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水涵空,山照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10-03 02:10:04

出自宋代蘇轼的《更漏子·送孫巨源》

水涵空,山照市。西漢二疏鄉裏。新白發,舊黃金。故人恩義深。 海東頭,山盡處。自古空槎來去。槎有信,赴秋期。使君行不歸。譯文及注釋

譯文海州碧水連天,青山聳立。這裏是西漢二疏的故鄉。居海州幾年,你白發新添,卻博得州人殷勤相送,這是你留下的深恩厚義啊。大海的最東邊,大山的盡頭,自古就有人乘槎到天河。但是自古以來,客槎有來有往,你卻未有歸期,讓人惆怅。

注釋更漏子:唐人稱夜間爲更漏。此調創于晚唐,而溫飛卿最擅其詞,飛卿傳者有兩首,而所詠又俱本意,調名創作,或即爲溫飛卿本人耳。毛氏《填詞名解》亦雲:“唐溫庭筠做《秋思詞》,中詠更漏,後以名詞。”雙調四十六字。起爲三字對句,而平仄互異。第三句爲六字句,第一、三、五字平仄可以不拘。第四、五句換平韻,亦爲三字對句。第六句五字,第一字宜仄。第三字宜平。後阕起句即用韻,第二句可不用對偶。第三句以下,均與前阕同。 孫巨源:孫洙,字巨源,蘇轼同僚。宋神宗熙甯七年(1074)秋,孫巨源即将回朝任起居注知制诰,蘇轼作此詞送别。涵空:指水映天空。 西漢二疏:即疏廣、疏受,兩人位叔侄,皆東海(海州)人。疏廣爲太子太傅,疏受爲少傅,皆官居要職而同時請退

退鄉裏,受世人景仰。槎:即乘槎。使君:此處指的是孫巨源。

賞析

  詞的上片用西漢二疏(疏廣、疏受)故事贊頌孫洙。二疏叔侄皆東海(海州)人。廣爲太子太傅,受爲少傅,官居要職而同時請退歸鄉裏,得到世人景仰。孫洙曾知海州,故雲“二疏鄉裏”。對海州來說,孫洙和二疏一樣都是值得紀念的。“水涵空,山照市,西漢二疏鄉裏”,三句說海州碧水連天,青山映簾,江山神秀所鍾,古往今來出現了不少可景仰的人物。前有二疏,後有孫洙,都爲此水色山光增添異彩。“新白發,舊黃金,故人恩義深”。三句以二疏事說孫洙。“新”與“舊”二字,将二疏與孫洙聯系一起。點明詞中說的卻是眼前人。孫洙海州一任,白發新添,博得州人殷勤相送,這是老友在此邦留下的深恩厚義所緻。

  詞的下片以乘槎故事叙說别情。《博物志》載:近世人居海上,每年八月,見海槎來,不違時,赍一年糧,乘之到天河。見婦人織,丈夫飲牛,問之不答。遣歸,問嚴君平,某年某月日,客星犯牛鬥,即此人也。這是傳說中的故事,作者借以說孫洙,謂其即将浮海通天河,晉京任職。“海東頭,山盡處,自古客槎去。”“海”與“山”照應上片之“水”與“山”,将乘槎浮海故事與海州及孫洙聯系一起。作者的想象中,當

時有人乘槎到天河,大概就是從這裏出發的。但是,自古以來,客槎有來有往,每年秋八月一定準時來到海上,人(孫洙)則未有歸期。“槎有信,赴秋期,使君行不歸”一方面用浮海通天河說應召晉京,一方面以歸期無定抒寫不忍相别之情。其中“有信”、“不歸”,就把着眼點集中在眼前人(孫洙)身上,突出送别。

  此詞妙用典故,先以兩漢二疏故事贊頌孫洙,又以乘槎故事叙說别情,既表達了對友人的贊美之情,又抒發了作者自身的複雜心緒和深沉感慨,可謂形散而神不散,渾化天迹,大開大合,結構缜密。

創作背景

  此詞爲送别詞,爲宋神宗熙甯七年(1074)十月作者在楚州别孫洙(字巨源)時所作。在仕途上,作者與孫洙均與王安石政見不合,又有着共同的政治遭遇,二人皆乞外任。而此時,孫洙即将回朝任起居注知制诰,這自然會引起作者的思想波動。作者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寫下了這首詞。

