家的方向。我一身雨水走进家门,母亲坐在方桌前吃饭,几片青菜、混浊不清的一个汤、煮得稀烂的西红柿炒蛋,三样菜。她见我们,忙起身:“你们回来了?”客厅里光线很暗,她只开了小节能灯。桌上摆放着父亲的遗像,像前有三四个碟子,摆放着水果、小吃和几个广式月饼,屋中烟雾缭绕。我诧异,七月半已过,母亲为何接父亲回家?母亲招呼我女儿:“葳葳,快来给外公磕头!”女儿望望我,又望望外婆,茫然不知所措。“四十二年前的中秋,我和你父亲结了婚……”母亲沙哑着喉咙,颤抖的声音带着哭腔。我从来没有听父母说过中秋是他们的结婚纪念日。母亲的哭泣声很小,却着实使我震惊。我呆呆怔在屋中央,望着烟雾中父亲的遗像,不觉落下泪来。“给你爸去递杯酒吧……”母亲把一杯米酒给我。我心头仿佛堵着一团棉絮每逢佳节倍思亲,一杯薄酒祭亲人。父亲在世时,极爱喝酒,我却从来没见他醉过。最后一次给父亲买酒,是我去凤凰旅游,带回两小瓶当地的特产酒。他说米酒太辣,喝了点,胃不舒服。每日里,他用白开水兑进酒里,泯几口,微微地笑,呵呵地乐。喝酒的人都知道,酒哪能兑白开水啊,父亲是不忍辜负女儿从遥远的异地带回酒的那片心意,舍不得丢弃那并不合他胃口的酒。两个月后,父亲走了,也是我心里永远的痛。酒让人忘记很多,也让人想起很多。那年,是他与母亲结婚四十周年,银婚之年。而我今年的中秋才知道,父亲是爱吃月饼的,在那个家境困顿的年代里,他把最好的美食留给了儿女;在物质丰裕的今天,他却将儿孙都不爱吃的月饼,每天揣着宝贝似的去钓鱼当午饭吃……明月千里外,思念咫尺间。细雨秋风送去我深深的问候:父亲,中秋快乐,愿幸福如花好月圆的结婚日,如家圆人和的赏月夜……

善建者行

善建者行 “善”需要耐心与毅力,“建”需要勇气和眼光,然后收获“行”。这恰恰是调研组的这几天日程的生动体现。我是一个社会型的人,每个人都面对着弗罗斯特...[全文阅读]

温情岁月,煮字为念

  一笺红尘小字,抹去藏于心底的忧伤,如水般澄澈的岁月里,文字成了唯一的诉说,唯一的陪伴,折纸为安,煮字为念。一字一句,句句深情,一行一段,段段牵念。    ——题记 ...[全文阅读]

南冥有鱼,北城有雪

  这个城市的雪,我等了两年,就像等一个情深的爱人,等一个迟迟不肯赴约的故人。爱人来了又去,故人聚了又散。    在恬淡无忧的早晨里,雪终于把所有的荒芜都掩埋身...[全文阅读]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我是一名大二的学生,今年夏天,我参加了岭南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风向标”实践队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如今已是下乡活动的第六天。经过这几天的历练,我感触良多。来下乡...[全文阅读]

以文字激扬青春

迎着晨曦,拖着行李,带着充满期待的心,“暖阳”社会实践队踏上了前往廉江市石颈镇中心小学的“三下乡”之旅。前往之前,我满怀信心,踌躇满志,申请担任新闻组组长。经过一...[全文阅读]

做一个自己喜欢的人

  一路走来,路过了风风雨雨,沐浴了彩虹之光。不变的是日出日落,善变的是沧桑的岁月。无论红尘深几丈,首先做一个让自己喜欢的人。如果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那么你还有...[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细雨秋风代问候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227119.html

上一篇:美女 · 酷女 · 淑女

下一篇:咖色咖味咖心情

闲逸日记相关文章
更多闲逸日记文章
喜欢闲逸日记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