作者簡介

蘇轼(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郏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爲“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

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出自宋代苏轼的《更漏子·送孙巨源》

水涵空,山照市。西汉二疏乡里。新白发,旧黄金。故人恩义深。 海东头,山尽处。自古空槎来去。槎有信,赴秋期。使君行不归。译文注释

译文海州碧水连天,青山耸立。这里是西汉二疏的故乡。居海州几年,你白发新添,却博得州人殷勤相送,这是你留下的深恩厚义啊。大海的最东边,大山的尽头,自古就有人乘槎到天河。但是自古以来,客槎有来有往,你却未有归期,让人惆怅。

注释更漏子:唐人称夜间为更漏。此调创于晚唐,而温飞卿最擅其词,飞卿传者有两首,而所咏又俱本意,调名创作,或即为温飞卿本人耳。毛氏《填词名解》亦云:“唐温庭筠做《秋思词》,中咏更漏,后以名词。”双调四十六字。起为三字对句,而平仄互异。第三句为六字句,第一、三、五字平仄可以不拘。第四、五句换平韵,亦为三字对句。第六句五字,第一字宜仄。第三字宜平。后阕起句即用韵,第二句可不用对偶。第三句以下,均与前阕同。 孙巨源:孙洙,字巨源,苏轼同僚。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秋,孙巨源即将回朝任起居注知制诰,苏轼作此词送别。涵空:指水映天空。 西汉二疏:即疏广、疏受,两人位叔侄,皆东海(海州)人。疏广为太子太傅,疏受为少傅,皆官居要职而同时请退

退乡里,受世人景仰。槎:即乘槎。使君:此处指的是孙巨源。

赏析

  词的上片用西汉二疏(疏广、疏受)故事赞颂孙洙。二疏叔侄皆东海(海州)人。广为太子太傅,受为少傅,官居要职而同时请退归乡里,得到世人景仰。孙洙曾知海州,故云“二疏乡里”。对海州来说,孙洙和二疏一样都是值得纪念的。“水涵空,山照市,西汉二疏乡里”,三句说海州碧水连天,青山映帘,江山神秀所钟,古往今来出现了不少可景仰的人物。前有二疏,后有孙洙,都为此水色山光增添异彩。“新白发,旧黄金,故人恩义深”。三句以二疏事说孙洙。“新”与“旧”二字,将二疏与孙洙联系一起。点明词中说的却是眼前人。孙洙海州一任,白发新添,博得州人殷勤相送,这是老友在此邦留下的深恩厚义所致。

  词的下片以乘槎故事叙说别情。《博物志》载:近世人居海上,每年八月,见海槎来,不违时,赍一年粮,乘之到天河。见妇人织,丈夫饮牛,问之不答。遣归,问严君平,某年某月日,客星犯牛斗,即此人也。这是传说中的故事,作者借以说孙洙,谓其即将浮海通天河,晋京任职。“海东头,山尽处,自古客槎去。”“海”与“山”照应上片之“水”与“山”,将乘槎浮海故事与海州及孙洙联系一起。作者的想象中,当

时有人乘槎到天河,大概就是从这里出发的。但是,自古以来,客槎有来有往,每年秋八月一定准时来到海上,人(孙洙)则未有归期。“槎有信,赴秋期,使君行不归”一方面用浮海通天河说应召晋京,一方面以归期无定抒写不忍相别之情。其中“有信”、“不归”,就把着眼点集中在眼前人(孙洙)身上突出送别

  此词妙用典故,先以两汉二疏故事赞颂孙洙,又以乘槎故事叙说别情,既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情,又抒发了作者自身的复杂心绪和深沉感慨,可谓形散而神不散,浑化天迹,大开大合,结构缜密。

创作背景

  此词为送别词,为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十月作者在楚州别孙洙(字巨源)时所作。在仕途上,作者与孙洙均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又有着共同的政治遭遇,二人皆乞外任。而此时,孙洙即将回朝任起居注知制诰,这自然会引起作者的思想波动。作者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下了这首词。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

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水涵空,山照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biqugena.com/article/103541.html

上一篇:得,他命里;失,咱命里。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喜欢古风词韵就经常来哦!